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精神产品消费:商品消费与精神享受的结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精神产品消费:商品消费与精神享受的结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精神产品消费是人类消费的一个主要方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精神产品消费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具有商品属性,另一方面它又不同于一般商品消费,具有精神受的性质。

[关键词] 精神产品消费商品性精神享受

人类的消费分为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两大类,精神消费分非物质形态的消费与物质形态的消费两种。精神产品的消费是物质形态的消费,指消费主体为满足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而采取不同的方式在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方面消耗和享受精神文化产品的活动。精神消费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与一般的物质消费有共性也有特性,一方面它具有一般商品消费的特点,而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精神享受的性质。精神消费的特点是双重的。

一、精神产品消费的商品属性

任何产品都存在消费问题,精神产品也不例外。精神产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而出现的,给人带来的是精神享受。但与此同时,人们为了获得这种享受,就必须付出相应的货币和金钱,这时的人们也就成了消费主体,他们所享受的精神产品也就成了商品。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剩余价值理论》中明确指出了精神产品的商品性,他说:“一切所谓最高尚的劳动――脑力劳动、艺术劳动等都变成了交易的对象,并因此失去了从前的荣誉。”精神消费的商品属性在中国古代也早就存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上曾出现的“养士制度”就是一个例证。

精神产品的商品性是不容抹杀的,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时代,这种属性表现的更为突出,这是因为:

1.市场消费规则同样适用于精神消费。市场的规则就是盈利规则,商人是以赢利、赚取资本为生产目的的。这种规则也适用于精神产品的消费,这种规则也是出版商、中介商的运作规则。出版商、中介商偏重出版发行那些消遣、闲适、轻松、愉悦、有趣味的“产品”,因为这些产品能得到读者市场的认可,大多数读者喜欢这样的作品。这样的作品才能给他们带来利润。在种规则的引导下,艺术家与出版社、中介商的关系变成了雇佣关系和金钱关系。艺术家写出来的作品再好,如果销路不畅,赚钱不多,出版社就不出版;相反,某艺术家写出了可能畅销的作品,出版社出价低了,艺术家也会讨价还价,不给作品。正如特利・伊格尔顿所指出的:“文学可以是艺术品,社会意识产品,世界景象;但它们也是工业品。书,不但是意义结构,也是出版商生产,为赢利在市场上销售的商品……作家不但是超个体精神结构的转换者,也是出版机构雇佣的生产赢利商品工人。”此外,精神产品也存在着折价现象,在文化市场上,艺术产品作为一种物态化商品,也有一个破损、毁坏的问题。

2.商品消费的所有运作方式在精神产品的消费中也同样存在。名牌战略、传媒轰炸、包装效应、宣传攻势等在精神消费中也随处可见。比如,一部作品完稿后,作者就会去拉名人作序,出版后还要搞签名售书。精神产品作为商品流入流通渠道,也会以竞价的方式在市场上拍卖。顾城的遗稿《英儿》、王朔等人的《编辑部的故事》等都是以竞价的方式出现的。文学产品进入市场后,其价值体现为商业性的交换价值。

3.精神产品的创作主体也追求商业利益。他们把这种创作作为一种谋生、赚钱的手段。许多优秀的艺术家也不能免俗。巴尔扎克每天要和书商打交道,与他们讨价还价。巴赫、莫扎特、海顿和贝多芬都着迷于通过艺术来赚取金钱。莫扎特甚至写道:“相信我吧,我的惟一目的是尽量赚取更多的金钱。除了健康之外,金钱是人们拥有的最好的东西。”

二、精神产品消费是一种特殊的消费

精神产品首先是一种商品,但它是特殊的商品。精神产品的消费具有一般商品消费与精神享受以及意识形态再生产的二重性质,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言:“在这里,演员对观众来说,是艺术家,但对自己的企业主不说,是生产工人。”正是艺术家的双重身份导致了艺术作品的二重性。精神产品消费与一般商品消费(物质消费)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消费效果的多样化。由于文化的多元化决定了精神消费形式的多样性。比如:有的人喜欢体育活动;有的人喜欢看电影和各种演出;有的喜欢上网聊天查资料;还有的喜欢打麻将……不同的消费者对精神产品的消费需求不同。比如青少年由于年龄的特点而喜欢“超级女声”;平民乐意看“同一首歌”。世界三大男高音歌唱家在北京的演出,则更多的是满足高收入和高水平的消费者。而物质消费则不同,同一双皮鞋,对于平民与高雅人士而言,其消费价值是相同的。一台彩电对所有消费者而言,其消费价值也是相同的。但精神产品的消费价值对不同的消费主体来说会有不同的效果,因而也就具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例如,一部《巴尔扎克全集》,对于一位文学教授与一位农民来说,其消费价值就有很大的不同。

2.精神消费需求的持久性。一般商品如:住房、汽车、家电等,不是持续的消费需求,一定时间后,市场处于一个相对而言稳定的、微幅增长的状态。而精神产品则不同,它不但市场引导和创造力强,而且是一种弹性很大的持续性消费,能不断地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这种消费的需求弹性大,消费空间和容量巨大。比如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当消费者被它吸引后,他会终其一生地想尽一切可能去收藏他的作品,而且是越齐全越好,即使是节衣缩食也无怨无悔。

3.精神消费具有超时空性与价值的增值性。一般物质商品消费是一种纯粹的价值耗尽,一双鞋大多能穿一两年;一幢房大多能用几十年。而优秀的精神产品则具有永久的魅力,为历代消费者所共享。例如,中国古代的《诗经》与唐诗宋词以及古希腊的神话、史诗等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作为超时空的价值载体,艺术品具有其他财富不可比拟的保值增值性,甚至连货币也在它的面前暗然失色。这可从艺术品拍卖价的一路攀升中可见一斑。1517年,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只花了492两黄金(相当于现在的27万美元)就买下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而现在无论花多少钱也无法购买,仅1962年的估价就值1亿美元。1959年,当代画家杰斯珀・琼斯的《三面旗》只卖了915美元,21年后,这幅画在纽约拍卖时竟卖了100万美元,价值上升了1000倍。

4.精神消费具有再创造的性质。精神产品的消费不但是一种商品的消费,也是一种文化信息的传播与接受,并且具有参与性,要求消费者投身其中。比如,卡拉QK、交谊舞、电脑游戏的魅力正在于它们的参与性。不仅如此,精神消费还要求消费者在参与的同时调动自己的各种潜能,发挥想象,创造一个新世界,因而更能给消费者带来身心的愉悦和精神的满足。另一方面,就精神产品的生产主体而言,由于精神消费产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而生产的,其中就蕴涵了创作者的能力、灵感等非物质的劳动。因此,精神产品的价值评判就不能以其商业价值来作为评判依据,精神产品的生命力与其商业价值并无必然联系,比如:司汤达的《红与黑》在他生前只卖掉17本,被看作是一部平庸的纪实性作品,但在50年后,人们终于认识到它是一部伟大的小说而争相传阅。福克纳的代表作《喧哗与骚动》初次出版时,被读者冷落,一年内只卖出极少几本。但后来这部小说被译成许多种文字在各国流传,福克纳本人也主要因这部作品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所以,衡量精神价值的标准与衡量市场价值的标准不同。衡量市场价值的标准就是看消费者的欢迎程度,而衡量精神价值的标准主要是看它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提高消费者的精神水准的程度以及它在艺术上的成就和是否带来了一些新的东西。

5.精神消费具有意识形态性。精神消费从来不是一种纯粹的个人消遣,它总是与特定的社会、民族、阶级以及集团的利益相关。精神消费和接受的实质是通过艺术娱乐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传播和再生产特定阶级、阶层的意识形态观念。当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这种意识形态性质有不同的表现。例如,《诗经》这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历来被统治阶级所赞赏所传播,这绝不是单单为了让读者去审美与消遣,同时也是想通过它的影响,向读者传输“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温柔敦厚的意识形态观念,借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总之,我们既要看到精神产品消费的商品属性,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展健康的文化消费,这对于扩大内需,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速发展能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此外,我们更应看到精神消费的特殊性,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精神生产与消费才能为人民群众提供审美、娱乐、教育等必不可少的精神文化产品,以满足读者的感性需求,提高读者的精神品位,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