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临床资料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方法。结果:本组病例其血肿清除率平均为84%以上。结论:手术时机及术式选择对高血压脑出血愈后恢复、降低死亡及致残率相当重要。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6(c)-192-02

2002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53例。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3例,男31例,女22例,年龄48~83岁,平均65.5 岁,其中有明确高血压史45例。入院时血压最高者达230/160 mmHg,一般为190~210/90~120 mmHg。

发病距手术时间:小于7 h的9例,7~24 h的34例。 血肿部位:经脑CT扫描确定,基底节出血41例,脑叶出血12例,其中破入脑室者7例。根据CT片,按田氏公式[T=π/6×2(长轴)×S(短轴)×层数]计算血肿量,本组血肿量30~110 ml,平均70 ml。临床症状:术前神志清醒者6例(11.3%),嗜睡状态12例(22.7%),浅昏迷22例(41.5%),深昏迷13例(24.5%),其中有脑疝者4例。GCS评分:13~14分7例,9~12分19例,6~8分21例,3~5分6例。

1.2方法

行微创颅内穿刺+尿激酶溶解引流术28例,包括6例侧脑室外引流术,小骨窗开颅15例,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10例。

1.2.1 微创穿刺引流术根据CT片选出血肿最大层面,取血肿中心与头皮最近点为钻孔点(避开重要功能区),测量此点与血肿中心部位的距离,选择合适长度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头部消毒后,注射局麻药,用电动颅钻驱动穿刺针直接穿透颅骨。退下颅钻,拔出金属钻芯,插入配套塑料针芯,将穿刺针推入血肿中心部位,拔出针芯,接引流管,用5 ml注射器缓慢抽吸半液态血肿,对抽吸困难者,用血肿粉碎针用生理盐水等量冲洗。至引流液明显变浅时,注入含尿激酶1万~2万U的生理盐水2~3 ml,夹闭引流管,4 h后开放引流。冲洗、抽吸、液化(用药)的次数根据复查CT颅内血肿量而决定,至血肿消失70%~80%时,闭管观察24 h,如无异常情况可拔除穿刺针。

1.2.2小骨窗开颅术局麻或全麻气管插管,根据CT或MRI定位,于头皮距血肿最近处(避开重要功能区)做4.5 cm左右直切口,直达骨膜,用乳突牵开器,撑开头皮各层,钻颅孔,扩大骨窗直径约3 cm,“十”字切开硬脑膜,脑针穿刺探查血肿,见陈旧性血流出,抽出血肿液态部分,边止血边切开少许脑皮质后探入血肿部位,用窄脑压板轻轻牵开,逐步深入,彻底或大部分清除血肿,残腔壁直视下彻底止血,术毕后,血肿腔内放置一枚橡皮管引出颅外,术后24~48 h拔出。如有合并脑室出血者行侧脑室外引流,引流管于3~5 d拔除。

1.2.3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适用于血肿量大或有脑疝的病例。全身麻醉选距血肿位置最近部位,头皮行马蹄形切口,骨瓣开颅后,切开皮层2~3 cm进入血肿腔彻底清除血肿,认真、可靠止血。血肿残腔放置引流管,去除骨瓣减压窗,尽量靠近颅底,保护好侧裂血管,使之得到进一步部分松解减压。

2 结果

本组53例中术后经脑CT复查,50例血肿清除率[(术前出血量-拔针、管时残留血量)/术前出血量]平均达84%。其中微创颅内穿刺+尿激酶溶解引流术(28例)血肿清除率达73%~86%,平均80%;小骨窗开颅术(15例)血肿清除率达84%~88%,平均86%;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10例)血肿清除率达83%~87%,平均为85%。本组4例(7.5%)再发出血。术后死亡5例,(3例脑疝病例,1例大面积脑梗死,1例糖尿病肾衰),死亡率9.5%。生存48例,生存率90.5%。术后2 d~3周神志清醒者37例(77%),嗜睡状态6例(12.5%),仍浅昏迷5例(10.5%)。GCS得分平均升高约4分。

3 讨论

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基底节是高血压脑出血的常见部位,出血一般多是高血压伴脑小动脉瘤,血压骤升使动脉破裂所致[1]。其致残率、死亡率较高。高血压脑出血在我国每年发病率在(50~80)/10万,以前在内科保守治疗的病死率高达50%~70%,外科开颅手术治疗的病死率在25%~30%[2],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疗效优于内科治疗,已得到临床证实。

很好地把握手术时机、选择手术方式、早期采取手术措施,对提高治愈率,改善脑出血病理性恶性循环起关键作用。据文献报道,高血压脑出血发病20~30 min即可形成血肿,而后逐渐停止,3~6 h神经元损伤和代谢障碍属于轻度阶段,出血6~7 h血肿周围开始脑组织发生变性、坏死继发出血出现渗出及水肿,24~48 h随时间延长而明显加重[3]。血肿造成不可逆性损害多在出血后6 h以上。因此多数学者认为手术时机趋向于超早期(出血后7 h内)。根据上述理论基础,本组病例采取不同手术方式均在超早期或早期手术(6~24 h)治疗,效果良好。

关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式繁多,且不说明何种方法具有优势,必须根据病情、意识改变和血肿情况综合分析考虑,采用恰当手术方式。传统外科治疗方法有开颅术,该术式手术时间较长,出血多,脑组织损伤较大,水肿反应重,原发灶再出血机会多[4]。 优点能迅速彻底清除血肿,减压快,本人认为适用于进行性出血、血肿量大、位置深,中线偏移明显或存有脑疝者,必要时行去骨瓣减压。如合并脑室出血者,行侧脑室外引流术配合尿激酶溶解夹闭引流术治疗。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适应证宽,穿刺点方向固定牢固,配合生物酶可溶解固态血肿,不足之处是清除血肿不彻底,不能直接止血,不能去骨瓣减压。对病情稳定、瞳孔大小无变化、血肿量30~60 ml,特别是体弱多病老年患者采用微创穿刺+尿激酶溶解术较为适宜。不宜于出血散在、多发、量小的患者。如果患者意识状态恶化,抽吸引流不畅,CT提示血肿量增加,改开颅血肿清除术。对皮层下多发血肿,凝血机制较差病例多采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

总之,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首先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把握好手术时机,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熟练掌握手术操作方法。根据患者各方面情况综合分析,灵活应用。病情观察,严格控制血压,防治并发症,做好护理工作等综合措施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维治.神经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6.

[2]胡长林,吕涌涛,李志超,等.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规范化治疗指南[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3.

[3]段小平,张新江,王苇,等.脑颅不同时机灶围损伤的实验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6,4(2):101.

[4]张文德,吴勤奋.钻孔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3,2(2):163-165.

(收稿日期:2008-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