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朝花夕拾话朗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朝花夕拾话朗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是文本理解的基础,也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更是提高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重视朗读教学,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

关键词:语文教学;朗读;语文能力

一、引言

武汉市语文教师董琼在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课评比中获得了一等奖。这堂40分钟的语文课,没有一般参赛课上的幻灯片、图片,师生之间没有话剧般的对话,一半时间都是学生自己默读、自由朗读,或自主选读喜欢的段落。然而,就是这样朴素的一堂课,征服了全国各地的评委,大家一致认为这堂课洗净铅华,返璞归真,让学生回到了阅读中,回到了文字中,回到了真正的语文学习中。

看到这则消息,笔者大受启发,深有感触:常言讲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董琼老师的这堂课有力地证明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即使在当今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也不能完全摒弃老生常谈的朗读学习法。叶圣陶老先生指出:“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追求语言的完美,诵读的功夫,无论对语体、文言都很重要,仅仅讨究,只是知识方面的事物,诵读却可以养成习惯,使语言不期而然近于完美。”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而语感就是通过朗读获得的。

二、教师忽视朗读教学的表现

在教学实际中,很多教师往往刻意地追求“花哨的外衣”,搞“花拳绣腿”,而忽视了朗读教学,主要表现有:

1.重讲轻读,重问轻读

由于教师过于注重讲和问,导致了由过去的“满堂灌”变为现在的“满堂问”,就使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时间去读书,对教材中优秀的语言文字、教材蕴含的丰富知识和情感,无法亲自去品味、感受,阻碍学生思维的拓展。

2.目的不明,要求不清

不少的公开教学中,很多教师仅仅把朗读当作装饰品点缀一下,或为了教师的提问而读,或是预定的教学内容已讲完,为了凑时间而毫无目的地读……由于朗读教学的目的不明,对各年级朗读教学的要求不清,只好采取随意性的“滥读”,这样显然是很难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的。

3.指导无方,效率不高

这突出表现在朗读教学指导抽象化、简单化或以录音代替指导,缺乏必要的教师示范、点拨以及为此创设的情境,这样,学生又怎能读出真切的情感、感受呢?

三、指导学生朗读的策略

1.让学生明确朗读的基本要求

所谓“正确地读”就是要发音正确、声音响亮,不掉字,不添字,不串读、不重读,按句逗停顿;所谓“流利地读”就是在正确读的基础上,不读破句,熟练地、流畅地读;所谓“有感情地朗读”就是在前两项要求的基础上,读出不同的语气、语调,能比较准确地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学生在明确了朗读的基本要求以后,再通过教师步步深入的指导和训练,朗读水平必然会不断提高。

2.教学生掌握朗读的基本技巧

(1)教会学生确定重音。通过训练,让学生逐步懂得,那些用作修饰的词、对比的词、比喻的词,或能表达作者强烈感情的特殊的词要读重音。另外,为了增强表达效果,一些表示强烈的兴奋或悲伤的地方,可采用重音轻读的方法。

(2)教会学生掌握速度。通过训练,让学生知道,表示欢快、激动、高兴、愤怒的词句,一般读得要稍快一些,表示悲愤、忧郁、抒情的重点句段,读的速度要慢一些。在整篇课文朗读中,要有快有慢,富于变化。

(3)教会学生把握语调。语调是语音、语速、语气的综合反映,是一篇课文的感情基调。通过训练,让学生逐步体会到表示欢快的、赞赏的、喜爱的、美好的情感的课文要读得高昂激动、响亮明快;表达悲壮的、凄凉的情感的课文要读得深沉舒缓;一般的文章,都以宁静、轻松、恬淡的语调为主。

3.要根据不同的阅读内容提出明确的问题

不论读什么体裁的作品,都可以从语言表达、文章结构、主题思想等主要方面提出问题。如:读记叙文,就要弄清楚记叙的是什么事、什么人、什么物、什么景,是怎样记叙的,记叙上有什么特点;读议论文,就要提出该文的论点、论据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论述;读传记,就要读明白这个人物事业怎样、人格怎样,有哪些优点值得学习;读游记,就应该搞清楚那个地方的自然风光和社会条件,作者是怎样描述的;读小说,就要提出小说描写的主人公是怎样一个人,他做了哪些事、有何感人之处,为什么使人感动;读诗歌,就要引导学生抓住诗眼,理会诗的意境。

每篇课文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还应围绕这个目标,确定朗读训练内容,为完成教学任务服务。如第一课时的朗读一般是为了学习字词,读通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第二课时的朗读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内在情感;第三课时的朗读主要帮助学生品赏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并通过朗读积累语言文字,使课文中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带着问题读书,实际上就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4.教师要把握教学时机,即兴范读

教师要亲自“下水”,把握教学时机,即兴范读,把所有的朗读要求融于自己声情并茂的、绘声绘色的朗读之中。通过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的有声语言,还有目光、姿态、表情、动作等无声的体态语言,读出真情实感,用自身的情感感染学生,有效地指引学生进入情境,从而使学生和教师一起对朗读内容产生共鸣。这种感染作用是播放录音所无法代替的。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语文教师应转变教学思想,提高对朗读教学重要性的认识,真正重视朗读教学,重新“拾”起朗读教学法,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朗读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自觉的朗读习惯,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王乐.中学语文朗读教学方法初探[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