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坡屋面结构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坡屋面结构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结合实例,用不同建模方式模拟坡屋面,比较了各种方法的差异。

关键词:坡屋面 简化计算

Abstract: this paper, use different modeling method simulation slope roof, compares the differences of various methods.

Keywords: slope roof simplified calculatio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前言

由于建筑功能、造型等需要,坡屋面在实际工程中被大量运用。如何对坡屋面结构进行分析、设计,满足工程需要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尹晶[1]针对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PKPM软件,给出了工程中常用的几种模拟坡屋面的方法,但未继续深入分析。本文结合一坡屋面实际工程,利用PKPM软件详细分析了各种模拟方式下计算结果的不同。

2 工程概况

本工程采用框架结构,为简化计算,只选取顶层坡屋面进行建模,檐口高度为4m。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IV类,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0,基本风压为0.5KN/m2,结构梁板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结构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

图1 结构平面示意图

3 分析计算

分别采用平屋面(平屋面模型分为屋面标高4.000和屋面标高增加坡屋面半层层高,即5.625两种)、实际坡屋面三种方式进行建模计算。平屋面模型采用SATWE进行计算,坡屋面模型采用SATWE和PMSAP进行计算。

3.1 总体指标

计算结构总体指标对比见表1:

表1:总体信息汇总表

Y向位移角 1/2834 1/1438 1/1558 1/2197

通过以上各个模型的计算结果可以发现:

1)按4.000标高建立的平屋面模型整体刚度最大,各振型周期最短。

2)相比PMSAP的空间建模计算结果,平屋面考虑半层屋面高度的抗侧刚度及周期最为接近,位移角偏大。

3.2 梁柱内力配筋计算结果

在平面中选取柱1(角柱)、柱2(中柱)进行不同模型下柱内力对比,选取y方向梁1进行不同模型下梁内力对比。

柱1 内力计算结果

平屋面模型(4.000) 平屋面模型(5.625) 坡屋面(1:2) 坡屋面(PMSAP)

RX Shear-x -13.0 -13.7 -6.3 5.0

RX My-TOP 24.4 36.8 11.9 -9.3

RY Shear-y -11.4 -12.2 -20.4 22.6

RY Mx-TOP 20.3 31.4 35.6 37.8

恒载Mx-TOP -37.9 -31.4 -34.8 -45.7

柱2 内力计算结果

平屋面模型(4.000) 平屋面模型(5.625) 坡屋面(1:2) 坡屋面(PMSAP)

RX Shear-x -13.1 -13.5 -6.7 8.1

RX My-TOP 25.7 37.3 22.9 -27.5

RY Shear-y -13.7 -14.0 -4.2 4.6

RY Mx-TOP 26.8 38.8 14.7 16.2

恒载Mx-TOP 13.1 10.4 3.9 9.6

梁1内力计算结果

平屋面模型(4.000) 平屋面模型(5.625) 坡屋面(1:2) 坡屋面(PMSAP)

RX M-j 13.0 19.0 5.8 -0.6

RX V-j 4.5 6.7 3.8 -0.2

RX N -0.9 -0.9 5.1 0.7

RY M-j -15.2 -22.3 -6.9 8.8

RY V-j -5.3 -7.9 -4.4 4.3

RY N 0.8 0.8 6.0 4.6

恒载 M-j -146.8 -147.0 -65.2 -88.6

恒载 V-j -109.6 -110.7 -82.9 90.9

恒载 N -5.0 -2.9 -52.0 -63.5

分析以上结果,可以发现下面几个特点:

1)Y方向梁1的弯矩、剪力均表现为平屋面模型大于坡屋面模型,这是由于梁与水平面存在夹角,荷载部分分解为沿梁轴线的分量,因此,从表格中也能发现坡屋面模型中梁均存在明显轴向力,而对应的平屋面模型中轴力可忽略不计。

2)中柱受力表现为平屋面模型大于坡屋面模型,根据最终配筋结果,中柱配筋几乎相同。

3)对于边柱和角柱,从表格中可以看到,平屋面模型的内力小于坡屋面模型。实际检查配筋结果,平屋面模型小于坡屋面模型。

4 结论

通过对不同模型的分析,在进行坡屋面结构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采取增加半层层高的方式进行简化设计时,结构整体指标与坡屋面模型比较吻合。

2)坡屋面梁、中柱可以采用平屋面结果进行设计,设计结果偏保守。

3)边柱及角柱采用平屋面模型设计时,结果偏不安全。

参考文献:

[1] 尹晶,梁海生,周虹霞,框架结构坡屋面建模在PKPM中的实现与比较,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vol. 11

[2] GB50009-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3] GB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4] GB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5] PKPM用户手册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