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针刀治疗菱形肌损伤41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针刀治疗菱形肌损伤41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章编号:0255-2930(2007)06-0471-01

中图分类号:R246.2 文献标识码:B

菱形肌损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肩胛缝(肩胛骨脊柱缘与脊柱外侧缘之间的间隙)中疼痛的主要病理改变之一。因为位置关系,常被误诊为颈椎病和肩周炎,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些困难。针刀医学借鉴局部解剖和生物力学的原理,按部位进行诊断,使本病诊断确切,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现将近两年多来,运用小针刀治疗的41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者共41例,均为2003年8月-2006年2月间的门诊病例,男23例,女18例;年龄20~63岁,平均(40.41±12.37)岁,病程3天~6年,平均(15.59±18.96)月;其中左侧13例,右侧27例,双侧1例。

1.2 诊断标准

①肩胛缝处疼痛、酸楚,上肢乏力或无所适从感,有时伴肋间痛;②肩稍外旋位时,常可触及硬结或压痛;③扶墙“俯卧撑”动作时,疼痛加重,或因疼痛而不能完成;④病程长的患者可出现阵发性心悸或胸闷,心电图检查一般无异常;⑤X线片一般无异常表现,偶尔有肩胛内侧组织密度增高影。

1.3 排除标准

①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②严重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③有凝血机能障碍者;④有骨结核或感染者。

2 治疗方法

患者伏坐靠背椅,患侧手搭住对侧肩膀,充分暴露病位。触摸确定肌肉的起止点,以肌肉的起止点和有硬结处为治疗点,用龙胆紫做好记号,常规消毒后行针刀治疗。使用汉章牌I型4号针刀,刀口线与菱形肌的肌纤维走向一致。快速透皮后缓慢进针,针尖到达肋骨骨面,稍微提起,做纵行切割,纵行摆动,起止点处做边缘铲切,在硬结处可做十字切割,切割时可听见“沙沙”的响声,患者可有酸胀感和舒适的抓筋感。操作完毕即出针,按压针孔片刻,贴创可贴保护针口。伴有颈、胸椎关节微小移位的,辅以手法整复。每次治疗2~5个点,每周1次,共治疗3次。

3 治疗效果

治愈:局部疼痛不适感消失,活动无障碍,局部触诊无硬结及压痛,随访6个月未复发,计28例,占68.3%;好转:局部疼痛不适感减轻,活动较治疗前方便,局部触诊压痛减轻,硬结变软或消失,或疼痛消失,但6个月内复发的,计10例,占24.4%;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无减轻或自觉稍微减轻者,计3例,占7.3%。有效率达92.7%。

4 体会

菱形肌属于背部浅层肌,位于肩胛骨与脊柱之间,斜方肌的深面,起于C6~T4的棘突边缘,止于肩胛骨的内侧缘,呈内上向外下的菱形,由肩胛背神经C4~C5支配。菱形肌收缩时,引动肩胛骨向脊柱靠拢。在肩胛外旋时,肌肉被拉长,容易损伤。菱形肌的损伤多由于长期从事肩胛外旋位姿势的工作,或因受凉,或因急性损伤未得到积极有效的治疗导致。损伤一般发生在肌肉的起止点,肌腹处的损伤多会形成硬结。

针刀起源于古代“九针”,又吸收了许多现代医学的元素,是毫针与手术刀的完美结合。针刀医学认为,由于肌肉组织急慢性损伤导致的动态平衡失调和慢性无菌性炎症是机体出现一系列症状的病理基础。针对这种病理改变,通过小针刀切割、摆动等操作,一方面使新鲜血液进入病灶内部,并向周围组织渗透,在病灶内部形成新的毛细血管网络,灌注营养物质,带走病理代谢产物,消除无菌性炎症;另一方面直接分离粘连组织,使组织的回缩力相应下降,内部压力减轻,纠正动态平衡失调,从根本上解决病理改变,促进组织恢复。由于即时减压,多数病人在针刀治疗后马上感觉轻松许多,而组织修复则在治疗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继续进行。

与毫针治疗相比,针刀在本病的治疗中有许多优势:①针刀体直径1mm,刃宽0.8mm,远比毫针要粗,相应的刺激要强得多,且可以直接分离粘连的组织;②针刀治疗不留针,操作时间短且由术者全程掌控,避免在留针过程中因不当移动造成的气胸等意外;③治疗次数少,间隔时间长,适应上班族的时间安排,具有较好的依从性;④疗效立竿见影,有助于患者坚持治疗;⑤据临床观察,针刀疗效与病程长短无关。

在针刀治疗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②必须严格掌握深度,并时时询问患者感觉,若有胸闷、气短,说明针刀已接近胸膜,应调整深度;③由于针刀刺激较强,应密切注意防止晕针的发生,一旦发生晕针,应及时给予适当处理。

(收稿日期:2006-12-26,王晓红发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