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洞悉盲点 弥合断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洞悉盲点 弥合断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毋庸讳言,当前高中语文教学问题多,效率低,师生共陷题海,乏味乏力。

重资料而轻教材。轻视教材,只讲其中与高考题联系紧密的内容。劣质辅导资料或套卷却满天飞,这些资料内容上大都无梯度、无新意,粗制滥造。大部分教师使用资料时不筛选,不分轻重缓急,盲目搞强化训练。资料把高一新生搞得晕头转向,因为从初中到高中存在很多知识的盲点和断层,有很多不衔接的地方。

重读写而轻听说。只重视“阅读”和“写作”训练而轻视“口语交际”、“梳理探究”等。

重考纲而轻课标。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的内容绝不涉及。不能把握语文课程标准的精髓,没把学生的语文素养、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当回事,更谈不到人文精神的培养。从高一新生刚进校摸底考试起就盲目与高考题接轨,照搬当年高考试卷的模式,把近几年的高考旧题拼起来考学生。

这些做法,严重违反了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必然导致厌学,事倍功半。其实质是忽视了高一学生语文知识结构中的盲点和断层。

语法断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中有一整套语法知识的介绍。包括词类、短语、单句、复句等。但由于中考一般不直接考语法知识,初中语文教学便很少涉及这部分内容。高一学生如果对语法知识了解甚少,将不利于正确把握词句的结构和意思,不利于辨析和修改病句,更不利于掌握文言词法和句法等。

阅读盲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七至九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但由于条件限制,再加上中考考纲对文学名著考试内容规定得过少,初中生对名著的阅读并没有达到基本要求。由于学习负担重,大部分初中生不能经常阅读报刊,很难接触到“时文”。

生活缺位。离开生活,语文学习便无“源头活水”,注定波澜不兴,死水一潭。事实上,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中学生没有春游等校外活动的机会,无法感受自然;不能关注社区,不能欣赏乡土风光;更谈不上到民间采风,漫游语文世界。

活动缺失。语文活动时间大都被课堂学习或考试挤占。学校或班级很少组织书法、演讲、朗诵、征文等比赛,很少搭建语文活动的平台。

上述盲点和断层,是高一语文教学中的“短板”。作为语文教师,要勇于担当,突破应试的瓶颈,挣脱应试的羁绊。要洞悉盲点弥合断层,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的。

认真用好教材这个大例子,授之以渔。学好课本,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在生活中善于运用,就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施单元教学,用好每一篇课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者并重,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教材资源。

切实补好语法这一课,重在运用。既要把概念解释清楚,又不能讲得过于繁琐,要在语文学习的实践中掌握语法规律。语法的学习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有耐心。可尽早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系统学习语法、修辞等相关知识,为高中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注重阅读,养成习惯。要求学生坚持阅读富有时代气息且文质兼美的报刊,如《杂文报》《中国青年报》《青年文摘》等。把握时代精神,与时俱进,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享受语文。坚持阅读名著,保质保量,坚信“腹有诗书气自华”,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接生活,激励创新。树立“大语文”观念,将语文教学与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对接”。点评时事,提升境界。收看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并仿写颁奖词。发掘优秀的语文课程资源,并有效地利用。成立语文学习兴趣小组,搜集信息,并实现资源的相互利用。收集或创作公益广告词、春联、开场白、串词,然后汇报展示,学习借鉴,共同提高。弘扬节日文化,自编手机短信互动。采撷家乡话中富有表现力的词句,包括歇后语、谚语等。让学生编写自己的“时文选粹”。要求他们把成功之作再次整理一下,按题材分类排序,编辑成集;相互借鉴,博采众长,增强信心,享受创新的喜悦。

语文活动,激活兴趣。点燃热情,拓展空间,提高素养,适应未来。开展演讲、朗诵、辩论、征文等活动。抓住其中的语文元素,以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在这方面会迸发出空前的热情。应因势利导,指导他们查资料,实地考察,记录拍摄,亲和自然,接触社会,深入社区,讨论切磋,并按格式写成结题报告。

总之,既要正视盲点,又要循序渐进,激发兴趣,点拨指导,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这将有效地弥合断层,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邢照允,语文教师,现居安徽界首。责任编校:秦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