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爱宝宝,如何辨别真假疾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爱宝宝,如何辨别真假疾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天,一对夫妻抱着宝宝冲进了医院的急诊室。妈妈早上喂奶的时候,发现出生7天的孩子的脖颈后有一块块红色斑痕,时隐时现。周大夫经过一番检查,微笑着告诉他们:这些斑痕,不过是宝宝身上一些能透过皮肤看到的血管而已。因为孩子小,脖子后面的皮肤很薄,加上用力啼哭,导致血管内压力升高,所以显得特别醒目。随着宝宝的长大,皮肤逐渐加厚,色素慢慢增多,斑痕就会逐渐变淡,一般四五个月后就看不见了。这种红色斑痕,只是孩子发育进程中的一段“小插曲”而已,看起来像病,其实不是病。实际上,宝宝身上类似的“小插曲”还有很多。为避免让更多的新父母虚惊一场,很有必要弄清楚哦。

水痘与汗疹

“乐乐出水痘了!”奶奶一语道出,全家皆惊。乐乐爸爸平时看过一些医学书刊,略知医道,凑过来细看了一番乐乐脸上的“痘子”,半信半疑。爷爷立刻打电话到医院,请他的一位当大夫的学生来家给小孙子诊断。

乐乐出生刚刚5天,怎么就传染上了水痘呢?大夫觉得奇怪。奶奶指着孩子的脸,胸有成竹地说:“瞧,好几颗痘疹呢!”的确,孩子的额头与两颊部有数个米粒大小的水痘,痘壁很薄,里面有清彻透明的液体。大夫量了乐乐的体温,完全正常。大夫再问家长孩子吃、睡的情况,没有任何患病的迹象。大夫得到的结论是:不是水痘,是“汗疹”。当环境温度较高时,新生儿容易出汗,进而形成小水痘,持续几天后就会自行瘪掉、脱皮而消失。不需要特殊处理,只需做好面部的清洁就行了。

抽风与抖动

那天,李大夫刚进诊断室,一位妈妈抱着婴儿满头大汗冲了进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大夫,快救救孩子!他抽风,一天几次!”李大夫细问情况,她描述说:“宝宝的下巴与手脚不停地抖动,有时抖几分钟。”

李大夫接过孩子,放在诊断桌上,打开包袱。孩子哭着,两条小腿翘起,不停地抖动,下巴也在哆嗦,频率还挺快。妈妈带着哭腔叫道:“快看,宝宝又抽了,又抽了……”李大夫看了孩子的情况,做了全面的检查,否定了抽风。他告诉这个妈妈:这是新生儿时期特有的一种无意识运动,责在大脑发育不够完善,对下级神经中枢的抑制能力较弱,因而出现不自主和不协调的动作。有时,宝宝在睡眠中也会因突然抖动而惊醒,不是病态,以后会慢慢随孩子的长大而减轻,直至消失。

出血与胎记

程程的妈妈是一个细心人,观察孩子尤其细致。那天,她终于从“玉石”中发现了“微疵”――宝宝的腰背部、骶部、臀部有青灰色、边缘不规则、压之不褪色的斑块,最大的一块竟有手掌那么大!程程的妈妈吓坏了。她曾听医生说过,皮肤的青块常常是皮下出血淤积而成。孩子皮下出血了,而且范围这么广,若不是得了大病会弄成这个样子?还是趁早去挂个专家号为妙。

专家察看了程程“出血”的部位,肯定地说:“这不是皮下出血,是皮肤深层局部堆积了大量色素细胞造成的,医学上称为色素斑,俗称‘胎记’。可以不要管它,等孩子长到五六岁时就没有了。”程程妈妈这才明白出血与胎记的区别,以后小姐妹添丁加口,她可以当顾问了!

疹子与红斑

文章开始说的宝宝是脖子后的红色斑记,可有些新生宝宝不止限于颈部,脸上、胸部、腹部以及背部皮肤,都有红斑,颜色鲜红,压之褪色,斑与斑之间皮肤色泽正常,不像一般的血管显形。

这种红色斑点的医学名称叫新生儿红斑,源于新生儿皮肤柔嫩,表面的角化层发育尚不完全,受到自然界中的空气、光线、温度等的刺激,皮肤就出现了这样的红斑,属正常的皮肤反应。一般在出生后一周左右“亮相”,持续两三天后自行消退,不需要任何治疗。此外,还有约半数新生儿在出生后一周内会出现如豌豆大小的红斑,其中间有白色丘疹,称中毒性红斑。目前,医学认为此斑与母亲的胎盘毒素、内分泌等因素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有关,一两天便自行消退,同样无需处理。新生儿红斑容易被误认为出疹性传染病,如麻疹、幼儿急疹等,但孩子精神状态好,哭声有力、吃奶有劲、体温正常,与传染病有天壤之别。

脱发与奶秃

诗诗出生后头发很不错,发密色黑。出乎意料的是,诗诗5个月了,反而出现了脱发,脑袋上一块薄一块厚。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抱着孩子跑了几家医院,大夫的说法都差不多――这不是病态,属正常现象,俗称“奶秃”。

原来,人的头发在胎儿期已经形成,出生时头上已有毛发覆盖,叫胎毛。胎毛维持不了多久,一般在6个月后都要脱掉,被新出的头发所替代。所以,宝宝6个月内头发稀少是较为常见的现象,并不意味着以后一定会稀少。有的孩子出生时甚至没有头发,以后也会慢慢长出来。

歪脖与斜颈

颖颖出生刚刚3天,还与妈妈一起在医院产科住着呢。颖颖妈妈看上去心事重重的样子,巡视病房的大夫发现了这一情况,问她原因。颖颖妈妈流着眼泪告诉大夫:“生了个畸形儿,心疼。”大夫有些吃惊:“孩子好好的,何来畸形?” 颖颖妈妈指着孩子的头说:“您瞧,两侧面部不对称,头向右侧歪嘛!”

大夫仔细一看,孩子右侧面部的确没有左侧饱满,头向右侧歪斜,但右边颈部没有摸到肿块,锁骨位置正常,气管也居中。于是,大夫笑着告诉她:“你可冤枉小宝贝了!这不是畸形,医学上叫做‘暂时性斜颈’。产生的原因是孩子在宫内时头部位置不正常被压迫造成的,可以自行恢复。你也可以做做按摩帮助恢复,一个月就完全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