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刘文印:专利搜索我为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刘文印:专利搜索我为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威客”,这个Web 2.0家族的新成员在2005年第一次被提出,它指的是通过互联网把人的智慧、知识、能力、经验转换成实际收益的互联网新模式,它体现了互联网按劳取酬和以人为中心的新理念。带着对这种理念的种种好奇,记者采访了刚刚创立不久的基于威客应用的北京百问百答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文印先生。

以自己的方式开展实践

生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的刘文印,对数理化有着特别的偏好或者说近乎于嗜好。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在当时的教学条件下学校很难提供操作实践机会,但从小梦想成为科学家的他习惯于独立思考,以自己的方式在可能的条件下开展自己的实践。

他没有像很多人那样按部就班地依照常规的教学安排去学习,而是喜欢寻找很多课外书籍和习题来满足自己对知识的渴求,将自己对知识的追求投入到对习题的求解中。刘文印并不安于固定的思维模式,他总是习惯于通过独立思考来寻找不同的解题方法,并在其中寻找一种最佳的方法。这种对知识的渴求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带给他无限的乐趣,得到了老师的赞赏。正是这份对知识的执著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给他人生带来很大的助益,帮助他在1983年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大学,计算机并没有像现在这么普及,从小就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刘文印在大学里继续着那份对知识的渴求。辛苦和汗水总是会换来应有的回报,就像考入清华一样,在1988年本科毕业的时候,刘文印成为清华大学优良毕业生并免试保送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研究生。

或许是从小的家庭环境和自己在解决问题上养成的习惯,获得保送的刘文印并没有像一般人那样选择直接读研,而是申请保留资格到河北涿州一家单位去从事了两年的程序设计工作。从小养成的独立思考和乐于创新的习惯帮助他在工作中养成了很强的自主能力,当回忆起这段工作经历时,刘文印说这两年工作单位给了他很多实践的机会,这也帮助他更好地学以致用。当被问及对这两年工作有什么感触时,他说他最大的感触是对于知识有了更强烈的渴求,而且也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带着这份对于知识的渴求回到学校读研的刘文印对于自己的目标更为执著,所以在两年后研究生毕业的时候,他选择了留校从事教学研究工作。

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也许有点适当,但是对于刘文印来说确实是一段真实的故事。1995年,因为从事外交工作的妻子被派往中国驻以色列使馆工作,在清华工作3年后的他选择去以色列工程技术学院留学。

刘文印介绍说在以色列建立之前, 犹太人家园的倡导者就注重高等教育, 把它视为社会、经济与文化的一个基础。以色列工程技术学院作为以色列历史最悠久的两所大学之一,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等著名科学家于1924年创建于海法,是以色列国内最先进的科技大学,素有以色列的麻省理工学院之称。

名师出高徒,刘在以色列工程技术学院的导师是在1996年获得图灵奖(图灵奖以英国数学天才Alan Turing先生的名字命名,设立于1966年,是计算机界最负盛名、最崇高的一个奖项,被喻为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的阿米尔・伯努利(Amir Pnueli)的学生。刘在到以色列后的第一个月就为导师完成一份图形识别方面的程序设计,这个程序得到导师的高度评价和赞许,说这是他看到的该领域最好的系统,也因此免除了他GRE考试而直接获得博士学习的资格。

在以色列留学期间,刘文印除了出色完成博士工作和博士论文并获得以色列“GUTWIRTH”优秀学生奖特等奖外,还多次参加国际性比赛并获得1995年国际模式识别学会(IAPR)主办的国际图形识别研讨会举办的“虚线识别竞赛”第一名和1997年第一届国际JAVA编程竞赛(ACM Quest for JAVA’97)三等奖。

刘文印说自己对母校清华怀有深厚的感情,当在以色列工程技术学院获得理学博士后不久便决定返回母校希望通过为人之师的形式回报祖国,所以他在1998年中期毅然放弃很多国外的邀请返回清华。

化技术为权利,专利为王

人生之中有很多事情可能就像化蛹为蝶一样,需要的只是一份蜕变的时间。人生之中的许多巧合总是会不期而遇。1998年11月,刘文印回国不久,微软恰好在中国北京成立微软中国研究院(现名微软亚洲研究院),而其重点即是放在开发多媒体输入、信息存储、语音识别、自然语言识别、新一代多媒体技术等革新型研究项目上。

微软提供了世界最前沿的科技设备、最先进的研究环境和科研体制,还有一群像张亚勤、沈向洋、凌小宁等同样怀揣梦想的优秀人才。面对这样的机遇,刘文印应李开复之邀于1999年1月份加盟微软中国研究院,成为在微软中国研究院上班的第一个研究员,负责图像识别方面的工作。

作为工程图纸处理及图形识别领域的世界知名专家,在谈到微软3年工作的体会时,刘文印说,微软坚决拒绝等级文化,弘扬自由精神,提倡团队合作的企业文化以及良好的激励机制给人以很大的工作激情,但是微软并不是个完美的企业,作为一个拥有行业垄断地位的企业在国内众多消费者心中很大程度上还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形象。

而在说到收获时,刘文印表示在微软工作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专利意识,软件专利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1991年微软只有几项专利,而发展到今天微软已经有好几千项的专利,在微软这段时间的工作让刘充分认识到运用申请专利来获得法律许可和保护的权利的重要性,专利意味着一种垄断性权利。最近几年中国的专利申请得到快速的发展,但是总体来说和国外还是存在差距,特别是在发明专利上与国外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刘先生在谈话中还特别提到目前他已经申请了15项专利,而对于申请过程的感受,他表示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国内的专利申请机构水平参差不齐,通过这么多次成功和不成功的申请,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对于第二点收获,刘先生说是人才的选拔培养,在微软的这段时间和一群精英一起共事,在挑选开发合作的伙伴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

也许是骨子里那种研究者的好为人师情结,在2002年初刘文印加入香港城市大学计算机系任博士生导师、助理教授;同时兼任上海大学兼职研究员,中国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城市大学的教学科研体制环境给刘提供了很好的施展空间,2005年刘文印和同事一起以2002年香港城市大学珠海研发中心的科技孵化项目为基础创办了珠海发思特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并任总经理。公司依托于香港城市大学,以软件和系统集成为核心,提供行业应用软件、系统集成和技术支持等诸多服务,是专业化的无线通信技术业务与软件提供商,是移动信息、移动教育等领域的业界领先公司。

职业知识人平台

作为学者、博士生导师的刘文印博士,是工程图纸处理及图形识别领域的世界知名专家,同时涉足互联网信息分析、网上交互问答、多媒体信息处理及管理、用户建模及个性化、人机交互等研究领域,并多次在领域研究中率先提出新问题及解决方案, 如个人累积信息管理模型,FLASH动画检索模型,音频纹理模型,假冒网站检测方法,网上交互问答系统及其有偿商业模式等,已开发出多个系统原型,并申请了15项发明专利。其开发的工程图纸矢量化处理及识别系统多次获奖。特别是由于在图形识别、工程图纸识别及其算法性能评价等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2003年获国际模式识别学会颁发的文档分析与识别领域杰出青年科学家奖。

正如刘文印所说的那样,他在国际高级学术刊物及会议上发表100余篇学术论文,但是这些专业性很强的学术文章、研究成果只能服务于同样从事研究、学习等领域的“窄众”。如何将这些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服务于广大公民,并对社会发展有所助益是有着科学家理想的刘文印的创业起因。

正是基于这种让大众受益的梦想驱使,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鼓励下,2006年12月刘文印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创办了北京百问百答网络技术有限公司。2005年“威客”概念第一次被提出来,“百度知道”、“雅虎知识堂”、“新浪爱问”、“威客网”、“猪八戒网”、“问必答”等网站陆续推出,对此作出回应。

而刘文印早在2003年即提出“有偿问答”的商业模式并为其研发提供技术支撑。刘文印介绍说,北京百问百答网络技术有限公司(www.省略)即是以公司拥有自主专利权的“一种网上用户交互问答方法及其系统”和“一种问题答案的阅读浏览显示方法及其系统”为基础,提供一个有偿交互问答平台。比较其他类似问答网站,该问答平台拥有创新的支撑技术和商业模式。

在这个交互问答平台上,网络用户使用“模板”(Pattern)进行有偿交互问答。模板是对一类结构及语义相似的问题及其答案的一种泛化,包括该类问题及其答案的共同(不变的)部分和一些可变(参数)的部分。该系统平台包括一个“模板数据库”,用于存储供选择使用的问题模板和答案模板;一个问答数据库,用于存放问题及其答案。系统通过分类来对问题模板和答案模板进行范围限制。这个方法及其系统可提高用户提问和回答的效率和准确度,系统通过对广大用户的问题和答案的积累和评估,获取知识并建立知识库,以达到以后可以准确、高效、自动回答用户问题的效果。刘文印特别指出模板可由普通用户创建。为了鼓励用户创建高质量及用途广的模板,系统根据模板被用户使用的次数来奖励其创建者。

像我们平时可能接触到的百度知道或者论坛BBS,针对一个话题可能会出现多个答案或论点。如何快速浏览及发现所要的答案并识别答案的优与劣,本系统提供了一种问题答案的阅读浏览显示方法,简单说就是“聚类”。具体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对所提问题的答案进行聚类,即根据答案内容之间的相似度把众多答案归成多个类。也可以将每一个分类内部的多个相似答案按照预先确定的融合规则进行融合。对每一个答案还可根据其回答者的专业水平、信誉度及时效性评估其质量。这样用户就可以方便快速地浏览、查找及选择问题的答案,并且可以对同一类的答案进行统一的操作,免去了用户浪费时间用于浏览重复内容的烦恼,提高了用户阅读浏览答案或其他信息的效率。

当你提出问题,可能会因为需求度的不一样而悬赏不同的价格来获取答案,而对于回答者将通过有偿的知识交易获取相应的回报。对于回答者的收益平台将按一定的比例收取平台服务费。

举例而言,当回答者的答案第一次成功交易时,平台收取20%(只是举例,不做实际操作依据)。当第二次有同样的问题出现,系统将会自动检索模板数据库及问答数据库给提问者合适的答案,对于第二次和往后的第N次由系统自动找到的答案,系统将会按照实际交易金额收取50%的服务费(只是举例,不做实际操作依据)。

基于这样一种形式,该平台鼓励用户在互联网上使用模板进行有偿交互问答。系统通过对广大用户的问题和答案的积累和评估,获取知识并建立知识库。对于回答者而言,其答案在采用后将会享有优先效应,拥有近似于专利的知识权利,并可获得相应的物质回报。该平台鼓励各方面的知识精英通过回答问题,拥有知识优先权,积累财富权利。这将会开辟一个网络信息有偿咨询产业,培养一批职业知识人。

当被问及市场盈利前景和模式时,刘文印表示目前除了网络平台自身的开发应用以外,这种技术还可以用于公司的客户服务系统,通过对于重复性问题建立模板数据库和常问问题库的形式,建立诸如语音自动回答等形式来帮助公司提高客户服务系统的工作效率。

另外可以用于公司内部的知识管理,通过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促进公司内部员工来广泛地参与互动问答,积累企业知识库,这将会大大降低公司的培训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不大管人的管理者

创业维艰,这句话对于在网络时代创业的公司来说十分恰当,对于北京百问百答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刘文印来说也是如此。侃侃而谈的刘文印说自己以前比较内向,从工作以来面对着很多问题需要去解决,需要参与商务洽谈的时候,人就会去改变自己来迎接挑战。

作为创业的公司,刘说在创办公司的时候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去办理,遇到一定的困难是难免的,但是目前国家政策形势很好,中关村给予创业者以很大的便利和支持。而对于一个快速发展的市场,资金和人才才是最大的难题,目前的百问百答正在考虑逐步开拓市场,建立一个好的管理团队和筹集市场运营的必备资金是企业最大的需求。

在采访的过程中,刘文印的女儿打电话过来问他什么时候回家,让记者明显感觉到身兼父亲、香港和内地多所高校博导的刘文印来说,创业更多了一份艰苦,他表示经常在全国各地奔波,为了这份回报社会、大众的理想牺牲一些私人时间是值得的。

在谈到公司日常管理和未来规划时,刘文印表示公司目前有专职人员6名,其中管理人员1名,科技人员5名,公司以研发为主。目前公司员工队伍比较年轻,非常有活力,而自己很多时候都不在北京,基本上是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在宏观上对公司整体运作进行把握,而对日常的具体细节事情进行授权,让员工自己发挥个人能力,给予他们适当的成长空间,并期望通过这种形式能为公司未来培养一支中层管理团队。

而对于未来规划,刘表示自己将会物色一名管理者来负责公司的日常运营和管理,而自己将会在宏观上掌握公司的战略发展,主要在技术上把握公司的市场提升。同时也期望在恰当的时候引进战略投资伙伴,推动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

链接:

刘文印,1966年生于吉林省榆树市。1983年考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1988年和1992年分别获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工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5年赴以色列工程技术学院(Technion)留学;1998年初获博士学位;1999年初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任研究员;2002年曾任波音飞机制造公司图纸处理技术顾问;2002年至今任香港城市大学计算机系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已申请15项发明专利。2005年与同事一起以香港城市大学孵化项目创立珠海发思特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并任总经理,2005年至今为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系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至今任国际模式识别学会(IAPR)第十专委会(TC10)主席。2007年起任上海大学兼职研究员。2006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创办北京百问百答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任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