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欧盟RAPEX通报情况谈纺织服装安全要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欧盟RAPEX通报情况谈纺织服装安全要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本文对2010—2012年期间欧盟rapex预警系统对纺织服装产品,特别是我国出口纺织服装产品的通报召回情况进行了汇总、分析,统计表明主要安全缺陷来自于服装束带、绳索及小部件的机械安全性与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生态安全性,以此提醒企业提高对相关技术法规的了解,加强产品质量控制,规避贸易风险。

非食品消费品快速预警系统(Rapid Alert System for non-food dangerous products,RAPEX)[1]是欧盟依据2001/95/EC《通用产品安全指令》修正案第12条所设立的对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存在严重和紧迫危险的产品实施预警和监测的系统之一,用来确保有关危险产品的信息可以在欧盟成员国内快速传播,以达到限制这些危险产品在市场的流通从而保护消费者安全的目的。服装类产品的安全性是被监控主要对象之一,从2004年1月该系统正式启动以来,对纺织服装产品的通报已超过了2000批次。这不仅反映出欧盟对此类产品的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反过来也说明目前的纺织服装产品确实存在一些安全缺陷,应对其进行汇总分析,以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2010—2012年期间RAPEX对纺织服装产品的通报情况分析

自2004年1月RAPEX预警系统实施以来,对纺织服装类产品的通报例数逐年增长,到2009年,原产自中国的纺织服装产品被通报比例占到49.8%[2],在对2010—2012年期间该系统发出的对不同原产国的纺织服装产品通报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近年来我国出口的纺织服装产品被通报比例仍居高不下,保持在45%~50%之间,见表1。

我国被通报纺织服装产品情况分析

从表2可以发现,欧盟不同成员国中,保加利亚和匈牙利是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通报数最高的两个国家,近三年的通报比例分别达到28.73%和27.34%,2012年被匈牙利通报的产品比例甚至高达45.58%,尤其应引起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的高度关注。

2010年塞浦路斯和希腊发出通报的产品比例也较高,超过15%,但近两年下降明显,德国和立陶宛也呈现同样情况。斯洛文尼亚、拉脱维亚等国通报的数量变化较大,部分年份出现急剧上升的情况,而被西班牙、芬兰及其他一些国家通报的产品数量不多,比例基本稳定。

表3的统计结果表明,被通报的纺织服装产品存在的缺陷主要有:

(1)服装束带、绳索等设计不符合EN14682的要求,或产品中含有易脱落的小部件,一旦脱落易被儿童误吞造成呛噎或窒息危险,不符合UNE 40902标准。在2010—2012年期间,因这一方面的缺陷被通报的产品比例高于90%,在2012年甚至达到98.24%。涉及的产品全部为儿童及婴幼儿服装。

(2)检出超出限量要求的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甲醛、邻苯二甲酸酯、镍释放量、六价铬等REACH法规禁、限用物质,具体批次分布见表4。涉及的产品有袜子、帽子、围巾、手套、披肩、毛毯、被套、围嘴等纺织品以及裤子、裙子、衬衫、夹克衫等各类服装产品,大部分是所用面料检出有害物质,同时也存在所用纽扣、拉链等部件中有害物质超标而遭通报的现象。

从检出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种类来看,禁用偶氮染料的检出批次虽然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却依然是头号问题,检出的芳香胺种类主要为联苯胺、3,3’-二甲氧基联苯胺及4-氨基偶氮苯。自从1994年德国政府颁布“食品及日用消费品法”的第二修正案,第一次明确规定纺织品、服装、鞋类和日用消费品上禁止使用某些在一定的条件下会裂解并释放出20种致癌芳香胺的偶氮染料以来,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禁用和严格控制。我国于2005年1月正式实施国家强制性标准GB 18401—2003《国家纺织服装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以后,印染企业使用禁用偶氮染料呈现明显的下降[3],但无论是从出口产品的召回通报还是国内的各类监督抽查中,仍不乏禁用偶氮染料超标问题的出现,说明对这一问题还需继续重点关注,加强生产监督。

其他一些被检出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甲醛、富马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酯主要来自于印染助剂,如在服装的面料生产中,为了达到防皱或为了保持印花、染色的耐久性在助剂中添加甲醛;在涂层、印花工艺中添加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等等。而镍释放量超标的问题主要出现在纺织服装产品辅件的金属部分,如拉链头、纽扣、铆钉等,法规要求直接和长期接触皮肤的产品,镍释放量不得超过0.5mg/cm2/week。这些问题虽然被通报的案例不多,也应该引起关注,以提高对纺织品服装的安全技术要求和标准的意识,消除各种质量隐患。

虽然涉及生态安全性的通报数量远远不及机械安全性,但产品中含有毒有害物质对人身健康安全造成的潜在风险更大,因此往往受到更多的关注.

(3)服装的燃烧性能不符合EN 14878标准要求。在2010—2012年期间,仅有一例被通报。

欧美等国关于纺织品服装安全的相关要求

1.机械安全性。

机械安全性主要针对的是儿童及婴幼儿服装上的线绳、小部件等引发的危险。由于儿童及婴幼儿不具备或者不完全具备自我保护能力,童装上纽扣、装饰性小物件及绳索拉带都会带来潜在危害。如某些儿童带帽服装使用了弹性绳索,拉伸后容易打到脸部和眼睛,服装的帽绳、下摆绳、腰带、裙带、背带等部位超过长度限制,形成过长套索,在儿童活动过程中易被周围的物体钩住造成意外伤害或误套颈项后造成窒息。根据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统计,1985年至今已有22起儿童因服装绳带缠颈窒息死亡的事件,此外还有47起非死亡事件[4]。在我国,也发生了多起因服装绳带缠颈窒息死亡的事件。2012年11月就有一名5岁小男孩在东莞某幼儿园玩滑梯时,衣领上一条带结的绳子不慎卡在滑梯处,并勒住了其脖子,造成窒息死亡。另外,若各种纽扣、铆钉、绳端件、标签和其他装饰件的缝制牢度未达到规定的拉力要求,儿童因对微小物体的好奇心,会撕扯、啃咬这些小附件,甚至误吞而造成窒息。因此,欧美等国对童装上绳带、小部件的安全消费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标准,见表5,并依此对本国及进口的纺织品和服装进行管理、监督。只要产品被检测或投诉质量不符合标准,即使没有发生损害事故,也会被通报召回。

2.生态安全性。

REACH法规是欧盟RAPEX预警系统在生态安全性方面召回的主要法律依据。REACH法规于2007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将高度关注物质(SVHC)列为重点监控对象,其要求是欧盟76/769/EEC(限制某些危险物质及制剂的使用和销售)及其48次修改令,涵盖欧盟现有的化学品法规和法令。包括:因致癌芳香胺而禁用的偶氮着色剂的67/648/EC,2001/C96E/18,2004/21/EC和2003/3/EC;含溴阻燃剂的79/663/EEC,83/264/EEC,2003/11/EC和2002/95/EC;关于五氯苯酚的91/173/EEC,1999/51/EC;关于多氯联苯的85/467/EC;关于有机锡化合物的2002/62/EC;关于壬基酚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的2005/84/EC;全氟辛基磺酰基化合物(PFOS)的2006/122/EC等等,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主要涉及限用致癌、致突变、对生殖系统有害和致敏等危险物质的纺织品生态安全性能质量监控体系[5]。

美国关于生态安全性的法规主要有美国服装与鞋类协会(AAFA)提出的全球限制物质名单(RSL)和美国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CPSIA)。其中AAFA提出的全球限制物质名单确定了国际上反复研究规定禁止的物质,2012年10月的第11版RSL内容包括:芳香胺物质、分散染料、有机溶剂、杀虫剂、石棉、二 英和呋喃、阻燃剂、有机锡化合物、邻苯二甲酸盐、SVHC高关注物质、CHCC需要高度关注的用于儿童产品的化学物质等等。美国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则主要针对儿童用品,铅和邻苯二甲酸盐是限制的重点。

由于高度关注物质(SVHC)候选清单自REACH生效至今经历了多次更新,RSL清单也不断新版本,可以看出各国对SVHC高关注物质管控得愈加严格,之后还将会有更多的有害物质被纳入。因此,相关企业须加紧应对步伐,对照受控清单,了解自身出口产品的特性,加强质量监控,同时在产品设计上选用环保材料,避免使用有害物质。

3.燃烧性能。

为了减少由于纺织品易燃引起的火灾事故,减少由此造成的对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危害,纺织品服装,尤其是睡衣的燃烧性能也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欧盟标准EN 14878:2008标准对用于儿童睡衣、睡袋等产品的纺织品按火焰蔓延时间和表面瞬间燃烧性能进行分类,规定适用的产品。美国的织物燃烧法案16CFR1610也根据火焰蔓延时间对服装所用纺织品的燃烧性能做出了具体的规定。虽然统计结果表明近年来不符合欧盟燃烧性能要求而被通报的产品数量较少,但对于睡衣类产品的出口企业,这一方面的要求仍不容忽视。

从对2010—2012年期间欧盟RAPEX预警系统对纺织服装产品,特别是我国出口纺织服装产品的通报召回情况的汇总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是遭通报最多的国家,出口的纺织服装产品被通报比例接近同类产品通报总数的50%,不仅给出口企业造成了经济损失,也影响了我国出口服装的品牌形象。统计表明,被通报纺织服装产品的安全缺陷主要来自于服装束带、绳索及小部件的机械安全性与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生态安全性,生产、出口企业应提高对相关技术法规、标准的了解,加强产品质量控制,规避贸易风险。

参考文献:

[1] 颜刚华,陈阳,何晓红. RAPEX:提高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有效性的手段[J]. 对外经贸实务,2010(1):47-49.

[2] 周雪晖,陈智聪,李军法. 欧盟RAPEX预警系统对中国服装通报情况分析[J]. 纺织导报,2010(3): 27-29.

[3] 高铭. REACH纺织品召回安全评析[J]. 印染,2011(4): 40-42.

[4] 蒋粤阳. 从儿童服装谈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体系的构建[J]. 中国纤检,2012(8): 22-23.

[5] 陈荣圻. REACH法规与纺织印染助剂中的高度关注物质[J]. 印染,2009(5): 44-48.

(作者单位:浙江省纺织测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