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等旅游人才培养非同质化模式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等旅游人才培养非同质化模式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旅游教育目前在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上都与旅游业发展需求存在一定差距,本论文提出将培养模式中的各个基本要素即培养目标、培养体制、培养过程、培养方法和手段等进行调整,使不同院校旅游专业的学生更加适应多元化的旅游市场需求,增强其专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旅游;人才培养;非同质化

中图分类号:G64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9-0162-03

旅游教育目前在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上都与旅游业发展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多数旅游院校由于起步晚,没有经验,在办学上没能形成自己的特色,而是套用办学较早的旅游院校模式,没有根据旅游产业的需求设置专业和灵活地安排课程,专业雷同,在教学内容上也大同小异,缺少针对性,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适应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专业毕业生在旅游行业就业中缺乏核心竞争力,由于行业进入门槛不高,很多其他经济管理类,甚至非经济管理类专业毕业生都可以从事这项工作,形成了一个单向替代的尴尬局面。因此,高等旅游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非同质化改革势在必行。本论文的研究范围主要考虑旅游本科教育。旅游本科教育是旅游高等教育中一个独立的基本的层次,也是一个最重要最特殊的层次,它在一定意义上是旅游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志,不仅是为学位研究生教育做准备,而且也直接关系到旅游高级专门人才的素质。本研究对高等旅游人才的界定为在旅游高等院校接受过或正在接受正规本科教育,能够并且愿意从事与旅游行业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一般来说,人才培养模式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要素:(1)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2)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完整培养过程;(3)为实现培养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4)与培养目标、培养过程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需要这几大要素的综合作用。本论文提出的高等旅游教育人才培养非同质化是指在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同质化的过程中,将培养模式中的培养目标、培养体制、培养过程、培养方法和手段等进行调整,使不同院校旅游专业的学生更加适应多元化的旅游市场需求,增强其专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其行业内就业率,降低其流失率,使湖南高等旅游教育更紧密地与旅游行业相结合,提高高等旅游教育对旅游行业的贡献率。

一、国内外研究述评

1.国内研究概况。国内学者对旅游教育模式的研究[1]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1)理论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旅游教育现状出发。如李华闻(2005)从旅游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培养方向、教学方法以及与科研分工等几个方面,论述了特色旅游高等教育教学模式;陆运洪(2006)提出了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措施应该从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入手;段文军(2012)分析了目前我国旅游管理本科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对策。第二,从旅游产业发展的要求出发。如徐峰(2006)从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出发,指出旅游专业教育要通过人事制度、招生制度、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来适应旅游产业的发展。达如罕(2012)探讨了如何推动旅游教育与旅游产业的和谐发展。(2)实证性研究。主要对具体院校情况进行研究。如施琼(2006)以中国地质大学旅游管理教学为例,提出我国旅游教学模式构建的路线;罗盛峰(2011)通过分析广西高等旅游教育现状提出广西高等旅游教育发展相应对策,如加强专业教师培养、改革培养模式、适应区域发展新需求等。也有一部分学者针对湖南旅游人才培养进行了实证研究,如阎友兵认为改变湖南旅游教育现状的对策主要有:加大旅游教育投资;建设教学基地;旅游教育的规范化;教育层次的多样化;联合办学;建立长期的实习基地等。

2.国外研究概况。国外学者对于旅游高等教育模式的研究一般以区域为对象展开实证研究。英国的Goodenough(1993)在分析旅游教育与旅游产业关系的前提下,提出旅游教育体系的建立应以地理学为基础[2];Deirdre Kelley-Patterson,Christeen George(2001)以心理契约为基础,提出旅游教育的关键问题是解决旅游产业需求与学生自我定位之间的差距问题;澳大利亚:Sue Becton,Brain Graetz(2001)以维多利亚地区为例,定量分析提高服务技能对旅游产业、旅游教育方式的重要性[3];亚太地区的Shalini Singh(1997)分析了旅游教育和旅游培训的区别,建立适合印度旅游产业发展的教育模式[4]。在实践方面,国外旅游高等教育模式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瑞士和澳大利亚。美国旅游高等教育中办学特色表现为校企结合,走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之路。瑞士的旅游高等教育主要为饭店教育,最具代表性的是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洛桑模式”的特色体现在“两个结合”:一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二是书本知识的讲授与实际操作的指导相结合。澳大利亚的旅游教育模式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由职业教育发展而来。第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第三,政府、企业、院校建立合作体系。第四,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第五,注重继续教育。综上所述,国外对旅游教育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职业培训方面,对于旅游高等教育的研究则一般以区域为单位,偏重于实证性研究,在本科教育的研究侧重于课程方面,结论具有区域针对性和指导性。国内的研究基础较弱,研究领域侧重于职业教育、教育培训、高等教育等,研究如何实现旅游高等教育非同质化教育模式的则相对较少。

二、旅游人才培养同质化原因分析

高等旅游人才培养出现同质化,缺乏核心竞争力,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1)专业设置缺乏规范。由于社会对传统学科,如历史、中文、地理等人才需求量的下降,迫使一些高校专业向外扩展进行自救,在这些学科下开设旅游专业,养出来的人才由于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的限制,从而使其在人才培养上缺乏规范。(2)教育规模效益差,培养目标同质化。很多旅游高校走的是数量扩招型的发展道路,局限于教育经费和起步较晚,绝大多数旅游院校旅游教育层次定位模糊,集中在同一层面上培养相同类型的人才,培养中没有针对旅游人才市场需求,没有准确判断办学的市场定位。(3)课程体系不完善,整体优化水平不高,多数旅游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未能跟上旅游产业发展的步伐。绝大多数旅游院校或旅游专业是由地理、历史等其他学科转向而来,课程设置因人而设,无统一规范,主体课程缺乏,学位课程不明确,课程设置滞后,缺乏灵活性和前瞻性。(4)教学模式落后,缺乏现代化意识。部分旅游高等院校仍在沿用“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5)师资力量薄弱。兼具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缺乏。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照本宣科”的现象比较严重[5]。

三、旅游人才非同质化培养模式研究

旅游人才非同质化培养模式流程如图1所示。

旅游人才非同质化培养模式可以从旅游人才培养目标非同质化、旅游人才培养体制非同质化、旅游人才培养过程非同质化、旅游人才培养输出过程非同质化入手。具体措施如下:(1)采用目标规划方法,在预测旅游业从业人员规模和层次的前提上,按旅游业的发展指标,确定旅游教育的层次、方向和规模,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则办学层次和培养目标都应该有所区别。(2)扩大对口招生的比例,适当降低旅游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及旅游从业人员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门槛。录取时尊重学生意愿。(3)在办学体制方面,实行校企合作,校与校加强交流的办学体制,建立数量充足、类型多样、布局合理的长期而稳定的实践基地。(4)改变政府作为教育投资主体的现状,各旅游高等院校应改变单纯依附于公办高校的办学模式,以各种途径吸引企业资金参与办学体制改革。(5)通过对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过程、专业实践四个环节实现对高等旅游教育人才培养过程非同质化控制。对现行课程体系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可以按照“深化课程内容、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挖掘学生专业潜质”的思想,由专业必修课程模块、实习环节课程模块、专业选修课程模块等3大课程模块,组成模块群课程结构。根据课程的特点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应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将多媒体、录像机、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到教学中。将实践环节纳入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应占总学时的1/3以上。健全一套完整的实习管理制度,对实习进行全方位的控制与管理,包括实习时间的安排、实习内容的选择和实习基地的安排。(6)强化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培养专业自豪感。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优势,合理规划职业生涯,鼓励学生报考导游员证、计算机等级证、职业资格证等职业资格证书,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增强其专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金伟,胡天舒,苏彩云.近三十年来国内旅游教育研究状况与述评(二)[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4):38-42.

[2]Goodenough R.A. Planning for Tourism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the 1990s: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Industry and Education[J].Journal of Geography in Higher Education, 1993, (1):57-72.

[3]Sue Becton,Brian Graetz.Small Business-Small Minded?Training Attitudes and Needs of the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Industr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2001, (3):105-113.

[4]王敏,宋海岩.国外旅游高等教育研究文献述评[J].旅游论坛,2011,(03) :119-123.

[5]王金伟.旅游教育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2,(01):30-36.

作者简介:甄翌(1972-),女,长沙人,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