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满异 寻找物质私密感的“梦想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满异 寻找物质私密感的“梦想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短短的一部摄影史,事实上就是一部摄影本体的抗争史,通过对摄影自身属性的强调,以获取从世界表象的事实认定和责任的重负中逃离的机会,进入摄影和拍摄者共同促成的互表关系之中。

在这个语境中看年轻的摄影师满异的作品,这种抗争尤其明显。

满异拍摄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南京、舟山、苏州、上海以及很多记不清名字的地方)的日常事物:残损的墙角、树枝簇拥的小径、没有生气的鱼以及各种真假莫辨的风景。这些日常事物存在于我们惯常所叙述的“江南”之中,这是一个遥远的文化样本,同时也是当下语境着力去找回的文化想象,所以,只要文字或者图像涉及到这一带,则必然会被冠以江南阐释者的名义。

满异的作品似乎并不是冲着这个去的,尽管他的作品中偶尔出现一些江南的符号化边角料,但是,当这样的东西进入他的作品整体格局中时,恰恰是微不足道的。也就是说,他是从“江南”的阐释重负中绕行的那一个。

进入他的作品中,观众会遭遇空间的困顿,一方面,摄影师在尽可能地将一种降临的“黑”(这似乎受斯鲁本影响所致)引入作品的场域中,使得即使宏阔的大海也显得娇小而逼仄;另一方面,他通过独特的摄影语言模糊甚至置换了真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可信地位,使观众进入摄影师所构建的迷宫之中:房间里交谈中的民国历史人物塑像活灵活现,像是真的,眼前的空间倒似假的;白墙上画的树干比现实还要逼近观者;甚至分辨不出公园里景物和水里的倒影……这种视觉上的空间转换,让他的作品不再停留于一般意义上的单一空间依赖和权力主导,通过立体空间与平面画面的平等的对话关系中,从而动摇了观者的视觉参照,使得观看进入混沌之中,同时进入诗性的可能。

此时,我们再看这些原本具象的物质会发现,它们的指向与语义已经被抽离,出口被关闭,物质成为一种秘密。

“所有的秘密都隐藏自身……换言之,只有一个地方才是最高状态的藏身所在。藏在人心里或藏在事物里的,都是场所分析的涵盖范围,透过场所分析,我们进入所谓‘最高状态’的奇特领域,也就进入了心理学难以碰触的地带。”(《空间诗学》166页,加斯东·巴舍拉著,台湾张老师文化出品)通过这句注解,法国人加斯东·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将荣格所说的“梦想者”的两种本质进行了说明,所谓两种本质,一种是寻求人类的私密感,一种是寻找物质私密感。这是西方哲学对于私密感的心理学解释。

将这样的理论引入满异的作品解读之中,会有如下察觉:他通过抽离和隐藏这些物质(景致)的指向将摄影从被拍摄体(风景)引向拍摄者内心的互动之中。而又他所不断执拗地逼近的墙角或黑洞,这些充满未知的对视,不得不让我们的观看多了一份哲学向度的努力。从影像的角度来讲,这些作品没有情绪摄影的偏执,不冷不热,虚实混合,向摄影的东方化实践探步,摆脱了“所指”,模糊了具象,促使了“意象”的诞生,从而通向“能指”的辽阔的个体精神图景和禅学景观。所以,不得不说,解读满异作品是具有难度的,因为它很少会暴露给观众棱角分明的影像学捷径与导引,接近者必须得经由心性的修为而不断抵达,而非理性的验证与核实。

正如加斯东·巴舍拉说的那样:“证明与核实,会让意象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