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职技能型创新人才胜任力模型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职技能型创新人才胜任力模型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胜任力理论为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创新人才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基于胜任力基本理论,通过专家小组法、关键事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技能型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关键素质特征进行了调研,对技能型创新人才胜任力构成要素进行了归纳研究,并初步构建了技能型创新人才胜任力模型,以期对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创新人才有所帮助。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技能型创新人才 胜任力模型

创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何培养技能型创新人才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1.技能型创新人才的内涵

什么是“技能型创新人才”?我国学者丛苗(2009)、张晨、马树超(2009)、张春玲(2010)、丛培欣、井维娜(2013)、王哲(2013)等从不同角度对技能型创新人才概念进行了阐述,大多是从在与传统技能型人才的比较中对其内涵作解释的,认为技能型创新人才与传统技能型人才的根本区别在于在生产实践中变被动为主动,从一线技能操作者变成技能应用创新者,这个创新者不仅有娴熟的操作技能还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具备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学者们的观点,本文认为所谓技能型创新人才是指具备优良品德和博专结合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专业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创新品德和创新人格,在生产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工作实践中,能够取得创新成果,创造更多社会价值的劳动者。

2.胜任力的概念及基本理论

胜任力概念是由美国学者麦克利兰(McClelland)1973年在《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Intelligence”)一文中率先提出的,通常认为是指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潜在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

胜任力模型(Competency Model)是指承担某一特定的职位角色所应具备的胜任力要素的总和,即

CM={CIi} i=1,2,…,n

CM表示胜任力模型,CI表示胜任力项目,CIi表示第i个胜任力项目,n表示胜任力因素的数目。

胜任力模型的建构是基于胜任力的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和基石。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人才培养的各项职能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基础和技术前提。胜任力模型的基本理论主要有冰山模型(图-1)、洋葱模型和胜任力素质词典等。

图-1 胜任力冰山模型

尽管这些模型表述不同,但内容大体一致,即表面胜任力、外显的胜任力和基准性胜任力都是易于观察、比较容易开发与培养,如知识、技能;核心胜任力、内隐的胜任力和鉴别性胜任力不易看见、难以识别,较难开发与培养,但有效地影响表面的、外显的、基准性胜任力。

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方法一直是胜任力研究领域的重中之重。目前研究胜任力建模主要思路有三种:一是战略导向法,二是行为事件访谈法,三是标杆研究法。除了上述三种主要方法外,常用的方法还有:职能分析法、情境法、多维度法、专家小组法、问卷调查法、文献综合集成法、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方法等。不同组织可以根据各自的组织文化、所在行业类型、具体职位和目前所具备的人力、物力、财力及时间等条件选择相应的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或同时应用几种方法,或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方法等。

3.技能型创新人才胜任力构成要素识别

为了从不同渠道、不同层面了解技能型创新人才的胜任特征,我们首先对6名(副)教授,9名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以及5名在企业一线业绩较为突出的员工进行了关键事件访谈,提取了胜任特征,并通过借鉴HyaGroup公司的“基本胜任力词典”,设计了开放式问卷对技能型创新人才胜任力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了胜任特征项目。经过对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群体进行随机调查,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回收率为90.9%,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整理、归纳,最终形成频数大于10的28个胜任特征项目,见下表。

表 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

4.技能型创新人才胜任力模型初构

借鉴人才学、心理学、胜任力模型相关理论,经过分析、归纳、整理及反复推敲,初步将技能型创新人才胜任力模型分成创新绩效、创新知识、创新技能、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创新人格七个维度。借鉴冰山模型,初构了技能型创新人才胜任力理论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技能型创新人才胜任力冰山模型

在技能型创新人才胜任力冰山模型中,创新绩效处于最顶部,创新知识和创新技能是外显胜任力,是比较容易培养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人格等是内隐的胜任力,是较难培养的,却是决定技能型创新人才行为及表现的关键因素。

(1)创新绩效

创新绩效是指技能型创新人才通过学习与实践,以博专结合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的形式,积累了更多的人力资本,在生产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工作中,取得的创新成果。创新绩效是技能型创新人才最直观的体现,是由创新技能、创新知识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人格等组成的创新能力的最终体现。

(2)创新技能

创新技能包括基本创新技能与流程创新技能,是技能型创新人才在生产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工作中,通过有目的地不断操作和智力运用的实践,对所在岗位及专业操作、工序、流程等总结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相当的工作技巧,使之具备在同等条件,创新、创造或完成更多社会价值的技能。创新技能离不开工作实践,与工作经验与工作技巧密不可分,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一个人工作经验越丰富,工作技巧越精湛,视野就越开阔,产生创新设想和独到见解的可能性就越大。

(3)创新知识

知识是技能型创新人才进行创新活动的理论依据。创新知识是指技能型创新人才进行创新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各种知识,是技能型创新人才胜任力的基础维度,包括专业知识、知识面、前沿知识等。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呈现出多元化、综合化特点,呈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融合的趋势,这就要求技能型创新人才不仅要具有基本技能,还要掌握所在岗位(专业)及工作流程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所从事的岗位(专业)及工作流程最新科学成就和发展趋势,能够合理拓展和应用基本工具类知识、科技知识和人文知识等专业知识之外的基础知识。

(4)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一个人对于创新活动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积极心理倾向,是取得创新成果的精神支持,是创新的动力胜任特征。创新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培养逐步塑造的。强烈的创新精神是时代对技能型创新人才提出的要求,是创新顺利进行、成果不断涌现的强大动力。创新精神包括团队合作精神、探索精神、钻研精神、进取精神和勇于挑战、毅力等胜任力要素。

(5)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根据选定的目标,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某种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概念、设想、理论、技术、工艺和产品等的一种具有发展性、创见性和开拓性的能力,是技能型创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潜能。创新能力是技能型创新人才胜任力的核心要素。它直接影响和制约创新实践活动的进行,是技能型创新人才取得创新成果所必须具备的胜任力因素。从构成上看,其包括想象能力、洞察能力、系统思维能力、学习发展能力、行动力等。

(6)创新人格

创新人格是指与创造力密切相关的个性心理特征。个性通常是指个人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气质、性格、动机、兴趣、意志、理想、信念等。心理学研究表明,个性心理特征调整个性心理过程,影响人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与个人的创造力密切相关。技能型创新人才胜任力创新人格维度包括抗压性、自信、好奇心、乐观、吃苦精神等。这些因素都是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创新的重要调节要素。创新人格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不同的人格因素,对创新活动会产生不同的作用。

(7)创新品德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一种个性品质,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某种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是个体道德价值观念不断内化的结果。品德既包含一定的个性倾向性,又包含一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品德是技能型创新人才的根本。不管从事哪一个行业、哪种类型的工作,技能型创新人才都要诚实正直,对工作和学习充满热情,以负责的态度完成工作。创新品德是技能型创新人才的品行情操,包括诚实正直、怀有理想、热爱生活、敬业精神等。

5.结语

本文初步构建了技能型创新人才胜任力模型,以期对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创新人才有所帮助。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仅是一个过渡模型,还需要进一步测量和研究,如进行李克特量表(Likert)测试、题项鉴别力检验、题项区分度检验等,以及对测评题目进行选择和修正等,提高信度和效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充分调研才能真正建立起技能型创新人才的胜任力模型。

参考文献:

[1]何健文.创新人才胜任力构成要素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2):145.

[2]周霞景,保峰,李红,李海基.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胜任力测量与启[J].高教探索,2010(6):36.

[3]李明斐,卢小君.胜任力与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8.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胜任力的高职院校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D/2011/

03/077)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