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东北地区玉米耕作栽培模式总结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东北地区玉米耕作栽培模式总结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章理论分析了垄作和平作的区别以及各自特点,并对今后的耕作栽培模式进行了展望。随着东北水资源的逐步紧缺,垄作已经不适应当前的新情况,平作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吉林梨树县;春玉米;耕作栽培模式;垄作;平作

中图分类号:S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7-0092-2

东北地区传统耕作方法对土壤多次耕翻和耙耱,最后起垄,使农田土壤,导致水土流失;而华北地区传统的耕作方法采用平作的方法。造成上述不同耕作方式的重要原因是东北地区原来水源充足,而华北地区水资源相对缺乏。近些年由于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东北地区的水资源也已经不能够满足作物高产的需要。所以研究节水的耕作方式对于东北地区玉米高产具有重要意义。

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中部,土地总面积18.74km2。玉米主产区土壤类型多为黑土和黑钙土,年平均降水量480-600mm,≥10℃有效积温2850-3150℃,无霜期130-150d。这里雨热同季,夏季高温湿润,昼夜温差大,光、热资源丰富,土地平坦,土壤肥沃,非常适合玉米生长发育,有利于玉米的高产稳产。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过大规模的建设后,逐渐形成了我国以玉米为主的商品粮基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先进的玉米科学技术造就了闻名于世的吉林玉米带。

1 东北传统整地方式总结

1.1 常规均匀垄作

常规均匀垄作方式垄间距相同,一般57-63cm,株距8寸。首先要灭茬、施肥起垄、然后镇压。操作繁琐、成本加大、水分消耗较大。这是以前由于东北地区水分充足,农户为了防涝而实行的一种栽培方式,现在东北已经开始缺水,这种方式应该不适用了。同时,这种常规垄作增加了土壤表面积(1hm2=17500m2表面积),使得水分散失速度加快,不利于水资源利用。

图1 常规垄作示意图

1.2 常规大小行(宽窄行)垄作

常规宽窄行耕作方式(图2)是农民在生产过程中总结出的一种较新的栽培方式。该种种植方式最初的目的是增加行间通风透光度,促进边行优势。同时,大小行宽窄行耕作方式使得耕地的表面积比常规均匀垄作减少20%以上(1hm2=13750m2表面积),可以减少水分散失,这种方式还方便农事操作。更为重要的是采用此种植方式可以适当提高种植密度,提高作物产量,所以在农户中普遍得到认可。

图2 大垄双行示意图

1.3 2∶空或者4∶空

2∶空或4∶空种植模式其原理与大小垄是一样的,都是通过改变行距增加玉米作物通风透光条件,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提高玉米产量。2∶空是种两根均匀垄,空一条垄;4∶空是种四根均匀垄,空一条垄。2∶空和4∶空与大小垄种植方式的主要区别是大垄双行是在同一个大垄上种两行玉米,而2∶空和4∶空是每行都在单垄上种植。但是目前这两种耕作方式仍然没有脱离垄作的基本耕作方式,不利于保持水分。

2 平作――东北地区

平作在华北是最普遍的耕作方式,操作简单,节约机械成本,比常规垄作土地耕作表面积减少40%以上(1hm2=10000m2),可以节约水分通过垄台的蒸发散失,具有保水性能。全覆盖免耕技术就是平作,具有减轻耕地水蚀和风蚀,培肥地力,改善生态环境等作用。其与垄作的主要区别是不起垄、大面积施肥,而垄作属于局部施肥。主要缺点是排水不便,要求地面平整;与垄作相比其优点是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并且平作技术较垄作减少很多整地环节,平作主要经过施肥旋耕、播种镇压等环节,并没有三铲三那么复杂的整地环节。平作技术正在吉林省重点地区推广应用,如果平作技术能够在吉林省大面积推广应用,那么这将是在东北地区玉米种植方面有一次重大改革。

3 不同模式的产量分析

有研究表明,通过宽窄行种植密度增加到7万株/hm2,玉米的公顷平均产量为最高达到7204.378kg/hm2;而均匀垄种植种植密度在6万株/hm2达到玉米产量最高达到6823.416kg/hm2。在相同密度的种植情况下,对比两种种植方式可以得出,同密度下宽窄行种植玉米产量要高于均匀垄种植500kg/hm2。

2∶空及清种数据对比,采用2∶空种植方式株距为4寸,而采用均匀垄种植株距为8寸。整地、施肥、品种及灌溉等其他一切都一样的情况下,采用2:空种植方式的三个小区平均玉米产量在11319.03kg/hm2,而采用玉米常规种植方式的玉米产量为9487.3kg/hm2。相比之下,容易得出采用2:空种植方式可以增加玉米产量。

参考文献

[1] 马春梅,邸伟,赵泽松,等.东北地区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J].农机化研究,2009,10:146-149,214.

[2] 马树庆,等.吉林省农业界限温度条件变化规律研究[J].地理科学,1999,19(1):63-68.

[3] 王本琳,等.东北区粮食生产潜力研究[J].地理科学, 1991,11(3):223-233.

[4] 刘虹,等.东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地理科学,1997.

[5] 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百名技术指导员调查报告汇编.2010.

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8BADA4B0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9CB118600)、农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0803030)。

作者简介:芮法富(1987-),男,山东商河人,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芮玉奎(1973-),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