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永久的悔》的语言风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永久的悔》的语言风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真”与“实”是季羡林先生散文的两大特点,也是其散文的独特风格。他在他的回忆性散文《永久的悔》中很好地表现的这一特点,让读者从平淡、朴实的语言中感悟到他对母亲深厚感情。

【关键词】浅析 永久的语言风格

《永久的悔》是季羡林先生应别人之约写的一篇散文,作者回忆了童年与母亲在一起的经历,描写了对家乡对母亲一生难解的情怀。慈母仙逝,亲朋凋零,是一般人都可能遭遇的自然变迁,但事隔多年季羡林先生依然会夜半惊梦、老泪纵横,穿透思念的月色,情至深处无言辞,落于笔端即华章。作者文章对其母亲几乎没有正面描叙,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只贯穿于“白的”“红的”“黄的”三种食物的讲叙中,烘托于一个朴实、温暖的乡里亲情下。于是母亲便成了一种落叶归根的乡里情怀,便成了永恒的乡愁,也成了人类心中永远难以割舍的寻根情结。正是有了这样的心结,作者在独自面对心灵时总会生出痛彻的心扉。《永久的悔》一文作者是通过平实质朴语言来表达出来的,这种语言如朗月星空,看似稀松平常,细品却有博大的人间真气象。其实,“真”与“实”是季先生散文的两大特点,也是其散文的独特风格。正如季先生所追求的“淳朴恬淡,本色天然,外表平易,秀色内含,形式似散,经营惨淡,有节奏性,有韵律感,似谱乐曲,往复回还……”。“真”即其散文是他心灵的一面镜子,真实地映照出近九十年坎坷、曲折、追求、奋斗的人生历程。 “实”即他的散文朴实无华、小中见大,如同他一生经常穿在身上的蓝色中山装一样,形成了其散文的独特风格。我们在这里就谈谈季先生在《永久的悔》中的语言风格。

一是语言平实、质朴

《永久的悔》文章平白浅近,没有华丽的词藻,不轻易表露深爱和沉痛。本文语言表达极其朴实自然,而感情却自然流露。如“这个五里路,就是我母亲毕生所走的最长的距离。”这里说五里路并不能算是很长的距离,然而母亲却一生都未能够走出过这五里路的距离。母亲一辈子也未离开过家乡,未离开过自己的家。特别是结婚以后,母亲更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家务劳动上。她把自己一生的时光都毫无保留的贡献给了这个家、贡献给自己的子女,而作者年幼时竟然不能理解,成年后也未能尽孝。这里平实、质朴的语言中包含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和对她一生苦难的同情。又如“在当时,对我来说,月饼可真是神奇的好东西,龙肝凤胆也难以比得上的,我难得吃上一次。我当时并没有注意,母亲是否也在吃。现在回想起来,她根本一口也没有吃。”月饼对于我们来说也许并不是什么稀罕东西,但是对于幼年生活贫困的“我”来说,却是美味佳肴。也许是年幼的缘故,我从未顾及母亲是否也曾品尝过月饼。想想母亲一生都过着极为艰苦的生活,把仅有的一点点好吃的东西统统留给了儿子,而自己却忍受着吃糠咽菜的困难生活。这里作者也是用平实、质朴的语言表达出对母亲一生的艰辛生活感叹不已,对伟大的母爱赞叹不已,更是对母亲的思恋与怀念挥之不去。

二是散文语言语言细腻,情感真挚

中国近代外交家黄遵宪倡导“我以我手写吾口”,季先生则是“我以我手写吾心”,文字虽平淡如水,而其中的对生活的感悟却醇厚如醴。他的文章缺少棒喝、顿悟的讥讽,也没有惊世骇俗的警句,是本色的,不以机智和才智取胜,但文章处处闪现其真情、真实、真挚、真切。如“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这里平淡的语言体现出作者感念母亲的深恩,却未能报答母亲,未能尽孝的深深的悔意。如“现在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也没有笑过。”这平淡的语言流露出由于年幼时不懂得珍惜母亲的关爱,对苦难生活的记忆远远比母亲的印象深刻。这包含了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也包含了儿子多少的同情,以及未能尽孝的无穷的悔恨!又如“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作者年幼时不懂事,没有想到如何孝敬母亲;年轻时经济能力不能独立,虽空有孝心一片,却无法实现尽孝母亲的美好愿望;因此作者立下誓愿:一定要迎养母亲,以补偿自己前些年未能对母亲尽孝的缺憾!谁知没有等到自己大学毕业,母亲却永远的走了,自己也永远不能尽孝了。这也给作者心中留下一个异常沉重包袱,每每想至此处,就会心肝俱裂,泪盈于眶,成为一个永久的遗憾,永久的悔!如“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我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有人说母爱如山,崇山峻岭,显示着母爱的博大与宽厚。在母亲的身边永远是最幸福的,而作者似乎经历了人世间种种变迁,终于明白了这世间最简单的情感。什么名誉、地位皆可抛弃;任何优越、幸福都不值得一提;因为母爱如山――重如泰山。这句话平淡、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款款依恋,同时也渗透出一丝的悔意,绝不该离开母亲。

总之,全文平淡、朴实的语言包含作者深深的情感,也含了母亲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呀!同时流露出:作者年幼不懂事,没有想到如何孝敬母亲;年轻时经济能力不能独立,无法实现孝敬母亲的愿望;觉得对不起母亲,再也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了。这些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都是从朴素的语言中得到体现的。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八年级〈下〉),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