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面对孩子的反抗行为怎么办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面对孩子的反抗行为怎么办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听从家长的引导,认真地聆听教诲。可事实却往往不是那么顺利,孩子也不是甘当“顺民”,亲子之间便由此而发生冲突。其实,孩子有反抗说明他正在体验自主和独立,在肯定孩子正常成长的同时,当孩子经常地出现不恰当的反抗行为时,作为家长该如何来解决呢?

关键词 反抗行为 家长 孩子

一、分析原因

孩子虽然年龄小,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逻辑。每个孩子的行为,都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都有其产生的原因和条件,遇到这种情况后,首先就要分析可能导致孩子行为的原因。

1.年龄原因。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是存在一定逆反期的。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当孩子能够自主做决定或者做事情的时候,他们就会对抗家长的命令和约束,以实现自我的成就感,而且在幼儿阶段,他们是有一种“万能感”的,他们认为自己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喜欢尝试各种各样的可能,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孩子渴求自主,但个人力量和认识能力又不够,有时候就会出现所谓的“逞强”,作为家长自然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干预和介入,两者之间的矛盾就会使孩子产生很大的逆反。

2.孩子先前的经验。从社会性发展的角度来看,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社会化的过程,是孩子学习并掌握一定的社会规范、内化社会行为和角色的过程,这就牵涉到良好行为习惯和规范的养成。但是我们往往发现,孩子的行为反应是与其先前经验紧密相关的,有时候这是经验积累的一个必然结果。

曾听一位妈妈说她的孩子做事情全凭自己的兴趣,父母的引导他全不在意,如果有违他的意愿他会很激动,反抗的情绪很明显。这说明孩子根据先前的经验已经预料到结果了,一方面这个孩子可能习得了什么事情都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办,家长最后也是允许的;另一个方面孩子习得了一旦和家长发生冲突,就用这种强烈的情绪反应和抵抗,最后家长也是“投降”的。所以一旦遇到孩子和家长意见不一致的行为,孩子就会表现出这样的反应让家长作出让步。由于有了这种认识和经验,孩子遇到这样的情境就对家长的意见满不在乎,还会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故伎重演”。

这样看来,经验并非都是好的,当孩子积累了一些不好的经验时,就会不断按照经验来行事,并愈演愈烈。

3.家长的原因。年幼的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两岁的孩子已经会延迟模仿了,家长的一些不恰当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并在孩子的身上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再现出来,而且家长对幼儿过度的放纵或者不管不问都有可能导致孩子的逆反行为。

另外,我们也要看家长对孩子的引导是不是符合孩子的身心特点,是不是适合孩子的性格特点。也许家长本身的引导就是不恰当的,家长的观念也是不正确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对于父母的干预会有不同的反应,其引导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二、解决方法

1.家长要反思自己的行为。在家庭教育中,孩子身上所出现的问题,往往责任不在孩子,而是由家长不恰当的行为导致的,所以在孩子出现问题时,首先要在家长自己身上找原因。

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在家庭方面的准则如果不能够很好地得到贯彻执行,就会影响今后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所以要谨慎对待第一次。孩子的“第一次”往往给家长带来无尽的幸福和快乐,当然一些坏习惯的养成也是因为第一次的“成功”。对孩子“第一次”的正确引导是孩子良好发展的基础,同样,不恰当的处理则是孩子以后不良行为的隐患,因为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家长要特别注意给孩子自由的度的问题。自由是一种有条件的自由,是在规范和纪律约束下的自由。家长要定下明确的规则,给孩子一个底限,超过这个底限就决不能姑息孩子的行为,这在孩子与规则发生冲突的第一次解决别重要,并且家长要一贯地坚守规则。

2.客观对待孩子,不娇惯和纵容孩子。随着独生子女数目的增多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家长们会有意无意地对孩子“宽容”,一些必要的规则也失去了约束的效力,助长了孩子不恰当的行为和要求。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着各种各样的需要,有些是恰当的,而有些就有点过分。作为家长,一定要对孩子的需要不断地进行鉴别,满足其合理需要,抑制不合理的需要,培植良好的需要,培养孩子自主解决困难和冲突的能力,不断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水平。因为孩子的认识和辨别能力是有限的,一旦孩子随着自己的性情养成一些不良的行为方式和习惯,再进行纠正就非常困难了。

3.家长要考虑孩子的特点,以合适的方式方法对孩子进行引导。孩子的反抗行为有时是由于年龄的原因,有时是由于孩子的个性特征,家长简单地制止和强制对于孩子来说是不适合的,需要通过故事、儿歌、转移注意力等多种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引导。另外,家长的行为、智力、情感的参与也是引导孩子的非常重要的方式,可能效果会更好。很多时候,我们的家长只是作为一个权威、长者、他者,对幼儿进行简单的、命令式的引导,而很少能够将自己和孩子一样投入和参与,这也造成了孩子的对立和反抗。当家长更多地作为孩子的合作者提供支持和引导的时候,就能够非常自然地引导孩子的行为,让孩子在与外界事物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自己的意义和认知结构,从而不断得到成长和发展,获得个人的成就感以及情感上的满足。

孩子的教育是个非常重要而又非常复杂的问题。作为家长要不断通过学习和探究提高自己的教育意识和水平,改进自己的教育理念,注意自己的行为,恰当处理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