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课多学案一学案多板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课多学案一学案多板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生以学习为主,教学以学生为主,教师备课以备学生的学法为主,所以很多老师喜欢用学案教学,我

也是其中之一。学案要体现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规律。一节课只有一个学案不利于学生完

善从认知到深入到反馈的学习过程,不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情。所以,笔者认为一课学案有利于教

与学两方面活动。

一、 预习学案

师生都知道预习的重要性,但预习不易落实,究其原因在于:一、学生没时间--要写作业,要休息,要

……"反正老师上课要讲的,干嘛要预习呀,纯属浪费时间"。二、学生不会预习,认为预习就是看看书

,于是读一遍课文,字都认识了,知识似乎懂了。(学生道也不难嘛。)但到做题时却不会做,问题还

不知道在哪里。三、老师上课时面面俱到再讲一遍课本,似乎学生没有预习过,或不信任学生的预习。

四、老师害怕学生预习过后,学生会对上课时老师提出的问题没有了新鲜感,课堂显得不够活跃或不热

闹了。等等。针对以上这些不完全原因,我想说几句:原因一可以略过;原因二需要老师对预习方法及

技巧进行培训,或设计得当的学案,学生的预习会视学案的设计质量而达到不同的预习质量;原因三是

同行们要避免的一个问题,要相信学生,得放手时且放手,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反馈学案来落实

,使老师放心也使学生不敢松心;至于原因四就看教师是基于什么理念来对待教学,是为教而教还是为

学而教。

预习学案我一般分为两个板块设计,一块重点使学生学会梳理教材,培养阅读理解能力(考试中大多分

数是因为不会读题,读不懂题意造成的,原因在于化学课本读的少、读的浅,没掌握化学语言的特点)

,初步归纳课本知识点,区分识记性和理解运用性知识。或者把与这节课知识有关的生活情景给在学案

上,给学生预想的时间,或给学生与家长、同学讨论的时间,或上网查阅资料的时间。一块由学生提出

预习中遇到的问题,给老师的教学建议,或给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或建议等。

下面我把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一节的预习学案呈现给大家:

板块一、这节课的重点:理解拉瓦锡等科学家当年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及实验现象和由此得

出的结论。

这节课的难点:同学们在物理上还没有学习气压的知识,有关气压变化的知识尚不了解。

我们通过以下情景及问题认识气压变化的知识:

情景1:中医拔罐有种真空泵,当抽走罐中气体时,人被罐罩着的体表皮肤及肌肉会被拔起,你想想:当

罐中气体被抽走时,罐中的气压如何变化?皮肤及肌肉为何会被"拔起"?

情景2:中医拔罐还有一种火罐,当在罐中点一团火并同时把罐罩在皮肤上时,人被罐罩着的体表皮肤及

肌肉也会被拔起,你想想:罐中的气压如何变化?罐中气压发生如此变化的原因?根据你的已有知识回

答,空气中哪种气体参与了此反应?(也可以与你的家长探讨此问题)

拔火罐常用的燃料酒精,试通过阅读课文、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科学家拉瓦锡及现代实验中除去

空气中氧气时所有的燃料分别是什么?它们与酒精的燃烧产物有何不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能

否用酒精做燃料?为什么?此实验中水起什么作用?

板块二、写下你在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存在的疑惑,给老师提出的建议等你想表达的内容。

二、 授课学案

这部分是同行们使用较多的学案,大家已经提出过多种形式,有了很多使用心得。我就讲讲我是如何把

学案分成多板块的情况吧:一块,把预习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建议加工整理后进行展示,寻求学生共鸣

,探讨解决方案,以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二块,把老师对本课设计的情景、有效提问分层次

呈现在学案中,给学生以充足的阅读、思考时间;三块,给学生的"自留地",把上课过程中产生的新问

题,新想法写下来,也可以给老师、同学提出建议,或写下自己的学习体会,反思这节课的学习过程。

我把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一节课是授课学案呈现如下:

板块一、答疑解惑:预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酒精燃烧的产物是什么?磷燃烧产生的白烟是什么物质?

请老师讲解气压的知识(物理还没学习气压)。

板块二、讨论记录: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是什么?2、满足什么条件的可燃物适合本实验

?2、要想使实验成功在实验装置、药品、操作等方面有哪些注意事项?3、你看到什么现象就说明此实

验成功了?

观察实验操作、现象并记录,分析实验操作要点,明确这样操作的目的;分析实验现象,通过现象推出

实验结论。

板块三、通过预习及本节课学习,谈谈你的学习体会,并请留下你的建议。

三、 反馈学案

反馈学案顾名思义重点在于知识的反馈,"学而不思则罔"反馈就是给学生以"思"的时间,使之学有所得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一节课的反馈学案我是这样写的:

学习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之后,小思同学在他的家庭小实验室中重做了此实验,结果他发现装置中

水上升的体积小于1/5,你来帮他分析分析问题可能出在哪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