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临他文 写我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临他文 写我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文难,作文没什么可写,作文语言单调,怎么办?模仿经典文章的意境、内容,作家的精彩语言吧。模仿,是创新的前提。

一、农村初中生作文现状

农村初中学生较多的是在三点一线中度过的,这导致了他们生活经验贫乏。学生没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在作文中就抒发不了真情,但为了完成写作任务,有的学生只好开始胡编乱造。

为了弥补这种遗憾,教师必须教给学生必要的语言表现的方法,让学生在想表达自己的情感时,能找到合适的语言,能用自己的手写自己的心。笔者认为,仿写是一种极好的途径。

二、作文仿写的可行性

创造离不开模仿。那么,初中生呢?他们从蹒跚学步、咿呀学语开始,一直在模仿,一直在等待创造。农村初中学生要能够熟练运用记忆中的素材,用完整的结构、流畅的语言来生动完美地表现主题往往是非常困难的。初中学生还处于模仿的阶段,而且还将一直模仿下去。这些就给作文仿写提供了理论的可行性。那么,哪些作品可以用来仿写呢?该如何仿写呢?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三、仿写过程的实施

1.仿什么——关于仿写的内容

初中生的人生阅历,注定了他的文章不可能也不需要字字珠玑。如果其文章中出现一、二好句,往往就能把阅卷者打动,更能让阅卷者立刻“窥”到作者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素养,给他们留下较佳的第一印象。笔者结合农村初中生的实际,从句子入手,罗列了三点关于学生可以仿写的内容来源。

(1)仿文言文名句:学精炼

进入初中以来,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比较陌生,也比较枯燥难懂。很多学生对其产生了害怕情绪。学了几篇课文后,学生也能渐渐感受到文言文的精炼之美“无文能及”。如《左传》中,仅用了一句话描写春秋时晋国的国君晋景公死亡事件:“将食,涨,如厕,陷而卒。”作为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文言文名句的精炼。

(2)仿古诗词佳句:学意境

从识字始,学生就开始接触古诗词佳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种凄美的意境早就渗透在学生的思想深处。一读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它的旷达与孤寂感觉瞬间弥漫,萦绕在学生的周围。中国有如此深厚的古诗词积淀,何不让学生静静地品味、模仿、捕捉身边的这种美呢?

(3)仿现代文好句:学遣词

学生的课外阅读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各种各样的读物充斥在学生的视野内。不管是哪种,如果能够有意识地积累文章中出现的那些好句,感受它的遣词,欣赏它的句式,再将它们用在自己的文章里,也就有可能出现“画龙点睛”的效果。

就近看看我们的教材,每册20篇左右的现代佳作,足够我们模仿。教师需要在平时不断指引学生去发现、感悟课文中的好句,多多在课堂上仿写,给学生尝试练习的机会。

2.怎么仿——关于仿的方法

笔者从上述三个方面的仿写内容出发,通过三个方法进行适度举例说明。

(1)引用

写文章时,有意引用现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说明自己对新问题、新道理的见解,这种修辞手法叫引用。

“引用”,虽简单,但必须恰到好处。在各地的中考、高考作文中经常见到因恰当“引用”而出彩的佳作。

《用旁观的眼神》中就这样写:走进缤纷的书简,捡拾先行者前行的脚步;打开飘零的册页,采撷历史真挚的泪滴。是谁感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又是谁悲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切的悲喜交错,似乎都在诉说:请用旁观的眼神!——这位考生引用了苏轼《题西林壁》、杜甫《春望》中的古诗词佳句,意境凄美,引人深思。

这种成功的仿写,学生要有较深厚的古诗词积累,只会背诵还不够,还需要有对古诗词的理解、领悟,即与诗人的情感共通的能力。

(2)改用

2004年陕西考生的《寻找快乐,精彩人生》的开头:漫步于秋日落叶徐徐的小径上,不禁吟了一句:“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愁绪滚滚来。”慨叹落叶的悲哀与不幸。其实,落叶的生命或许就是这样,只求得春日繁茂,秋日落英缤纷。——文中的“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愁绪滚滚来。”改用了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通过描写落叶,把无穷无尽的愁绪表现得淋漓尽致,简约隽永,古诗词佳句在作者的笔下变得灵动,展现了作者的创新能力,令阅卷者眼前一亮。

笔者曾在教学杨绛的《老王》一文时,引导学生欣赏、感悟“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有一学生在自己的文章中就改用了这句——“那天,我们分别了。我送你到车站。你把我买给你的橘子又分还给我了很多。我记不清有多少,因为在我的记忆里,永远都数不完。爷爷啊,我的慈爱的爷爷!”改用是对经典的“微创新”。

(3)化用

所谓“化用”,即将他人作品中的句、段或作品化解开来,根据表达的需要,再重新组合,灵活运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化用,是一种融合,是对语言的重新打造。著名作家余秋雨曾这样化用王维《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再来一杯吧,阳关之外,就找不到可以这样对饮畅谈的老朋友了。——余秋雨运用自己的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了当时的送别情境,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创造。

四、总结

仿写,不是一味的、简单的模仿。如何仿写?简单地说,就是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对经典语句的引用或者再创造,从而使自己的文章散发出光彩。

(作者单位:浙江省上虞市崧厦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