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用实验突破物理复习教学中的疑难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用实验突破物理复习教学中的疑难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到,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作为科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注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新课的教学中,通过实验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突破教材的难点、重点,这是大家所共识的。而在物理复习课中,实验的作用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物理教学实践中,我改进了以往的教学复习方法,即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注意设计物理实验,以实验促进复习,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特别是一些不易理解的概念、不易解答的习题,单凭分析讲解效果常不如意;而通过实验后,再结合分析、讨论则往往事半功倍,而且学生学得轻松、有兴趣,印象也深刻得多。

一、用实验调动学生的复习兴趣,巩固物理概念

演示实验是物理课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复习课中设计一些有趣味性的并与讲授新课时不同的实验,可使呆板、枯燥的复习过程变得灵活、有趣,富有新意。例如,在复气压时,我拿一罐未打开的易拉罐饮料,用铁钉在上部侧壁穿一个小孔,倒出饮料,再用酒精灯给空筒加热,使筒里的气体膨胀排除一些,然后用塑料胶纸把小孔封住,此时把酒精灯拿开,使易拉罐冷却,便会慢慢瘪下去,并发出劈啪响声。学生在惊叹之余,对大气压的存在理解得更加深透,理论也记得更扎实。

二、增强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有这样一条: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物理知识是从生活、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学习物理知识是为了更好地为实践服务。在复习课中通过做一些与现实生活相关的物理实验,让实验与现实生活中物理学的运用结合起来,使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能增长社会实践能力。例如,在复习“电功率”时,为更好地解决电灯在串、并联电路中的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以及明暗程度的关系,根据例题:把标有“220V、100W”和“220V、40W”的两盏灯并联后接在220V电源上,哪盏灯的实际功率大?哪盏灯更亮?如果把这两盏灯串联在220V电源上呢?我和学生一起实验,将标有“220V,100W”和“220V,40W”的灯先并联接入220V电路中让学生观察,再串联接入220V电路中观察,然后进行计算,看实验结果和计算结果是否一致。这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能使学生兴趣浓、印象深、记得牢,又增加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应用物理知识打下基础。

三、以实验开拓思维方式,彻底纠正易错点

初中学生往往以经验中非科学的感受和对事物的表面现象去代替物理现象的本质,造成解答物理习题的错误。例如:同一艘船从内河驶向大海,所受浮力大小变化吗?学生在没有弄清楚本质之前,通常会回答“变大”。针对此问题,我请同学们利用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小桶、水、浓盐水、小船做实验,让同一小船先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漂浮,用小桶承接从溢水杯中被排出的水,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排开水所受到的重力;再让小船在装满盐水的溢水杯中漂浮,重复上述步骤,比较排开水所受到的重力和排开盐水所受到的重力问的大小关系,结果是相等的,证明此题答案应是不变,再经比较排开水和排开盐水的体积又发现,排开盐水的体积较小,进一步让同学们明白:浮力大小不变,因为海水密度变大,排开海水的体积变小,所以船身上浮一点。由此可见,复习课中加强实验教学,便于澄清平时学习、观察中的模糊认识,排除思维障碍。

四、以实验促能力提升,突破教材难占

物理课有些章节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接触又少,为了使学生能够突破难点,我在复习中就再次进行实验。例如,凸透镜成像规律一直以来学生感觉记不清,在引导学生复习时,首先对凸透镜成像规律重新演示和总结,再运用多媒体教学,将现象放大,边实验边看,并加以详细讲解,让学生吃透所学内容,直到完全理解。

又如,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所涉及的试题中,经常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改变悬挂的钩码个数,移动其悬挂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呢?以前我习惯画图说明,感觉学生是懂了,但时间一长就忘了。现在我采取实验的方法,并且先让杠杆不在水平位置静止,学生清楚地看到此时杠杆受到的竖直向下的拉力与杠杆不垂直,说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就不是该力的力臂;让学生看清此现象后,再画图进一步分析证明,学生很快就明白,这样做的好处是方便测力臂。结果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理解就更加透彻了。

再如,针对“浮力”一节中阿基米德原理这一教学难点,在复习中做了如下的实验演示:①让一圆柱体从接触水面,慢慢地部分浸入到完全浸没于水中,通过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帮助学生回忆得出结论:浸在同一液体中的物体排开液体体积越大,浮力越大:②将圆柱体浸没于不同深度观察到测力计示数不变说明浮力与浸没深度无关;③用浓盐水代替水,将圆柱体浸没于盐水与浸没于水中的示数相比,说明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浮力越大;④将实心橡皮泥团浸入水中看到的现象是“沉底”,而将同一橡皮泥团捏成“碗状”再浸入水中,使其漂浮,分析得出结论:G泥>F浮,下沉;漂浮时,F浮=G泥,特别要让学生通过实验理解,F浮与橡皮泥的形状是无关的,关键是漂浮时,橡皮泥排开液体的体积大于沉底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这样的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对定理理解得更加深透,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物理教学的目标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作为教师,不仅应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所认为的难,其实质是对物理题中所描述的实验装置、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不够清楚,若能将实物装置、实验过程与题目相配合,并加以分析讨论,则难点就会迎刃而解。总之,我认为在教学复习中,要舍得花时间增加些有针对性的实验,才是突破教学疑难点的一种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