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困惑中思索:语文教学的可能走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困惑中思索:语文教学的可能走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语文教育的特点重新进行了阐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去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该说,对语文教育特点的重新阐述和认识是在对以往过多进行知识灌输、机械训练和拆分式语文教学模式的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为我国新时期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但是,课程标准所表现出的淡化语文知识的倾向却引发了诸多争议,成为当今语文教育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一)

语文教学的发展日益丰富,得益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悠久的历史沉淀,但文化中所固有的陋习也同样体现在语文教学之中。经史子集的繁冗和古代典籍的严格排序构成了语文知识的繁琐和过度细化,使得我国的语文教学从一开始就显现出“复杂”①的特性。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记诵之学,反映在教学中,就是强调教师对每个知识点的详细解剖,便于学生更全面地掌握知识点,更好地记忆和理解文本。这种语文教学方式视课文为储藏语文知识的仓库,知识代替了学生的感性世界,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生命体的存在。在现实条件下,语文知识到底是要因循传统复杂的特性还是要化繁为简,回归语文本色,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语文教学的走向。面对这一选择,有必要对语文知识的认识做一简单梳理,以利于全面、客观地分析语文教学出现的问题。

在20世纪中期之前,语文知识主要侧重于不成系统的简约文法和修辞知识。1929年的《初级中学国文暂行课程标准》把文法扩展为词性、词位、句式;1932年《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把文法分为2个部分,一个是语法文法(句式、词位、词性);一个是文章体制(取材、结构、描写法)。20世纪中期后,语文知识逐渐走向系统化。1963年建构了比较系统的读写知识和逻辑知识,形成了“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语文知识八个方面;1978年一直到2000年教学大纲基本上是按照语法、逻辑、修辞、写作知识、文学常识的框架建构语文知识;2000年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把语文知识改称为“语文常识”,包括词的分类、短语的类型、复句的主要类型、常见的修辞格等。②语文知识由零散走向系统、由简单变为复杂,这一趋势引发了语文教学方式的变革。语文知识代替了传统的积累模仿,技能训练代替了经验感受,讲解分析代替了涵咏体悟,③语文教学逐步走向系统化和正规化。然而,我们也要看到语文知识在自身的演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繁琐和细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语文教学的程序和结构趋于固定和“复杂”,语文教学越来越不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越来越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越来越抛弃学生的审美情趣。语文知识体现出来的复杂的特性并不能符合语文教学的发展需求。面对如此境况,我们必须思考这样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语文知识到底应呈现怎样的本性才能有利于新时期我国语文教学的发展?

(二)

从以上分析我们得知,传统的观点是,语文知识是一个复杂、冗长的体系。就中小学而言,语文知识在相当程度上就是语文基础知识,而语文基础知识基本上就是所谓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不管是从沿袭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脉来讲,还是从培养国民的综合素质来看,这些基础知识都是必须要学的,而且是要下大功夫学的,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们的语文教学也一直遵循着语文基础知识的逻辑顺序,不敢有任何的改变。只有严格按照语文知识的逻辑顺序来安排教学,学生才有可能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很多人认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双基”,基础知识扎实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骄傲。如果我们在改革中丢弃我们一个世纪以来不断摸索建构起来的基础知识内核,那我们还有什么优势?但问题是,什么是“基础”,采用什么策略去夯实“基础”?我们重视知识的传授,对能力的培养重视了没有?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获得,对习惯的养成、方法的掌握重视了没有?等等。于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经常看到对一个句子进行仔细分析的课堂教学,或者教师们纠缠于对词性或者句法的详细解析上,而听说读写的实践则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正如有论者所说的,我们过于注重对符号的研究,而轻视了对符号的实践。这就是说,语文教学把语言文字肢解为对字词句篇等分门别类的细致研究。然而,被肢解了的语言文字只是对符号实践的反思、叙述、描写和旁白,而不是实践本身,它最初的产生同符号实践有着某种关系,但它后来远远超出了符号实践的需要,并取代听说读写的实践本体而成为课程本体,充斥在课程之中,语文就成了语文学了。④在这样一种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对知识进行任意分割,把整体知识系统分解和细化成一个个知识点,然后通过一种极为单调和机械的方法――灌输给学生。“所以语文教学只能不惜以牺牲文本言语的感性生命为代价去迁就知识。不仅让学生屈从于语文知识,而且让古今中外的言语艺术大师也屈从于一个个知识点。在语文的天地里,语文知识涵盖了一切人,活生生的文本被零敲碎打成一个个与学生心灵绝缘的知识点、训练点,激动人心的语文实践活动被机械、单调的技术操作所代替。本应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变得枯燥无味。”⑤其实,这根本不是在教语文,而是在教单纯的语文知识。这种把“语文”变成“语文知识学”的企图,从表面上看不过是在语文范畴里的一次转换而已。但从深层看,其实是对主体,即是对人的消解的一种行为,是语文教学科学化的极端表现。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认为,当实证主义从自然科学侵入到精神科学之后,精神科学所固有的对事物或人的反思消失了。而当人的反思消失之后,人实质上也就消失了。因此,哈贝马斯说,当知识学代替认识论,表现为认识着的主体(人)不再是坐标系。⑥我们必须认识到,语文知识并不是一个人为设定的框架系统,它有它自身的重要的发展基础,那就是与人的整个生命的血脉相连。然而,语文知识由于附着了太多的人为规定,而变得封闭和僵硬,致使语文教学失去了它的原汁原味。因而,当我们把一堂语文课变成了一堂语文知识课时,就意味着我们有意无意地在阻碍学生生命的自然发展,切断学生与语文知识间的生命联系,剥夺学生的主体性,甚至根本忽视学生的存在。

尽管我们的语文教学有漫长的历史,但是我们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语文知识的本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其本性。极端地说,当前语文基础知识“长满了杂草”,我们并不知道哪些语文知识学生应该学,哪些语文知识学生可以借助于周围的资源自己学。而当这些基础知识不断累积和繁衍时,就会造成课程的“生态灾难”,学生则成为这场灾难的最大牺牲品。其实,对知识的分类和精简涉及到语文教学中到底教不教“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问题,也就是新课标所提及的“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的问题。对这一问题,实际上早有讨论。1973年,叶圣陶先生在给一位教师的信中,谈到如何向初中生讲解诗歌时写道:“我一向不赞同教什么知识,拿诗歌教学生就是了,引导他们体会,他们不了解的,简要地给他们说一说,多读几遍,熟读更好。切不要离开具体的诗歌,空谈什么是诗歌,怎样写诗歌,诗歌有多大意义,多大作用等等。”⑦在80年代初,叶圣陶先生在谈到语文教学到底应侧重于章段结构的分析,还是侧重于词义的讲解时,认为最要紧的是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讲词义和章段结构都是为这个目的服务的。而且,应该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口里说得出并说得清楚明白,笔下写出来也必然不会差。⑧显然,叶圣陶先生不赞成以牺牲文本的意义来讲解字词语篇章。在叶圣陶看来,对课文的整体意义的理解显然要重于对语法结构的孤立分析。

笔者认为,不是不要教语文知识,而是要分清哪些知识教师必须教,哪些知识教师可以少教甚至不教。就语言学习来说,语法知识可以少教,小学根本不必教。因为我们人类天生就有学习语言的本能,“就好像蜘蛛知道如何结网一样。蜘蛛结网并不是哪个天才蜘蛛发明的,也跟它所受的教育无关,或跟它的建筑师的倾向或建筑的行业没有任何关联。蜘蛛会结网是因为蜘蛛有个脑袋,它的脑给予它结网的冲动与完成的能力。”⑨语言的复杂性是我们天赋能力的一部分,不是父母教导我们的,更不是学校教育出来的。据专家研究,一个学前儿童的内隐的文法知识,比最厚的电脑操作手册或最好的电脑语言系统还要高水准。⑩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掌握语法,因为语法不是拿来研究的,而是拿来实践的。至少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要培养的是使用语言的人而不是语言学家,是能用这种语言讲话的人,而不是‘研究这种语言的人’”。{11}我们不是要向学生灌输一些语法知识,而是要培养他们对语文本身所蕴含的价值观、情感、意志、态度等的整体感悟。而感悟在教育教学中具有核心地位,人要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智慧,必须通过感悟不可。“感悟犹如人体吸收的食物的最终转化成奔流在自己血液之中的物质一样――后者才是主体自身的东西。不通过感悟,外界的东西对主体来说,始终是没有意义的,而逐步深入的感悟,则可以使被感悟物――一本书、一篇文章、一个观点、一个事物,消化成为主体的思想、精神的一部分。”{12}对学生感悟的关注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是极度缺失的。由于教师过于注重对语文知识的细节的纠缠,语文知识所具有的整体性遭到割裂,从而有意无意妨碍了教师对语文知识整体意义的把握。而一些不必要的知识的堆积和充塞也逐渐消解了学生的感悟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会按照严格的语法逻辑来遣词造句或写文章,而这类词句和文章往往平淡无味,缺乏飘逸灵动的思维和天马行空式的想象力。

(三)

在某种意义上,真正简单的东西实质上是复杂的,而真正复杂的东西又可能是简单的。我们既可以从这个方面来论证该事物的复杂性,也可以从那个方面来论证其简单性,这就是简单与复杂的二律背反。就知识与教学的关系来看,并不是简单的知识就构成简单的教学,也不是复杂的知识就构成复杂的教学,两者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在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那些看似复杂的语文知识实质上是通过极为简单的程序和方法――而这些程序和方法似乎永远都不会变――把一个没有任何生命动态的自身向另一个有着丰富精神内涵的对象传授。因此,传统语文教学因其程序的固定和方法的单一而变得简单。语文新课标所提倡的“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加深了人们对语文教学的困惑,但也使很多人以为这为现代语文教学的“减负”埋下了伏笔,坚信现代语文教学发展的趋势是从复杂走向简单。对这一问题,我们也要辨证地看。笔者认为,那些看似简约的语文知识由于顾及了对象的生命能动性和自身与对象之间的生命联系,而使得现代语文教学变得复杂,因为没有一套固定程序或者方法供教师参考,所以对教师的要求比以往更高。如果说新课改之前教师在教学中是“有为”的话,那么新课改之后教师在教学中就是“无为”。就怎样对待语文知识来说,需要教师有比以往更多的教学勇气和教学艺术,需要教师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和对课堂的运筹帷幄。更关键的是,要求教师由以往关注知识到现在关注人,由以往对“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过度分析到对学生的整体性和生命性的关照。看来,对语文知识的必要精简,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需要一种智慧。语文教学并不会因为知识的淡化而变得容易,反而因为缺少了固定的模式而趋于复杂。笔者以为,从对语文知识的枝节研究的重视到对语文知识的整体感悟和实践的重视,不只是体现了知识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更体现了从传统语文教学对知识的注重到现代语文教学对人性的关怀的转变;不仅仅是对知识本质的认识的深化,更是一种从知识教育到人的教育的过渡,期间浸润着强烈的人文关怀。日本学者田浦武说:“人的教育就是克服过去的知识主义教育的缺陷,把教育理论立于同实践的反省和展望上,它意味着以优秀的民主的价值观、丰富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可靠的知识、健全的体魄、道德的实践力、创造的态度等各要素实行综合培养为目标的教育。只有这样,具有人的风度和人性丰富的教育才会产生。”{13}如果实现了这种转向,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就真正达到了它所要达到的目的。

――――――――

注释:

①之所以给“复杂”打上引号,是因为笔者认为传统语文教学并不能完全以复杂来概括,在一定程度上它又表现出简单的特点。后文还有论述。

②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③⑤方相成:《反思“淡化语文知识教学”》,《丽水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④郭思乐:《课程本体:从符号研究回归符号实践》,《教育研究》,2003年第7期。

⑥哈贝马斯著,郭官义等译:《认识与兴趣》,学林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67页。

⑦转引自汪海龙等:《叶圣陶的语文知识观新探》,《中学语文》,2002年第7-8期。

⑧叶圣陶:《关于语文教学的两封信》,《江苏教育》,1983年第7期。

⑨⑩史迪芬・平克:《语言本能》,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皮特・科德:《应用语言学导论》,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83年版。

{12}郭思乐:《感悟学习的若干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1期。

{13}田浦武著,梁忠义译:《基础学力在人的形成中的意义》,《外国教育研究》,1979年第4期。

[作者通联:湖北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