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略谈山东苍山民歌《绣荷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略谈山东苍山民歌《绣荷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旧时人们很讲究佩戴装饰性的饰物,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自先秦开始,佩戴荷包、香囊的习俗就一直延续到清宋民初,可见荷包的普及。同时,“荷包”不仅是过去妇女们精通女红的展现,也是传情达意的信物,每一件无不是凝聚着女性丰富、含蓄情感寄托。古曰:“物由心生,人赋物情”,封建时期的女子通常都会在绣制荷包的过程中把自己美好的憧憬、深切的情谊寄托在里面,并伴随着这些美好的愿望而低声吟唱。久而久之,绣荷包成为我国传统民间歌曲中的一个重要题材,它流传的地区几乎遍布全国,从山西、河北、宁夏、陕西到黑龙江、云南、湖北等地,甚至是少数民族集居的地区,都能寻到《绣荷包》。

一、山东苍山《绣荷包》的曲式结构

山东苍山的《绣荷包》是作为谣曲来传唱的情歌,具有较浓的地方性色彩。这首《绣荷包》是一首上下句重复型的三句体歌曲,为一上二下型的单乐段。第一句六小节,第二句八小节,第三句六小节。民歌中的三句结构在山东的小调中比较常见,主要是由于歌词的结构是三句式的结构,曲调与它相适应而形成的,一般的情况都是一句歌词一句旋律。山东苍山的《绣荷包》的三句结构特点虽然在山东的小调中比较常见,但是作者却改变了一句歌词一句旋律的通常手法,但是在创作手法上通过把第二句与第三句的歌词合在第二句的旋律中,并在第三句通过运用加衬词来扩展旋律以及运用小衬句作为铺垫过渡的手法来对第二句进行巩固,使歌曲结构在形式上达到感觉上新的平衡。

二、山东苍山《绣荷包》的调式调性

在山东民歌中,以徵调式歌曲为数量最多,约占民歌的50%左右,宫调式占30%左右,可以说徵调式宫调式是山东民歌的主要调式。而山东苍山的《绣荷包》就为山东民歌主要调式中的一种——徵调式。这首《锈荷包》是一首以sol、dol、re为主的六声音阶宫调式歌曲,是在五声音阶中加入了变宫音。江明惇认为这首歌曲“宫调转换非常丰富”,易人认为这是一首“六声音阶徵调式”,从谱面上看,第一句的落音是dol,二、三句的落音都是sol,解释为徵调式是说得过去的,因为如果用宫调式来解释的话,

是第二句,似乎又说不过去,而用徵调式来看,这几处与后面旋律的连接则顺理成章。但笔者认为这是一首宫调式歌曲,因为从变宫音所处的强拍强位来看,它不是装饰性的,而是占有较重要位置,对歌曲的风格起了决定性的影响,加强了调式色彩的变换,构成了调式转换的迹象,这实际是从bB宫调式巧妙地转到了它上五度的F宫调式:歌在山东是不少的,大多出现在徵调式的歌曲中,即通过偏音fa来转,而这首是通过si来转。这种不变调式、转换调性的手法,扩大了乐思,增强了曲调发展的动力,应该说与歌词内容的要求是较为贴切的,因为二、三段的歌词表述十分含蓄,用“星辰共日月”、“黄莺站树梢”等比喻爱情的坚贞,而异调的出现,使民歌在色彩上更富于变化,加深了感人的力量,用宫调式(或徵调式)来传达这种含蓄中透出的坚定决心是比较合适、恰当的。

三、山东苍山《绣荷包》的旋律特征

山东苍山的《绣荷包》是一首旋律曲折多样、优美细腻,十分动人的优秀民歌,它以其鲜明的地方风格特色和优美的曲调旋律让我们深醉其中。同时又贴近我们人们的生活气息,在社会音乐文化交流和发展的潮流中,被众多的音乐爱好者所传唱。山东苍山的《绣荷包》是一首以五度以内跳进的旋律,是以三度小跳为主的六声音阶(在山东的民歌中较为常见)此外穿山东特有的衬句和地方色彩。山东苍山《绣荷包》的小衬句的运用不仅使重复句富有变化,避免了单调和呆板,而且还加强了结束句的语气,这种铺垫式的衬句在山东民歌中较为普遍。在地方语言对这首民歌的影响上也是很大的。譬如说:字调、语调以及语助词。同时,山东苍山的《绣荷包》还吸取了一部分戏曲音乐持有的特点。

从旋律上看,山东苍山的《绣荷包》是一首以五度以内跳进的旋律,是以三度小跳为主的六声音阶,它的小三度属于跳进的进行,这种小三度的跳进在山东民歌中及其常见。20小节的旋律中,在歌曲中出现了四次四度跳进,(25,26,73),而五度跳进出现了一次(63),实际上由于装饰音的原因,出现了65的七度大跳,而65,56,32,23这种七度的大跳在山东民歌中出现的最多,对民歌的风格影响特别大,跳进以后都是小三度解决。这种以上下小三度跳进为主的旋律抒情流畅,很有山东特色。因此,这首五度以内跳进的旋律,绝大部分是各种音程结合交替出现的,以小三度跳进以及级进解决为主,穿插出现四度、五度、七度,显得旋律更加流畅,优美动听。

2、衬句特点

衬句就是在民歌中出现的一些没有含义的衬词(如唉、呀、嗨、哟……)和旋律结合形成带有装饰性的乐句、乐节。衬句在民歌中起着陪衬的作用。山东民歌中的衬句就非常丰富,是民歌音乐中的一种扩展手法,对于民歌风格特点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山东苍山民歌《绣荷包》中小衬句的运用不仅使重复句富有变化,避免了呆板与单调,而且还加强了结束句的语气,这种铺垫式的衬句在山东民歌中较为常见。

四、戏曲音乐对山东《绣荷包》旋律的影响

鲁中南地区盛行柳琴戏,所以它对当地的民歌的影响是十分广泛的,其中以柳琴戏中富有特色的拖腔衬腔,被不少民歌所吸收,也就形成了山东民歌又一显著的特点。《绣荷包》的旋律和柳琴戏有着相似之处,这类音调和衬词“得儿啦依”在柳琴戏中,经常出现在歌中第一句加以变化,就显现出了这些民歌的地方特色。

山东苍山的《绣荷包》是一首旋律曲折多样,优美细腻,十分动人的优秀民歌,它以其鲜明的地方风格和优美的曲调旋律让我们深醉其中,同时又贴近人们的生活,在社会音乐文化交流和发展的潮流中,被众多音乐爱好者所传唱。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养一方艺术”其实,无论哪首民歌,哪部音乐作品都离不开与其息息相关的社会历史环境,离不开其生生相息的文化土壤,它们属于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我们每一个音乐爱好者都应该继承和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