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问”的问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问”的问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为了落实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学习的理念,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我曾采用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提问、自我解答的方式,可是总觉得课堂难以驾驭,后来还是主要采用教师提问题,学生阅读回答的形式,觉得这样自己手里有根绳牵着,执教起来心里有数。不过课堂气氛有时不免沉闷。怎样看待这种教学方法?怎样才能把这种课上好?

(北京一教师)

自读、自疑、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课堂阅读教学方法,当然是好的方法,执教起来之所以比较困难,一是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不着边际,似问非问,难以回答;二是问题不典型,与阅读的文章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似即似离,缺少组织讨论的价值。这种教法自然不如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讨论的方法好控制。

如何看待这种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相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我认为,它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如果教师能熟练地把握教材,熟悉学生的阅读心理和思维流程,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就更有针对性,更典型,更有价值,能更好地启发学生的“内驱力”,诱导学生的探索意向,尽快把学生引入求知的境界,帮助学生越过思维障碍,达到激发学生创造精神的目的。起码也能让学生从被动的“听而有得”中摆脱出来,走进“思而有得”的境界中。学生在答问中推求质疑,就会带着明确的方向性,就有了探讨的价值,这和培养“创新精神”的要求是一致的。这样既体现了教师的指导作用,也体现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

不过,目前许多质疑问难的课堂教学,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因为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思考解决的问题,如问题的设置、提出、探讨、解答的形式、方法等不适合课堂教学,不符合教学的实际。天下问题多多,有的是要幼儿回答的,有的是专家学者才能回答的,不能都让中学生回答。一样问题百样问法,对象不同,问法不同,问法不同效果不同。一个答案,多样表述,回答对象不同,要求也应该不同。下面就存在部分问题,作一些肤浅的探讨。

1.预设的问题大而虚。所谓“大”,一是从文章学的或专家分析鉴赏的角度,设置疑问,不是从中学生阅读感受的角度;二是一个问题涵盖了整篇文章内容和形式的问题,需要长篇幅的阅读和多角度的观照才能回答,这不符合课堂教学的形式。所谓“虚”,即是空泛,笼统,问题的取向不明确,思考的角度不具体,要求不明确。如:

①“抢夺梳妆匣”运用了什么手法,刻画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②“祝福”在情节发展上有什么作用?

③第九段中,作者对老家河流、风沙、屋顶、做饭的人的回忆,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描法?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2004全国高考题)

①“什么手法”是指什么?表现方法?修辞手法?描写方法?让人很难选择。“抢梳妆匣”部分不下两千字,从何处下手?②“有什么作用”是什么意思?③“描法”是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是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是白描还是工笔?

旧教材的“思考练习”中,常常设这样“运用什么方式表达了什么感情”之类让学生如老虎吃天无处下口的问题。有些问题也许适合笔答,适合考研,但用来课堂提问,往往问得学生不知所措,哑口无言。面对四十五分钟的课堂,面对中学生,设问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宜实不宜空。“小”,是把大问题化为小问题,小问题合起来解决大问题。“浅”是学生可以运用已有的知识回答,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实”是问题的取向明确,要求明白准确。如果改成这样设问,效果也许会好得多:

①“老头身子一纵,扑向梳妆匣”,――为什么其他地方称葛朗台、箍桶匠这个地方称老头?

“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七十六岁老头为什么好似老虎能纵能扑?”

“什么东西?”他拿着宝匣向窗前走去。――没看清什么东西为什么就抢夺?“嗷,是真金!金子!”他连声叫嚷。――为什么称镶着金饰的匣子为金子?

“查理把这个给你换了美丽的金洋,是不是?”――金洋为什么是美丽的?

“这交易划得来”――为什么把爱情说成交易?

……

②“祝福”的内容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能举例说明吗?

③描写有工笔和白描之分,这里作者对老家河流、风沙、屋顶、做饭的人的回忆,运用了什么样的描法?

2.提出问题平而淡。所谓“平”,是指提出的问题死板,单调,缺乏启发性,学习每篇文章都是问写了什么,感受是什么,好在哪里之类;所谓“淡”,是提出问题的表述的语言形式、语气等,不生动,没起伏,缺少鼓动性号召力。我们面对的是一群生龙活虎、争强好胜的学生,学习的是充满了情趣、理趣、美感的文章。平淡的提问,使学生奄奄欲睡,使语文课变得枯燥乏味。如,

①“还剩下五分钟,大家自己读一读吧”

②“贾母称凤姐凤辣子,运用了什么手法?”

③《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反映的主题是什么?

④朱自清欣赏完荷塘月色为什么还要写江南采莲的事?

①教师要求得懈怠,怎么能让学生踊跃响应呢?②③问得功利,很像上学术课、政治课,④问得有点意思,但轻描淡写。要让学生积极思考参与,教师首先要身心投入,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学生,用铺垫、强调、激将等方法,引起学生的充分注意和思考,调动学生的情绪和欲望。教师问得声情并茂,学生才能听得跃跃欲试。如果把上面的问题改为下面的样子,效果或许好一些:

①这段对王熙凤外貌服饰的集中描写,运用整句语言形式,体现了古典小说“话本”的特色,你能像单田芳说书那样,读得有声有色、起伏跌宕生动传神吗?

②有人说王熙凤“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贾母称她“凤辣子”,只三个字便形神毕肖,入木三分。你能体会出好在什么地方吗?

③在李甲已经大悔痛哭之际,杜十娘为何还要怒沉百宝箱,投江自尽呢?人生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她还可以选择别的人生道路,她为何绝世而去?造成她悲剧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④人在心绪不宁时,总要设法使心情得以平衡,作者要排除哀愁,却排除不了,他该怎么办呢?他又写了江南采莲的往事,他的目的是什么?

3.对学生的理解回答缺少点拨和引导。对学生的表现教师点评得少而笼统,是普遍现象。学生兴冲冲地回答后,渴望老师的指导,不少老师常常不置可否,或简单地说“不错”“很好”一带而过。“不错”在什么地方?“很好”在什么地方?怎样才能更好?不得而知。学生毕竟是求知者,他们的思考理解难免片面、表面,或与问题的核心而过,或者接近还欠缺,这时候正需要老师相机诱导,引向正确、全面、深入。不少老师却让大好的时机白白失去。

如《南州六月荔枝丹》中对介绍荔枝生态特征的顺序的回答评价:

师:作者介绍荔枝的生态特征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的?

生:先壳,后膜,再肉,最后核。

师:不错。能把这个具体的顺序概括说明吗?

生:由外到内,由表及里。

师:很好。

单就上述问答评点看,倒也无可厚非,但到此而止,未免可惜。因为问题的答案很明确,同学们都能看得到,概括得出。如果把上述回答作为铺垫,在此基础上恰当点拨,把问题引向深入,则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师:作者为什么不能先“壳”后“肉”再“膜”再“核”呢?

生:(思考)荔枝果实本身就是这样组合的。

师:的确如此。那么,能不能依照荔枝的结构,先核,后肉,再膜,最后介绍壳,这样“由里及表”呢?

生:(思考后,个别回答)我们吃荔枝的时候,剥开皮才看见膜,吃掉肉才露出核。

师:是的,如果人的眼睛没有“特异功能”是很难一眼看到内核的。这样看来,介绍客观事物,确定说明顺序应该考虑哪些问题呢?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一要顾及事物本身的结构条理,这样便于把事物说清楚;二要考虑人们认识事物的习惯,这样确定的顺序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4.对重要的问题,缺少示范。学生回答问题,你说一点,我说一点,说得都对又都不全面。这需要老师引导梳理,概括为正确、完整、典型的认识。在学生欲想不得,欲罢不能,难以逾越时,教师应该发挥“教”的作用,用准确、生动、流畅的语言作出准确的讲述,给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之感。学生不知道正确的典范的,就不知道什么样的是片面的,甚至错误的。典型的示范,给了学生深刻明晰的认识理解,也给了认识理解的重要方法,可供学生效法、模仿。不少教师在学生似是而非的纷纷发言后,不再强调明确就结束了,学生依然一头雾水。如:

师:作者对老家有什么样的复杂的心情?(阅读孙犁《老家》)

生1:题目是老家,表达思念故乡之情,然而老家已不存在了,已经人去楼空。

生2:第一次回老家和心爱的女人一起,第二次和女人离了婚。

生3:现在村里,新房林立;村外,果木成林。我那几间破房,留在那里,实在太不谐调了。

学生的回答只是筛选了与“复杂感情”有关联的重要材料,不是“复杂感情”。要让学生得到明确的认识和概括的方法,就要引导学生总结出或教师示范一个正确全面的答案:

“复杂”,一是指感情多样,二是指感情互相抵触矛盾。作者对故乡的感情是难以割断的,而且萦绕在意识的深处,形成不断的梦境,所谓“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但已物在人亡,回去徒增感伤,所以不想再回去了。家乡留下了自己曾相爱的女人的美好的记忆,但现在物是人非,回去没有什么意思。家里的房子存放着难以释怀的温馨,但现在村里新房林立;村外果木成林,自己那几间破房留在那里,已很不谐调,回家会触景伤怀。刻骨铭心地思念老家,但又惧怕回家,不愿回家。这就是作者以不断的梦境和悠悠的回忆来化解的内心世界的矛盾。这种矛盾的思乡感情,是古今中国人共同的情结,所谓“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有老师担心教师“讲解”不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其实,置学生需要而不顾,才是不以学生为本的做法。教师以讲解给学生以启发、升华和拓展是教师应有的职责。

任何好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师落实起来,往往质量有高低之分,效果优劣不同。关键的因素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教学素养,在于教师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教师对教学的深刻理解,对教材对学生的深入地熟悉把握,对教学的精心设计,永远是不断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