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滞针法治疗风寒湿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滞针法治疗风寒湿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目的:观察滞针法对风寒湿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复试床疗效。方法:将50例风寒湿阻型RA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滞针法;对照组20例彩用常规毫针刺法。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以及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等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洽疗风寒湿阻型RA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但治疗组在各项临床指标的观察上获得了更优于对照组的疗效;尤其是对RF、压痛关节数以及症状总积分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滞针法治疗风寒湿阻型:RA的临床疗效肯定,具有明显的优势。

[主题词] 关节炎,类风湿/针灸疗法;留针;风寒/中医病机

近年来,关于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报道较多,但尚未见到采用滞针法治疗RA的报道。其次,在病例纳入标准方面采用中西医结合、分型纳入的报道也较少见到。另外,在选穴方面,是否存在不同于常用穴位的选择方法也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本研究将围绕这几方面的内容逐步展开,旨在为针灸治疗RA探寻新思路。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0例患者均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门诊部,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在治疗组中,男7例,女23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5岁,平均(45.53±2.33)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30年,平均(8.18±1.23)年;病情分级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标准[1],Ⅱ级16例,Ⅲ级12例,Ⅳ级2例。在对照组中,男4例,女16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1岁,平均(43.25±2.89)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25年,平均(7.48±1.38)年;病情分级:Ⅱ级10例,Ⅲ级9例,Ⅳ级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分级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采用1987年ACR关于RA的诊断标准[1]:①每天晨僵持续至少1小时,病程至少6周;②有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肿至少6周;③腕、掌、指近指关节肿至少6周;④对称性关节肿至少6周;⑤有皮下结节;⑥手X线摄片改变(至少有骨质稀疏和关节间隙狭窄);⑦类风湿因子阳性。有上述7项中4项者即可确诊为RA。

(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关于“痹”风寒湿阻型的标准:关节肿胀疼痛,痛有定处,晨僵屈伸不利,遇寒则痛剧,局部畏寒怕冷。舌苔薄白,脉沉紧或浮紧。

1.3 病例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

(2)排除标准:①虽为本病,但长期服用西药或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②晚期有严重畸形、残废的患者;③合并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④合并其他风湿病患者,如: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⑤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⑥不符合ACR诊断标准者,以及中医诊断标准中除外风寒湿阻型的其他型患者。

(3)剔除标准:①中断治疗,或在治疗期间采用其他治疗方法作为辅助者;②治疗期间患者对滞针疗法难以接受,改用其他针刺手法者;③最终资料不全,无法判断疗效者。

2 治疗与观察方法

2.1 治疗方法

(1)取穴:两组治疗均采用整体辨证取穴与局部取穴相结合的原则,取穴参照《针灸学》教材中关于“痹症”的治疗方法,另外在治疗组中加用督脉三段针刺取穴法:①辨证取穴:膈俞、血海、肾俞、关元、足三里、商丘。②局部取穴(因教材中无手部、足部取穴,故这两部分取穴根据导师和本人经验制定):肩部取肩、肩谬;肘部取曲池、尺泽;腕部取外关、阳池、阳溪、腕骨;手部取合谷、八邪、局部阿是穴;股部取秩边、环跳、居谬;膝部取内膝眼、外膝眼、梁丘、阳陵泉;踝部取昆仑、照海、丘墟;足部取太冲、八风、局部阿是穴。③督脉三段针刺取穴:仅在治疗组中加用督脉三段针刺取穴法,即:第1段为大椎及其相应夹脊穴,第2段为至阳及其相应夹脊穴;第3段为命门及其相应夹脊穴。在针刺时,这9个穴位也要运用滞针手法,一般督脉穴针刺深度为12~25 mm,夹脊穴为25~40 mm。

(2)针具选择:两组针具均选用0.30 mm×25~40 mm毫针。

(3)针刺方法:治疗组选用滞针手法,其操作如下:先将针迅速刺人穴位,达到一定深度并得气,然后将针稳定于该处,右手拇指向前、食指向后,轻轻将针柄向同一方向捻转3~5转,至肌肉缠针、针体不动,出现滞针现象,此时医者可明显感到针下沉重紧涩,患者则感觉局部针感较强烈。对于督脉穴及夹脊穴进行滞针手法操作时,应严格掌握进针深度,以免造成气胸。对于肌肉较薄处,如手指、足趾等部位,不必出现得气感,直接捻至滞针,操作时不可用力过猛,以免患者难以接受。出针时,应先将针反向捻转进行松解后再徐徐出针,以免出现弯针、断针。对照组:采用常规毫针刺法,取穴同治疗组①②,得气后平补平泻。两组均留针30分钟,1周治疗3次,6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疗程,疗程间休息3~5天。

2.2 观察指标

首先采用症状评分法,根据以上中西医不同的诊断标准拟定症状评分标准,包括关节疼痛、肿胀、怕冷、沉重程度,以及关节功能障碍程度,将患者得分相加得出症状总积分。其次需观察患者临床指标的变化,包括治疗前后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以及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等。

2.3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痹的疗效评定方法制定如下标准。治愈:症状消失,关节功能正常,实验室检查正常。好转:症状减轻,关节功能好转,实验室检查有改善。未愈:症状及关节功能无进步,实验室检查无变化。

3.2 治疗结果

(1)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见表1。

(2)两组治疗前后压痛、肿胀关节数比较见表2。

(3)两组治疗前后ESR、RF、CRP比较见表3。

(4)两组综合疗效比较见表4。

表4经秩合检验,两组综合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4 讨论

RA是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异质性、系统性疾病,其发病具有慢性、进行性、侵袭性等特点,如不给予及时治疗,病情则会逐渐加重,导致关节畸形、功能丧失等残疾。目前西医治疗RA目的主要在于减轻疼痛、缓解症状,尽可能地保护关

节肌肉的功能。迄今为止并没有发现一种特效药物能够防止或明显减慢关节结构破坏的进程,而且西药的毒副作用也比较大,因此近年来针灸疗法以其疗效肯定、毒副作用小等优势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4.1 选择督脉三段取穴法的依据

《扁鹊心书・痹病》中记载:“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走注疼痛,或臂腰足膝拘挛……方书谓之白虎历节风”。可见风寒湿3种外邪合而致病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外因。虽然古人也提出了“痹热、暑湿痹”等,但在北方,因地域、人体体质的特点,其发病数量较风寒湿阻型少。另外RA发病的内因也不容忽视,《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可见,阳气不足是本病的主要内因,而阳气充盛则是机体抵御外邪、避免风寒湿三气入侵的保证。因此对本研究中的患者应采用扶阳固本、激发阳气的方式进行治疗。

督脉行于人体背部正中,总督一身之阳,为“阳脉之海”,其脉气与手足三阳经相交会于大椎,与带脉会于第2腰椎,与阳维脉交会于风府、哑门,所以督脉与各阳经都有密切的联系。另外,体腔内的脏腑通过足太阳膀胱经背俞穴与督脉相联系,其功能活动均受督脉的制约,因此督脉有“阳脉之都纲”之称。故在本研究中,选用督脉穴位进行治疗,以求振奋阳气之效。大椎在第1胸椎之上,位居上部,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穴;至阳当第7胸椎之下,位居中部,交通一身之上下;命门居十四腰椎下,位居下部,当两肾俞中间,为肾气之出所,是人体生命的重要门户。故取这3穴及其夹脊穴作为治疗选穴,不但可以振奋人体阳气,加强激发阳气的力量,另外也可以通过刺激上中下三部的穴位而激发三焦原气,达到扶阳益气的作用。

4.2 关于滞针法

滞针法(滞针术)是在古代搓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搓针法是指医者持针单向搓转针柄,使肌纤维适度缠绕针体,利用其牵拉作用以激发经气,加强针感的一种手法[3]。而滞针术则要求达到更强的针感,不但将针尖与周围组织缠绕,而且应缠紧至“滞针”感,其单向捻转辐度较一般手法略大,因而患者可以感到针下出现较为强烈的针感。运用这种手法可达到激发经气运行、促使循经感传、加速气至病所的目的。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这一病邪瘀滞较久的沉疴痼疾滞针法应为较好选择。在本研究中,运用滞针法不仅可以增强局部针感、祛除病邪,使病患部位的关节、肌肉等组织气血畅通,另外在对督脉的调整中也可以增强激发经气的力量,达到通阳益气、振奋阳气的目的。当然,关于滞针法操作的手法强度还需进一步研究,从而保证其规范化及科学化。

4.3 关于疗效评价

本研究关于临床综合疗效的对比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综合疗效比较上无显著差异(P>0.05),这一结果的得出可能与疗效标准的制定有关。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本病的疗效标准为:把各项症状及指标正常的作为治愈,把有改善的作为好转,把无任何变化的作为未愈。可见在“好转”这一类集中人数最多的分级中,忽视了大多数患者病情变化的差别,而将其统统归于同一级别,因此在统计检验中没有完全体现出两组之间的疗效差异,导致了P>0.05的出现。而之前在各个指标的分别观察中,这两组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说明了治疗组在各个方面的疗效是优于对照组的,这种针刺和选穴的方法是值得推广应用的,只是在今后研究中应加大样本的数量,并尝试其他分级更为详细的新方法,比如把改善度不足30%的患者列为未愈,把改善度大于80%的患者列为显效等等,使其差异更加明显。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50例RA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得出以下结论:①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风寒湿阻型RA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而治疗组在各项临床指标的观察中获得了更加优于对照组的疗效,尤其是对RF、压痛关节数以及症状积分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可以证明,滞针法是治疗风寒湿阻型RA的理想方法之一。②对于风寒湿阻型RA的治疗应重视振奋阳气、通调督脉,因此督脉三段取穴法是对传统取穴法的重要补充。

5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804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9

3 陆寿康.针刺手法百家集成,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99

(收稿日期:2005-11-04,成平发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