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防止抽象概括“三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防止抽象概括“三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抽象概括能力的提高对于发展小学生形式化思维具有推动促进作用,然而,审视我们的数学课堂,不难发现,违背学生认知规律,无视教材阶段性的目标要求,过度、过早和过分去抽象概括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也直接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效果适得其反。本文对这三种现象作深度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应对策略。

关键词: 抽象;认知规律;思维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3)22-070-1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抽象概括能力的提高对于发展小学生形式化思维具有推动促进作用。因此,抽象概括能力对于小学生提高数学素养、发展数学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审视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不难发现,违背学生认知规律,无视教材阶段性的目标要求,过度、过早和过分去抽象概括的现象时有发生,其结果是揠苗助长,其效果是适得其反。现择取三例,对这三种现象逐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应对举措。

一、防止过度的抽象概括

过度的抽象概括是指教师脱离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接受能力,有意加深抽象的强度,概括的深度,从而导致学生认知的困难和思维的混乱。

例如,在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的公开教学中,有教师补充了“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的知识。为此,她精心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大意是引导学生认识正方形具有长方形的所有特点,期待学生说出“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尽管教师在引导、启发时使出了浑身解数,可绝大多数学生仍认为正方形就是正方形。

如何防止过度的抽象概括呢?我认为,教师必须做到三点:一是学生对抽象概括时涉及到的所有概念必须明晰;二是教师应清楚学生实际的理解水平和接受能力;三是熟悉教材的知识脉络和目标要求。本案例中,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属于“进一步认识”,并未达到如此抽象、深刻的程度。

二、防止过早的抽象概括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阶段,其抽象思维能力即使到高年级,与成人的水平相差甚远。所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朝夕而成。超出学生实际认知水平,让学生过早地去抽象概括,其结果只能无功而返,甚至产生副作用。

三年级上册《24时记时法》的教学中,学生刚学习了两种记时法,有的教师就早早地把12时以后的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相互转换的方法,抽象概括成:普通记时法 添时间词,-12 去时间词,+12 24时记时法。然后,给出几个具体的时刻让学生辨别是哪种记时法,再转换成另外一种记时法,如:8时,下午2时,18时,晚上9时。教师一厢情愿地认为,既然两种记时法的转换办法都清晰地概括出来,并板书在黑板上了,学生只需要按图索骥,转换起来肯定得心应手了。可事与愿违,学生在转化时依旧无法可依,错误频出。

正确的处理办法是:学生对两种记时法要达到非常熟悉程度。看到生活情境图及钟面的时间,就能正确说出现在是“上午(下午、傍晚)几时”或者“几时”,然后在比较中探索“钟面上明明只有1~12这十二个数,怎么24时记时法中会出现14时、24时这样的情况?”然后,让学生寻找两种记时法表示同一时刻的时间记录。通过大量感性的认识,才可以引导学生概括出:凌晨0时~中午12时,两种记时法使用的数是相同的,而中午12时以后,24时记时法用的数分别是12+1、12+2……12+12,接着,可以让学生进行两种记时法的转换。在大部分学生学会转换之后,才可以让学生抽象归纳出板书呈现的高度概括的转换方法。最后,才能让学生依据方法来进行两种记时法的转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了“感性直观 抽象(形式化) 思维直观”的完整过程。感性直观越丰富,学生的抽象概括才能越到位,最后才能达到思维直观越正确。

三、防止过分的抽象概括

过分的抽象概括是指抽象的方式不顾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水平,或者没必要抽象的地方,教师硬性地去抽象了。过分的抽象概括,其直接后果是人为地设置认知的障碍,阻碍学生顺畅、准确地去获取知识。

例如,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一课,有位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了3个整时的钟面后,就板书:

分针(长) 12 12 12

时针(短) 7 11 4

7时 11时 4时

接着,教师让学生观察板书,问:你发现了什么?有个别聪明的孩子发现了:“时针指着几与几时是一样的。”教师就板书:“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紧接着教师问:这时分针指着几?学生回答后,教师贴出板书:“分针指着12。”随后,教师让学生完整地朗读:“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再接着,教师就让学生运用概括出的方法去认读钟面上的整时时刻。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被具体形象思维所主宰,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非常弱小。案例中,教师把三个整时钟面的数据以简略的貌似表格的形式整理到黑板上。这个过程其实已经是一个抽象概括。教师的初衷在于表格整理后能帮助学生很快得出规律,殊不知,绝大多数学生是看不懂黑板上的表格的。教师的“好心”成为了学生认知的障碍。所以,这是个过分抽象概括的案例。

正确的抽象概括,可以是这样的:直接把多个钟面图贴在黑板上,学生尝试认读,教师确认后,就把具体的“几时”或“大约几时”板书在钟面图的正下方。通过丰富充分的感性直观后,学生对于整时、大约几时各自对应的钟面上分针和时针的位置有了清晰的了解。当学生能正确认读时刻后,教师再让学生说说几时的时候钟面上分针和时针的位置各在哪儿,大约几时的时候分针和时针的位置又在哪儿?这时候的抽象概括就到了水到渠成、呼之欲出的程度了。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抽象概括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不能过分地抽象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