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汉语句法象似性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汉语句法象似性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对外汉语语法教学面临的困境,进而提出了汉语句法中存在的象似性。重点分析了汉语句法中存在的顺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和数量象似性,并介绍了将这三个象似性特点应用在对外汉语句法教学中的方法。

关键词:汉语语法;象似性;对外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7-0267-03

一、当前对外汉语语法教学面临的困境

在当前对外汉语教学中,对外汉语教师经常遇到留学生造出下面这些不符合汉语语法规范的句子:

我不吃饭整天;和我的家人说话在电脑上;她笑向我;山西太原省会;我在对外交流学院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学习;我寄信去邮局;他到了前天……

当留学生提出为什么我说的这些句子不对时,我们经常看到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老师用“这是汉语的习惯”来回答。这样做不但不能帮助留学生解除心中的疑惑,反而会使留学生产生一种汉语没有语法的错误观念,甚至使留学生对学习汉语产生畏难情绪,进而影响他们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对外汉语教学界,有的学者主张淡化或取消抽象、枯燥的汉语语法教学,把课堂让位给口语操练等教学效果更好、更明显的课程。杨惠元就从词汇教学与句法教学的角度提出“强化词语教学,淡化句法教学”的观点。

对外汉语教学中关于语法教什么、怎么教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和争议,但是我们认为,语法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因为语言学习不同于语言习得,成人留学生不可能依靠语言习得自然地掌握汉语的句法结构和语法规则。从某种意义上说留学生汉语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是否系统、持久、广泛。对外汉语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重新确立语法教学的目标和方向,制定合理可行的教学策略。本文将认知语法中的象似性理论研究的成果运用到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通过对汉语语法现象进行具体、明确的认知解释,让留学生认识到汉语语法中所具有的很强的象似性,以激发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汉语的效率,进而使他们快速有效地掌握汉语,成功地进行汉语交际。另外,用象似性理论解释汉语语法,也将抽象、枯燥的汉语语法教学更生动化、具体化,使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和可操作性。

二、什么是句法象似性

Haiman将语言象似性定义为:当某一语言表达形式在外形、长度、复杂性以及构成成分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上平行于这一表达式所编码的概念经验或交际策略时,我们说这一语言表达式具有象似性的性质。

语言的象似性不在于语言形式直接反映外部客观世界,而在于反映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模式。因为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提出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理论,许多语言学家就此提出质疑。

三、汉语语法的象似性表现及其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的作用

(一)汉语语法象似性的表现

Haiman认为汉语中的复合式合成词主要是根据句法关系组合的这一特点,弥补了汉语词根数量少这一不足,并将汉语归入以语法为主的语言。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的以语法为主的语言句法的相对可论证性即象似性最高。尽管索绪尔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把语言当成一个自足、封闭、静态的系统,从组合聚合关系上加以分析得出的。而Haiman是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把语言系统与社会系统、语言结构和认知结构相对照,把语言看成一个开放、动态的系统得出的。中国学者黄宣范和沈家煊对英汉数量词的词序和辖域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汉语句子的表层形式更接近底层的逻辑形式。这样我们可以得出汉语句法层面的象似性最高。

运用象似性理论进行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是解决目前对外汉语语法教学问题的方案之一。象似性理论认为,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是现实关系在语言关系中的投射,这种特性在语言单位的合成阶段即句子层面占了主导地位。换句话说,就是句子与现实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句子的结构反映了外部客观世界的结构,最终反映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模式。不同民族的语言为什么在句法系统上存在差异,这都因为不同语言的语法有不同的象似性使然。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结构主义语法重结构轻意义的不足,可以从根本上解释汉语在语言单位语法层面上组合聚合的原因和结构分布的规律。汉语语法象似性的研究成果也可以直接应用到对外汉语课堂语法教学中去。教师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应引导留学生了解汉语语法象似性的研究成果,遵循汉语表达的民族习惯,有意识地、灵活地将相应内容放进课堂教学中。

我们把汉语句法层面的可论证性称作句法象似性。这是由美国著名符号学家皮尔士(C.S.Birce)最早提出的,他认为:在每一语言的句法里,都存在着由约定俗成的规则所辅佐的合乎逻辑的象似符。汉语句法层面的象似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顺序象似性原则;距离象似性原则;数量象似性原则。

(二)汉语语法的象似性原则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

1.顺序象似性原则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句子中语言单位的线性排列不是随意地杂乱拼凑,而是按照语法规则进行的组合,比如英语中介词短语必须置于动词后:He came by bus。认知语言学家认为,决定一种语言中哪些单位先出现、哪些单位后出现的是依据民族的文化概念和该民族的认知心理。戴浩一等学者认为与英语等语言相比,汉语语法表现出更为明显的顺序象似性。下面我们分别就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复句中分句的顺序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1)时间顺序象似性原则。时间顺序观念是人类认知结构中最重要、最根本的观念之一。时间顺序象似性这条原则是汉语中绝大多数的句法结构表现出的一个特点,是指汉语中两个句法单位的相对顺序是由它们所表示的客观事物的状态或事件发生的先后排序决定的。换句话说,就是在客观世界中先发生的先说,后发生的后说,从无到有,逐步展开。汉语语法的这一特点,恰好与人类认识世界的顺序大体一致。这一原则可以用来解释汉语中大量复杂的词序规则,如:处所状语、介词短语、情状副词、频率副词、结果补语和程度补语在汉语句法中的位置。如果在对外汉语语法的课堂教学中引入这一原则解释汉语中这些词的句法顺序,留学生能够更快地理解并掌握汉语的语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