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白血病患者心理状况及干预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白血病患者心理状况及干预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白血病(Leukemia)患者在得知病情后因面临死亡、经济负担、疾病标签作用等,常出现抑郁、焦虑等应激情绪,对疾病预后有不良影响,在白血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同样存在焦虑和忧虑等心理问题。而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本文就白血病患者心理状况干预研究做一综述。

[关键词] 白血病;心理状况;心理干预

白血病是一类常见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疾病,约占恶肿瘤总发病率的5%[1]。白血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而且还会影响疾病的预后和患者的生存质量[2-3]。因此要及时评估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干预。

1 白血病患者心理状况

1.1化疗前

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一项治疗白血病及免疫性,遗传性疾病现代医学技术,为越来越多患者提供生存的机会,但是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一系列心理压力。在住院初期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或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心理疏导、药物治疗、疾病相关知识、入院时环境熟悉等方面。绝大多数患者到一个新环境,会感到陌生、恐惧,尤其首次住院的患者对周围环境感到陌生,加上对疾病的悲观,以及语言交流存在的困难,恐惧、焦虑、抑郁、失望等悲观情绪会加重。对急性期住院的学龄期白血病患儿可以表现出诸多的行为和情绪障碍,如躯体不适、学习困难、适应能力下降、退缩、焦虑、抑郁等,特别在算术、视觉运动整合及言语的流畅水平等方面出现中度下降[4]。

1.2化疗过程中

白血病急性期患儿经治疗后长期处于迁延缓解状态的比率显著增加,但有些缓解期的患儿出现了明显的心理健康损害、神经发育和认知学习行为障碍及学习能力受限。父母不良的心境使家庭的气氛十分紧张,家庭成员的攻击和矛盾性增加;非正常化的家庭生活方式、父母全身心地关注孩子的治疗,而对政治、社会、智力和文化活动的兴趣大大减弱,家庭的知识性下降,导致家庭内部社会心理联系失调,从而加重对患儿的心理的负面影响。

1.3化疗后期

化疗后期,即化疗间歇期,患儿存在明显的不同心理反应,完全缓解的患儿,大多能主动配合下一步的化疗,此时进行心理干预能增强患儿治疗的信心;部分缓解的患儿,焦虑、失望等负性情绪较多,易对化疗产生怀疑,对此类患儿通过心理干预增加化疗的依从性;化疗未缓解的患儿,常对化疗产生怀疑,对医护人员产生不信任的态度,对下一步治疗有明显的抵触心理,通过心理干预,可促使患儿树立生活信念,继续接受化疗。有研究发现,该时期的患儿存在行为调整问题的危险,特别是焦虑、注意力下降和退缩[4]。

1.4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后的心理状态分析

研究发现,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后以焦虑和抑郁为代表的心理问题不仅存在,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呈动态性改变:心理问题主要存在移植成功2年内,2年后逐渐消失。经过仔细调查发现2年内心理问题主要来自患者本人和其周围环境两个方面。移植成功2年后,患者度过了种种不适症状后,开始逐渐放松警惕和疑虑,亲戚和周围朋友也都愿意和自己交往,不再受到社会的歧视,能从事正常的工作,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因而此阶段的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逐渐减轻直至消失。

2 对白血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研究

2.1教育指导

化疗前干预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学历、性格、承受能力分别给患者讲解有关的疾病知识。化疗后干预主要讲解康复锻炼的内容,如:自我保健的方法、运动的方式及时间、饮食结构的调整以及按时复诊的重要性等。

2.2行为干预

a.渐进性放松训练法[5]。指导病人在柔和音乐伴随下,从上至下随意放松全身肌肉,以消除紧张心理,3~4次/日,30分钟/次,病人出院后要求继续坚持放松训练,1~2次/日。b.催眠训练法:协助病人取舒适,放慢呼吸频率,放松全身肌肉,两眼凝视眼前物体,用重复、单调的语言引导病人进入睡眠状态,1~2次/日。c.引导意象疗法:置病人舒适坐位,闭眼,作深呼吸和放松后进行意念和想象,感受全身各个器官健康、舒适的状态,最后回到对呼吸的意识状态,再缓慢睁开眼睛,3次/日,10~15分钟/次。

2.3个体支持

白血病患者本身的应激加上创伤性的治疗就会使患者产生了情绪支持的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爱好,与其聊一些本身感兴趣的话题,引导患者回忆曾经美好和值得骄傲的事,使其无论身体上还是心理上有一种舒适感。

2.4制订干预计划

按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全面评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心理行为干预计划,由本组责任护士实施。

2.5小组支持

患者在治疗时,行动及社会沟通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需要家人及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家属及亲朋好友对治疗知识的缺乏也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康复。因此让家属及亲朋好友一同参加结构性面谈,了解心理支持的重要性,经常轮流陪同患者聊天、听轻音乐、散步等,避免患者因为孤独而造成焦虑、烦躁等因素,以满足患者希望得到更多人同情和关心的愿望。

3 结语

对白血病病人及时进行科学正确的心理疏导和干预,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可提高病人应对能力,降低心理应激水平,提高免疫能力,减少病人的心理压力,改善病人生活质量[6]。有目的的心理干预已经成为白血病整体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上海医科大学编.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699.

[2]徐英,王金华,陈文,等.血液肿瘤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4(6):835-836.

[3]江美銮.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07,10(19):917.

[4]Moore IM,Challinor J,Pasvogel A,et al.Onlineexclusive behavior adjustment of childrenand adolescents with cancer:teacher,parent,and self-report[J].Oncol Nurs Forum,2003,30(5):84-91.

[5]徐彬.25例白血病患儿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7):986.

[6]魏道儒.胃癌化疗患者心理护理方法研究[J].现代护理,2007,13(7):597-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