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甘露醇致静脉炎的护理进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甘露醇致静脉炎的护理进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甘露醇静脉炎护理; 综述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14.087

20%甘露醇是一种强有力的高渗性脱水、降颅压、利尿药,是神经内外科临床治疗中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因其渗透性高,加之使用中要求滴速快,易对血管造成损害且不易恢复,轻者可有局部酸、麻、肿、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无菌性静脉炎,甚至发生不可逆性损伤,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发展,不断有新的方法来预防和治疗静脉炎,现综述如下。

1 甘露醇致静脉炎的作用机制

1.1 通过激活炎性介质和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1.2 甘露醇是高渗性液体,当输入血管时血浆渗透压增高,血管内皮细胞脱水,进而局部血小板聚集,并释放前列腺素E1、E2,静脉壁通透性增强,白细胞浸润并产生炎症改变,同时释放组胺,使血管收缩变硬。

1.3 甘露醇需要快速输入,才能产生较好的脱水作用。快速输入时致使局部静脉内渗透压迅速急剧地增高而产生明显的损害作用。

2 甘露醇致静脉炎原因分析

2.1 药物因素

2.1.1 药物渗透压 有研究指出,渗透压是一个独立于输液总量和输液速度,导致静脉炎的重要因素[1]。如输入甘露醇等高渗溶液时,血管内皮细胞因血浆渗透压升高而脱水、萎缩、坏死,血管内膜受损,促使局部血小板凝集、血栓形成,同时释放前列腺素E1、E2和组织胺,使白细胞浸润静脉中膜层,血管壁发生炎症改变,进而使静脉血管收缩、变硬。

2.1.2 药物酸碱度 输入液体酸碱度是导致静脉炎发生的重要因素,血浆正常pH值为7.35~7.45,输入偏酸或偏碱的液体可干扰血管内膜的正常代谢和机能而发生静脉炎,甘露醇的pH值为4.5~6.5。

2.1.3 输入甘露醇的温度 静脉溶液的温度是预防静脉炎的基本条件,适宜温度是25~36 ℃,因为体表温度是36~37.2 ℃,血管内温度是37.8 ℃,输注常温甘露醇容易使患者发生静脉炎[2]。林华瑶等[3]研究表明甘露醇加温至25~37 ℃结晶减少,寒冷刺激减少,避免大量微粒短时间内进入静脉形成血栓,影响局部供血;温度升高亦可使血管扩张,防止大分子物质沉积于血管壁,减轻血管刺激症状和血管壁的损伤,对血管内膜损伤减小,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2.1.4 药物中的不溶性微粒 静脉输液输入的不溶性微粒主要包括药物结晶和非药物微粒。不溶性微粒随血液循环的过程中,刺激血管内壁,使血管壁正常状态发生改变,血管内膜受损,引起血小板的聚集、黏附而诱发静脉炎[4]。甘露醇在常温下极易结晶,比其他刺激性药物更易致静脉炎。

2.2 输入速度 临床静脉输入甘露醇时要求快速输入,短时间内快速给药,会增加静脉炎的发生率,其理论依据是液体短时间内快速大量进入血管,药液不能被血液及时稀释,直接作用于血管壁,增加了药液与血管壁的接触时间,加重了血管内膜的损伤 [5]。

2.3 患者因素 神经内外科患者常需要反复多次使用甘露醇,尤其是重症患者,多伴有意识障碍、烦躁,长期反复注射致使注射针头或留置针对血管的机械性刺激增大;老年患者血管弹性差等因素都会增加静脉炎发生的机会。

2.4 其他因素 静脉穿刺水平、留置针留置的时间、无菌技术操作不严格等都是静脉炎发生的危险因素。

3 静脉炎的护理

发现有静脉炎时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输液通道,积极处理。

3.1 局部湿外敷

3.1.1 硫酸镁湿外敷 这是一种传统的方法,硫酸镁粉剂配成浓度为50%,温度为50 ℃左右的溶液浸湿纱布,覆盖范围大于静脉炎范围,自然干燥后揭除纱布,每2~4小时使用一次。硫酸镁的高渗作用能促使局部组织水肿在短时间内消退,从而减轻水肿对局部组织的损伤,且镁离子可降低神经细胞的兴奋性,起到止痛作用,湿热敷穿透力强,消炎效果好,作用于浅表组织,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加速致痛物质排出和炎性渗出物吸收,促进炎症的消散和局限,减轻疼痛。

3.1.2 硼酸联合硫酸镁湿外敷 在静脉炎早期(6 h内)先用3%硼酸溶液冷湿敷于静脉炎的发生部位,湿敷面积稍大于静脉炎面积,为减少药液挥发和有效利用体热,敷料上覆盖塑料薄膜,当透过塑料薄膜观察无水蒸气时使用硫酸镁进行局部湿热敷,以后每3小时交替进行;当患者自觉输液部位红肿热痛明显消失后改用硫酸镁湿热敷。殷仕铭等[6]研究表明,此种方法明显优于单独使用硫酸镁外敷。

3.1.3 红花醇湿敷 纱布浸透20%红花醇湿敷,面积大于静脉炎的范围,外加一塑料薄膜覆盖(防止乙醇挥发),再用胶布同定,每4 小时更换一次,4 d为1个疗程。红花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能,乙醇扩张局部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药物渗透,增加局部组织对药液的吸收。石艳[7]研究表明此种方法优于硫酸镁湿敷。

3.1.4 呋喃西林联合地塞米松湿敷 用0.02%呋喃两林250 ml联合地塞米松25 ml湿外敷。呋喃两林能干扰细菌的糖代谢过程和氧化酶系统而发挥抑菌或杀菌作用,地塞米松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长效糖皮质激素,能够抗炎、抗过敏,起到减轻和防止细胞组织对炎症的反应作用,两药合用有消炎、消肿、止痛作用,同时加速渗透,加快药液吸收,促进愈合,起协同作用。黄惠梅[8]研究表明呋喃两林联合地塞米松湿敷治疗静脉炎较硫酸镁好。

3.2 中草药贴敷

3.2.1 新鲜芦荟叶贴敷 将肉质较厚的新鲜芦荟叶洗净,用小刀将芦荟叶两边小刺削去,再纵向将芦荟叶切成两片,肉面湿敷于静脉炎处,外用胶布固定,早晚各1次,每次约20 min。新鲜芦荟为百合科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散瘀作用,能促进上皮细胞增生、减轻疼痛、加快受伤组织修复和愈合等作用。李姣红[9]研究表明此种方法能有效地治疗静脉炎。

3.2.2 马铃薯片贴敷 于穿刺点上方2 cm处沿穿刺静脉外敷新鲜马铃薯片,范围约4 cm×5 cm大小,或大于静脉炎范围外用纱布包扎适当固定每2小时更换1次,始终保持马铃薯新鲜。马铃薯含大量淀粉、各种盐、Vit C、K、瘀酶、白士碱、龙蔡素,有活血化瘀、消炎、消肿、止痛的功效,从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刘桥等[10]研究表明:新鲜马铃薯片外敷可有效治疗静脉炎,延长血管使用时限。何月莲等[11]研究表明维生素C联合马铃薯贴敷预防静脉炎优于单独使用马铃薯。

3.3 中成药涂敷

3.3.1 云南白药气雾剂涂敷 在发生静脉炎处涂敷云南白药气雾剂,自然晾干。云南白药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功效,治疗静脉炎,能迅速消肿,减轻疼痛。肖莹等[12]研究表明云南白药气雾剂对静脉炎有效,且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安全,经济实用,疗效好,无副作用。

3.3.2 喜辽妥乳膏涂敷 挤出喜疗妥膏体3~5 cm,沿静脉走向涂敷。喜疗妥软膏的主要成分是多磺酸粘多糖,能迅速穿透皮肤,抑制组织中蛋白质分解酶及透明质酸酶的活性,促进水肿与血肿的吸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刺激受损组织再生,有抗炎、抗渗出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且对皮肤无刺激性[13]。

3.3.3 如意金黄散(膏)加蜂蜜外敷 取凡士林500 g加热成液体状,缓慢加入如意金黄散100 g,边加边搅拌,搅匀后冷却成膏体备用,使用时取适量膏体加入蜂蜜(如意金黄膏可直接加蜂蜜),均匀涂抹在静脉穿刺点两侧4~5 cm,沿静脉走向10 cm的范围,并每隔6小时加用一次。如意金黄散(膏)有清热、解毒、止痛、活血、化瘀等作用,蜂蜜可促进细胞新生,增强皮肤的新陈代谢能力,有消炎、止痛、止血、减轻水肿、促进伤口愈合作用,对皮肤的表皮、真皮起直接营养作用。两者合用有清热解毒、散瘀通络、消肿止痛之功效,并具有渗透性好、药性温和、见效快、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董燕莉[14]研究表明如意金黄散加蜂蜜外敷防治静脉炎效果良好。

3.4 新型敷料

3.4.1 水胶体类敷料外敷 保留留置针者用水胶体类敷料(透明贴、安普贴、多爱肤)粘贴于穿刺点上方。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洁局部皮肤待干后粘贴紧密,不留气泡,有气泡或污染时更换,或随留置针更换。水胶体敷料是一种新型敷料,由亲水胶肽微粒的明胶、果胶、羧甲基纤素混合组成,可吸收少到中量渗液,具有部分清创作用,能够消除红肿,密闭的半透膜保持局部的低氧张力,毛细血管生长快,改善局部微循环,加快吸收渗出液、减轻疼痛、促进炎症物质的吸收和代谢;防止坏死,水胶体有溶解纤维蛋白的作用,保证局部组织正常的代谢功能。崔丽静等[15]研究表明在输液过程中应用水胶体敷料透明贴能很好地防治静脉炎,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孙向华等[16]研究表明安普贴能有效地防治输液过程中静脉炎的发生。陈慈玉等[17]研究表明应用多爱肤敷料能防治20%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发生,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3.4.2 赛肤润 在发生静脉炎部位的皮肤区域采用赛肤润喷洒并轻轻按摩4~5 min,使之吸收,禁止拿捏按摩,每天3~4次。赛肤润是一种含有过氧化脂肪酸酯的液体敷料.主要由人体必要的哑油酸、棕榈酸、硬脂酸、植物固醇、VitE等成分组成,在局部喷洒后,可形成脂质保护膜,防止水分流失,营养皮肤,赛肤润不仅能加快修复和增强皮肤的抵抗力.而且能增加上皮细胞的生长速度,同时增加皮肤的弹性和质量。张艳[18]研究表明赛肤润液体敷料能够有效地治疗和预防静脉炎,且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对机体无不良反应,患者无痛苦。

3.5 其他 抬高患肢,避免患肢受压,昏迷患者注意保护患肢不要被抓伤,冬季注意保暖。给予心理护理,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紧张。

4 静脉炎的预防

4.1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静脉穿刺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对穿刺血管局部的皮肤进行彻底的消毒,静脉穿刺以穿刺点为中心,用碘伏消毒液至少涂擦2遍,棉签沿穿刺中心向周围呈螺旋型旋转消毒,范围不小于8 cm×8 cm[19]。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操作,尽量一次穿刺成功,减少因反复穿刺造成血管的损伤。

4.2 合理选择静脉,合理使用留置针 输入甘露醇时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避开关节、静脉窦,由远心端向近心端选择,尽量选择上肢静脉,避开下肢静脉,因下肢静脉回流速度慢,药液在血管内停留的时间长。保留留置针者随时观察穿刺周围皮肤情况,询问患者有无疼痛感,如果发现穿刺周围有红肿、外渗,或患者主诉有疼痛等症状时及时更换,常规留置时间3~5 d。

4.3 使用“前导后冲法”输入甘露醇 “前导后冲”穿刺时用生理盐水作为引针穿刺,静滴甘露醇后再用生理盐水快速静脉推注,以保证药物完全进入人体,而且稀释冲去滞留在静脉内的甘露醇,以减少对血管的刺激。因生理盐水是等渗液体进入血管后不会造成细胞壁分子的移动。能维持细胞液的容量和渗透压,对血管壁刺激性小可以对局部血管起到冲洗作用,减少了甘露醇在血管局部的滞留时间,减轻了高渗性液体对血管及周围组织的刺激,减少了静脉留置针患者静脉炎的发生[20]。

4.4 输入加温的甘露醇 将甘露醇加温至25~37 ℃输入,最好是使用加热装置保持恒温输入。可有效减少液体中的结晶微粒,减轻对血管壁的损伤,从而达到降低静脉炎发生率的目的。

4.5 药物预防

4.5.1 药物外涂

4.5.1.1 2%山莨菪碱外涂 输入20%甘露醇时,在穿刺前5 min用2%山莨菪碱外擦穿刺点及穿刺点近心端20 cm局部浅表血管,能使局部浅表血管扩张,对减轻血管刺激症状、保护静脉、减少损伤疗效显著[21]。

4.5.1.2 肝素钠软膏外涂 输入甘露醇时先将并挤适量肝素钠乳膏涂于静脉留置针尖端皮肤向心方向8~10 cm, 再用食指指腹轻轻以螺旋式向心方向按摩局部血管3~5 min,并配合加温的甘露醇能有效减少静脉炎的发生[22]。

4.5.2 鲜鱼腥草外敷 取鲜鱼腥草15~20 g,洗净捣成糊,沿静脉走向外敷,范围长15~20 cm,宽3~5 cm,外面覆盖保鲜膜并用胶布固定,至输液完毕后30 min去除外敷物温水擦净。鱼腥草的主要成分是鱼腥草素,有消炎、消肿、止痛、软化血管、促进损伤组织细胞修复的作用,可延迟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徐向红等[23]研究表明鲜鱼腥草外敷对静滴甘露醇所致的静脉炎有预防作用。

4.5.3 新型敷料 水胶体类敷料(透明贴、安普贴、多爱肤)和赛肤润既能够治疗已经发生的静脉炎,同时也能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方法和原理同水胶体类敷料。

4.6 减少输液微粒的影响

4.6.1 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输注,其体标称孔径为 5.0 um;有双层过滤介质结构,滤孔规则均匀,过滤精度高,能对微小物质进行精确分离,可滤过不溶性微粒,且膜上无异物脱落,对药液吸附性小,可有效阻止微粒对人体的伤害,并减少药物制品对血管的刺激,提高所输液体的纯度,从而降低穿刺部位的疼痛、外渗、血管壁受刺激致血管痉挛及静脉炎的发生率。程月等[24]研究表明,临床应用甘露醇静脉滴注时,采用精密过滤输液器可减少疼痛和静脉炎的发生。

4.6.2 保持输液环境清洁 输液前30 min停止打扫卫生等污染空气的活动,通风,保持输液环境清洁。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杜绝输液过程中的污染。

4.7 健康教育 给神志清醒的患者讲解输液等注意事项,避免因活动不当而造成静脉的损伤。加强对昏迷患者的看护,避免因烦躁时造成对血管的损伤。

5 小结

甘露醇为神经外科最常用的药物之一,且目前尚无其他的药物完全替代,但其引起的静脉炎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临床工作中对于已经发生的静脉炎结合现有研究成果,根据患者自身的因素,以及可能引起静脉炎的因素进行分析,在外敷治疗静脉炎的基础上,改变或减少诱发静脉炎的因素,促进愈合,减轻患者的痛苦,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最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以上多种方法对甘露醇所致静脉炎都有效,但使用起来多不方便,临床应用中发现新型的水胶体类敷料和赛肤润在甘露醇所致的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中都有理想的效果,使用时患者感觉舒适、美观,且操作方便,不用反复更换,节省了人力,但因其是湿性愈合理念所倡导的新型敷料,在观念上尚没有被广泛接受,且价格较贵,在基层医院尚未普及使用,有待于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宁宁,陈海霞,杨晓春.静脉炎实验研究的最新进展[J].华西医学,2008,23(4):891.

[2] 曾慧美,林克如,吴小红,等.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护理方法探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7):57.

[3] 林华瑶,王惠莹,王秋杏,等.脉冲式冲管预防甘露醇输注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0,17(2A):67.

[4] 王冰,张梅英.防范静脉输液中不溶性微粒危害的研究进展[J].上海护理,2009,9(1):63.

[5] 陈红琢,刘薇群,屠庆.非化疗药物致输液性静脉炎机制的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6):628.

[6] 殷仕铭,何平,郭琼.硼酸联合硫酸镁湿敷治疗甘露醇所致血栓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 当代护士,2010,12(3):111-112.

[7] 石艳.红花醇湿敷治疗甘露醇所致静脉炎临床观察[J].现代临床医学,2011,37(5):374-375.

[8] 黄惠梅.呋喃西林联合地塞米松湿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3):435-436.

[9] 李姣红.新鲜芦荟叶贴敷治疗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6):35-37.

[10] 刘桥,刘丛.应用新鲜马铃薯片外敷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效果[J].吉林医学,2011,32(9):1866.

[11] 何月莲,林秋炜,叶丽宜,等.维生素C注射液联合马铃薯外敷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17):2189-2191.

[12] 肖莹,高英.云南白药气雾剂治疗静脉炎疗效观察及护理[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2009,7(4):146.

[13] 李旬,项亚娟,刘迎梅.喜疗妥在静脉炎防治中的研究进展[J].上海护理,2009,9(5):74-76.

[14] 董燕莉.如意金黄散加蜂蜜外敷防治化疗药所致静脉炎疗效观察[J].中医与中西医结合,2011,18(3):47.

[15] 崔丽静,柴艳华.水胶体敷料透明贴防治输液外渗和静脉炎的效果探讨[J].现代护理,2010,7(30):84-85.

[16] 孙向华,袁爱芹.安普贴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中的应用及疗效[J].中国实用医刊,2011,38(10):124-125.

[17] 陈慈玉,吴妙莉,许阳子,等.多爱肤敷料预防20%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0,9(8):19-20.

[18] 张艳.赛肤润治疗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实用医药杂志,2011,28(4):308-309.

[19] 雷玲,付惠敏,王海燕.影响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因素分析与对策[J].当代护士,2007,14(5):73-74.

[20] 梁燕,冯灵,杨蓉.通过静脉留置针输注20%甘露醇前后冲管的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9):2331-2332.

[21] 刘雪英,庞先美,林小慧,等.加温输注配合肝素钠软膏外涂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1,9(7):1715-1716.

[22] 张玲.静脉炎的预防性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1,8(10):329-330.

[23] 徐向红,魏素兰,朱国香,等.鲜鱼腥草外敷预防静滴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5):850-851.

[24] 程月,伏永艳,肖勤.应用精密过滤输液器减少甘露醇所致疼痛及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7):2189-2190.

(收稿日期:2012-12-21) (本文编辑:陈丹云)

①安徽省霍山县医院 安徽 霍山 237200

通讯作者:刘慧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