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米达普利和缬沙坦联合使用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米达普利和缬沙坦联合使用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及护理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使用米达普利缬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 将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清晨顿服米达普利10mg和缬沙坦80mg,B组清晨服用米达普利10mg,晚间服用缬沙坦80mg,服药前及服药后每隔4周分别测定患者诊室血压和24小时动态血压,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高血压患者的常规护理。结果 2组患者用药后各时点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用药前。B组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晨峰血压升高程度、清晨收缩压、清晨舒张压、清晨脉压均较A组低。结论 米达普利和缬沙坦分次联合使用更能降低夜间血压、遏制清晨血压过度升高。护士应加强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合理、规范用药,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米达普利;缬沙坦;动态血压;护理对策

原发性高血压(EH)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来有上升趋势,是脑卒中和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关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及血压晨峰现象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已倍受关注。许多研究证实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呈明显的节律变化,清晨时段的发生率最高,清晨血压过高是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通过给予降压药物米达普利和缬沙坦及护理干预,将日常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07年5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1例,女17例,平均年龄(49.2±9.8)岁。入组标准:⑴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的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⑵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和严重心血管并发症。

1.2方法 入选的2组患者均停用降压药物2周。A组清晨顿服米达普利(商品名达爽,日本田边制药公司生产)10mg和缬沙坦(商品名代文,北京诺华制药公司生产)80mg,B组清晨服用米达普利10mg,晚间服用缬沙坦80mg,每隔4周测诊室血压和24h动态血压,继续以上方法服药8周。

1.3护理对策

1.3.1心理护理 高血压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而其中主要是精神神经因素,精神长期紧张、抑郁、焦虑,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血管运动中枢失调,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而导致外周小动脉收缩,阻力升高而血压升高。所以,精神因素、心理状态与疾病发生有直接关系,而对高血压病人进行心理问题分析的目标是为了使病人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使病人能有效的承受治疗所带来的压力,保持病人达到最佳的身心状态,高血压病人除有一般健康人的心理特征外,还有病态的特殊表现,在治疗上药物的治疗很重要,但也不能忽视病人的心理上的护理与治疗。心理护理就是在掌握了病人的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后有目的地制定护理措施,加强心理护理,使病人病情稳定,早日康复。 心理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药物的作用,不良情绪可使机体的免疫机能和代谢发生紊乱,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由于高血压的直接和间接危害,有些患者产生紧张恐惧心理,首次确诊的病人对高血压缺乏正确的认识,因而忧心忡忡,思前想后直接影响药物的疗效,针对这些情况,护理人员就要认真分析病人的心理 状态。不同心理特征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用良好的语言、态度和表情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使病人有一个心理准备,树立起勇气和信心,保持心情轻松愉快,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同时给病人创造一个整洁、安静、舒适的环境。

1.3.2常规护理 ⑴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个性特征采用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病的特点、并发症及危害,介绍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⑵指导合理、规范用药,科学有效地控制血压水平[1],尤其夜间血压水平。对夜间血压持续增高者,可改为晚上服药或临睡前服1次降压药以控制夜间血压水平。⑶嘱患者进食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适当蛋白质及高维生素饮食;限制动物脂肪、内脏、鱼子、软体动物、加壳类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防止便秘;肥胖者控制体重,减少每日总热量摄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饱等不良生活习惯,忌烟酒。⑷对于血压较高,尤其收缩压(SBP)增高、夜间血压下降率的患者,嘱其充分休息,通过治疗血压稳定在一定水平后方可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不易长时间静卧。⑸保持心情愉快,个性乐观开朗,遇事沉着冷静,调节身心处于舒适平和状态。⑹定期随访,测量血压,若出现头昏、头痛、恶心、肢体麻木等症状,及时就医。

1.4观察指标

1.4.1诊室坐位血压 服药前及服药后每隔4周用水银柱血压计测量坐位时右上臂血压3次,记录2次舒张压(DBP)最接近的血压平均值。

1.4.2 4h动态血压 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德国Mobil-Graph全信息动态血压监测仪)测量24h动态血压。以6:00―22:00为日间血压,1次/30min;22:00-次日6:00为夜间血压,1次/60min;清晨6:00-10:00为清晨血压;监测时间为24h,结果必须24h无中断及可读数据>90%。否则重新测试。此外,根据推荐文献,确定血压晨峰,测起床后2h内收缩压的平均值,减去夜间睡眠时最低血压平均值(夜间SBP最低值及前后共3次SBP的平均值)差值≥23.58mmHg确定为有晨峰现象。确定起床后2h内DBP的平均值为清晨DBP。

1.5统计与处理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

2结果

2.1 2组治疗后诊室血压24h动态平均值,诊室血压平均值变化。治疗4周后2组之间比较诊室血压、24hDBP,24hSBP参数差异无显著性。见表1。

2.22组联合用药前、后对清晨血压的影响比较。2组联合用药后比联合用药前的清晨血压升高程度,清晨SBP、SBP、脉压均降低。分次联合用药的B组清晨血压升高程度,清晨SBP、DBP、脉压均低于顿服联合用药的A组,见表2。

3讨论

3.1大多数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呈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这点已被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研究所证实。清晨时段是心脑血管疾病(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脏猝死、脑卒中等)的高发期[2,3]。已有研究显示这一现象的发生与该时段的血压晨峰程度有关。并且独立于24h平均血压水平。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发生机可能与自主神经活动及内分泌系统活性迅速增加,儿茶酚胺释放增多,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血管阻力、心率、心排血量及血容量增加有关,使血压骤然上升。此外,清晨血压过度上升还与年龄、身体活动状态及早晨血小板聚集有关。使用控释型制剂及时间治疗学方法可能会成为有效降压并改善血压昼夜节律、抑制血压晨峰的有效方法,可降低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3.2 细致护理是改善血压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通过对患者细致入微的护理,尤其是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个性特征采用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病的特点、并发症及危害,介绍常用药物;调动患者维护健康的积极性,使患者获得知识、改变观念,积极配合治疗,自觉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不正确的治疗行为,提高治疗的遵从性,在轻松地气氛中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惠珍,王清.老年高血压患者控制不佳原因调查分析[J].中国康复.2003,18(3):174.

[2]郑琦,吴可贵,晋学庆.清晨血压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J].高血压杂志,2004,12(5):387-389.

[3]REDON J.The normal circadian pattern of the blood pressure implcationsfor treatment[J].Clin Pract,2004,5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