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培养和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培养和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当今是信息的时代,科技发展带来了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从而使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何培养和引导中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呢?本文从“要想培养和引导学生的计算机兴趣,必须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要想培养和引导学生的计算机兴趣,必须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和改变教学模式。”“要想培养和引导学生的计算机兴趣,必须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论述。本文重点分析了如何培养和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兴趣,化兴趣为动力,使学生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 引导 兴趣 转变观念 培养能力

最近十年以来,计算机软硬件技术迅猛发展,微机的机型已从8位发展到了64位,速度惊人,发展越来越快,计算机的价格却越降越低;软件的发展也是不断更新。在这种计算机软硬件的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中学计算机教育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农远工程实施以来,各农村学校也都建立了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培养和引导学生的计算机兴趣,能否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成为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回顾近年来的计算机教育,对如何培养和引导学生的计算机兴趣,本人感触颇深。

一、要想培养和引导学生的计算机兴趣,必须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

安徽省将中学信息技术课列为中学的必修学科,已经有七个年头,前年又开始了新课程改革,在改革之前,每个星期每个班只安排一节课,课改之后改为两节。信息技术课本也改版了多次,内容一次比一次要深广、实用,更注重学生的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国家对计算机教育越来越重视,可是学生却不重视,或者说是不知如何把对这门学科的兴趣用到学习中。比如:有的同学上课迟到,有的上课时做其它学科的作业,老师在上面讲,有的学生在下面自己操作,甚至有的学生把信息技术与电子游戏等同起来等等。所以信息技术的教学与学生的思想观念形成了矛盾。

要解决这对矛盾,就必须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应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学校要将电脑教室管理好,使电脑在上课时都能正常使用,这是最基本的条件,如果学生连操作实践的机会都没有,那他们怎么能好好地学你这门课呢?教师要给每一个同学创设均等的上机操作的机会。但由于客观原因的限制,如人多机少,机器出故障,这时教师就要合理调整座位,及时处理故障,不至于影响学生的兴趣。第二,教师引导要正确。在课堂上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来正确地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对最先完成较好的同学实行奖励等等,奖品可以是一句表扬的话,也可以是物质奖励等。第三,从家庭教育入手。要及时召开家长会,需要家长对新时代的人才观有深刻的认识。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信息技术方面的比赛,制作一些网页博客等在网上,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能够得到实际运用,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能在学生心中提高信息技术学科的“地位”。

二、要想培养和引导学生的计算机兴趣,必须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和改变教学模式。

新课程的改革给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同时给教师的计算机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思想、现代化教育手段、方法,对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有着紧迫的现实意义。

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应该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让学生直接参与探索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就感,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确立科学的态度和掌握科学的方法。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理论联系实践,切不能“纸上谈兵”。如:在学习Windows时,每堂课都离不了计算机。在讲解Word软件时,首先把学生带到计算机旁,使每一位学生都面对Word软件的界面。老师先让学生熟悉Word界面,再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帮助”,了解所有的操作都离不开菜单,当然在熟练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常用工具栏以提高工作效率。在讲解“复制与粘贴”的时候,老师重点是强调“复制与粘贴”的关系,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其操作方法。老师可以在演示的过程当中,有意地“忘”了选取操作,或未进行正确的选取,设置出一个非意料之中的结果,然后让学生观察和思考为什么没复制出图像或只复制出其中一部分,从而让学生在失败中获取新知,培养能力。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由强迫学变为自觉学,心情变得愉悦,进而使注意力变得集中和持久,观察力变得敏锐,想象力变得丰富,创新思维更加活跃,从而保持良好的学习劲头。学生在刚开始操作时,可能会感到困难重重,每进行一步操作都会遇到新问题,甚至产生抵触心理,此时教师要亲切和蔼地耐心指点,鼓励学生去发现新问题,大胆地引导学生实验,并提供可行的处理办法,使学生在不断的操作中,总结出有规律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提高学习的气氛,应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交流。在文档设计中,学生倾注了自己的心血,使得版面非常美观、精致,很多老师看后都赞叹不已。在一个学期的Word软件学习中,学生们不断进行着自我评价、自我完善,最终不但能全部掌握要学的内容,而且对学生来说,感到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一种应用软件的方法,为学生今后能够独立使用其他工具软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要想培养和引导学生的计算机兴趣,必须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我们都遵循教材,先讲计算机基础,然后就开始了WINDOWS XP和WINDOWS XP中的一些应用程序以及OFFICE2003和INTERNET的学习。教师教什么学生就会什么,教师不教学生就不会,学生缺乏创造力、动手能力。不要忘记WINDOWS XP只是微软公司的一个操作系统而已,OFFICE2003也只不过是微软公司的一个办公软件。我们学习WINDOWS XP和OFFICE2003不单单是为了简单地会使用它、熟练地掌握它,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利用学这些东西的过程熟悉计算机里各种软件的使用规律,为以后学习其他的软件奠定基础。比如:教师讲OFFICE2003中WORD2003的时候已经学习过WINDOWS XP中的记事本和写字板,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总结这几种软件的共性,鼓励学生先自己尝试使用WORD2003,这样教师给学生讲课的时候可以针对学生碰到的问题讲解,教师讲课轻松,学生学习也有目的,真正作到事半功倍。在教学中选择调整内容是很重要的,要做到“现学现用,立竿见影”。例如对于一个没有学过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人,我们直接教他学习如何上网,去浏览一个网站,找到他所需要的信息,然后下载,这样手把手一教,他几下就学会了,也能达到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通过这样一学习,他会觉得对它是有用的,自然就会去把它掌握。从而让他觉得信息技术中简单的东西也会有这么多神奇的魅力,改变他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看法,从而自觉地转移他的兴趣到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中来。

大家都知道,计算机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新事物,每天甚至每刻都有大量的新软件和新硬件出现,如果我们不是让学生学习其中的规律而仅仅教会他们使用和掌握眼前的这些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那么学生以后每学习一个软件都要靠教师去教,没人教就不会,无论对工作还是学习都是相当不利的,所以我们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为有了自学本领,就等于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

(二)教师要积极组织、开展课外活动,在课外活动中必须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在形式上虽是集体授课,而实际上则是学生的集体化学习。课外活动小组则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学生们即可以有自己的学习进度,也可以互相探讨、交流,使每个人的思路更开阔、更清晰。若教师能适当引导,学生的学习热情就能很好地保持和提高。

在小组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自愿,把学生分成几个组,每组学生可以用教师提供的题目,也可以自己找题目,利用课堂所学的知识,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课件或用Word软件制作电子报刊等。在制作过程中,教师不控制每个组的进度,而是在学生遇到问题时,与学生共同探讨或指点。这样,学生的学习从原来的“老师要我做”,变成了“我要做”。在这种轻松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创造性得到了最大的发挥。把制作的优秀的作品放在学校的局域网中,让师生共同浏览,激励全校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

在我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普遍有所提高,这主要归功于对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的引导和培养。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参考文献:

[1]白世安.能力的培养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高职计算机网球,2005.6.

[2]张欣,张惠灵.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教学改革的先导.中国电化教育,1999,(6).

[3]陈素,芳袁力,张俊秀.素质教育与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中国成人教育,2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