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校长如何出台新举措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校长如何出台新举措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案例:

某校新任校长到校后的第一个学期,便实行教学改革,将原任校长实施近两年的“导学案”废除,取而代之的是集体备课制度。这位校长自认为“导学案”不切合学校实际,出现了一定的负面因素,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而自己在原学校推行的集体备课制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不可估量,因而取消“导学案”,实行集体备课制度是审时度势之举,体现了自己教学管理的智慧。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新校长、新思路、新举措,在急于创下新成绩的状况下,新校长出台全新的教育教学管理手段,也便习以为常了。新校长,特别是有过长期学校管理经历的校长,来到一所新学校后,擅长做的事便是进行新旧学校之间的互相比照,也习惯用前任学校管理思维去审视当任的学校。这种管理思维模式固然有其可取之处,可以让校长的管理经验得到施展与延伸。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优势与特长,都拥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如果校长不顾学校之间的个性差异,生搬硬套,实行拿来主义,强硬植入原学校的管理措施,那么学校就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窘况,也将动摇学校高效管理的根基。纵观此位校长的做法,至少出现了下面几点错误。

1.全盘否定,抛弃前任校长的管理成果

每一位校长都有自己独特的管理理念,特别是对于优质学校来讲,前任校长给予学校、给予新任校长留下了一大笔宝贵的财富,包括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谐的人文环境、高效的管理举措,这都应是新任校长继承与发扬的。某些做法与举措不够科学或是失败的,前任校长可以告诉新任校长,哪些管理举措不适合学校的校情、师情、学情,需要着力改革。因而,每一位新任校长,要想在新的学校管理中打开局面,就必须继承与发展前任校长留下的宝贵管理成果与经验,而非全盘否定,另起炉灶。即便是前任校长某些做法是欠妥的,新任校长也应当认真总结,寻找其失败的原因,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案例中,无论是“导学案”还是集体备课都是课程改革的一种尝试,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都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学校在“导学案”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困惑与阻碍,也只能证明,“导学案”教学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入,而绝不能说其是失败的,无可借鉴的。

2.独断专行,失去全体教师的拥护支持

显然,以集体备课取代“导学案”是校长“一个人”的决定。新校长的决策是个体化行为,而非集体化的决议。其实,无论是何种备课方式,教师都有一个逐步适应与习惯的过程,从先期的陌生抗拒,再到后期的熟悉与认同,都需要时间来支撑。两年的“导学案”改革实践与推动,教师虽然不能说对“导学案”太熟悉,但也不陌生。而新任校长取而代之全新的集体备课方式,势必是要让教师重新认识与适应,这显然会造成教师的心理紧张,进而引起主观性排斥。而对于尝到“导学案”改革成效的教师更是不可忍受。同时,校长的个人意志,独断专行,会引起教师的强烈反感,这会直接影响教师对学校以及校长的认同,从而降低工作热情,影响学校的整体工作。

3.行政推动,忽视学校本土的文化内涵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诚然,一个好校长会带动一所好学校,但是,我们同时也应当看到,真正高效的管理并不是校长“人治”的管理,而是校长通过校园文化的深层构建,以文化的无穷魅力指导学校发展的方向。校长首先应是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校长对学校的影响,需要通过自身理念的无形渗透,而非行政权力的硬性推动。无论是“导学案”,还是集体备课,成功的关键并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其对教学状态、师生风貌、课堂文化的改变。行政推动的教改方式失去了学校本土文化根基的支撑,注定行之不远。而这也应当是校长需要明白的道理。

那么,就此位校长而言,如何摆正“导学案”与集体备课的问题,在新环境实施自己的新举措,笔者认为,可以抓住以下三点。

1.全面审视,分析得失

无论是“导学案”,还是集体备课都有自己的优势,都有自己的可取之处。对于前任校长实施的“导学案”改革,新任校长必须站在客观的角度,全方位予以审视,看教师的认同度,看实施的有效度,看结果的收益度,当然,也要找过失,找不足,找问题。同样,对于自己先前学校推行的集体备课制度,新校长也并不能太过于自信,也应跳出来,以旁观者的身份去重新审视,以期有清醒而全面的认识。

2.渗透推广,有效整合

前任校长与新校长的管理措施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有时候是可以有效整合、取长补短、相互渗透的。就“导学案”与集体备课来讲,其实,是备课改革的两个方面,一个是从学生的角度实施改革,一个是从教师的角度实施改革。二者完全可以相互融合的。而“导学案”+“集体备课”的全新备课形式,不仅明确了备课的服务对象,而且拓展了备课的形式,可以说是新型高效备课的重要突破。而新校长通过二者整合的方式,不仅兼顾前任校长所留下的备课改革基础,而且移植了自己教学管理的有效经验,是在继承中发展。其管理新举措的推动方式是渗透式而非行政式,也会赢得广泛的群众基础。

3.集思广益,民主决策

当然,新校长对新型管理方式的引进与倡导,还是要循序渐进,遵循民主化原则,而绝不能自主硬性地决策,要真正倾听普通教师的声音,让普通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主动选择。集思广益、民主决策形成的管理举措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根植于教师内心、根植于校园本土性的管理策略。

(作者单位:宿州市埇桥区教育体育局,安徽 宿州,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