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焦氏易林》的编撰及其与《周易》的若干关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焦氏易林》的编撰及其与《周易》的若干关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焦氏易林》根植于《周易》“据象以系辞”的编撰原理,取象归附于《周易》。在具体编撰方式上,一方面,《周易》的卦名之象、爻辞之象都对《焦氏易林》的编撰有所影响,部分林辞是借用或化用相关卦、爻辞而成;另一方面,《焦氏易林》的编撰又受到具体占筮的左右,多结合卦象而成,某些林辞与《周易》卦、爻辞无涉。在卦旨的吉凶指向上,林辞一爻变的卦例呈现出二、五爻变多吉,其余爻位变化多吉凶持平的面貌,与《周易》的爻位意义扣合,系衍《易》而成。

关键词:焦氏易林;周易;一爻变

中图分类号:B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3)03—0121—06

《焦氏易林》(以下简称《易林》)又名《六十四卦变者占》、《大易通变》,命名依傍《周易》,和《周易》关系密切,大抵“焦赣所衍之数,《易》之所有也”①。二者的关系,近人徐芹庭先生认为:“夫《易经》与《易林》诚如左右手不可或缺,有《易林》更能显《易经》之变化。有《易经》方能寻《易林》之本体。”②这种揭示是正确的,遗憾的是徐先生只是点到为止,没有更进一步的论述,《易经》与《易林》有何具体联系并未明示,因而有的学者提出了这样的追问和结论:“这些断语与卦的关系究竟何在?焦延寿何所依据而创作了这几千首占断诗?却是后世易家无法得知的谜。”③其实,将《易林》与《易经》对读,若以一爻变占的林辞为中心,观察所涉的取象以及卦旨的吉凶,这种“本与末、源与流”的渊源关系是能得到明确印证的,《易林》的编撰方式也能从模糊走向清晰。本文拟对此问题略作一番梳理。

一、《易林》取象与《周易》的卦名及爻辞之象

《易林》一爻之变所涉及的384则林辞和《周易》对应紧密,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打开《易林》编撰之谜的一把钥匙。首先来看《周易》卦名之象对林辞编撰的影响。一爻变卦例中部分林辞的取象和相应的《周易》卦名相扣合,依傍《周易》卦名,取象多种多样,内容也丰富多彩。如,《归妹》卦,《彖传》曰:“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人之终始也。”④《归妹》卦以男女嫁娶为旨,卦爻辞的编排选择的都是婚嫁事象。《易林》中有类似的占辞:“春桃生花,季女宜家。受福多年,男为封君。”⑤这则占辞见于《解》之《归妹》卦,编撰时所选用的题材与之卦《归妹》卦名所示的嫁娶之象紧密相连。《坎》卦象,《说卦》传曰“陷也”⑥,《坎》有“坎陷、险阻”之象,《易林》的《节》之《坎》写道:“群队虎狼,啮彼牛羊。道路不通,妨农害商”,在这里,以虎狼啮食牛羊起兴,标示的是一条“遇险受阻”之象,与《坎》卦卦名的“险阻”之义正相符合;《涣》之《坎》亦曰:“子畏于匡,困于陈蔡”,同样也取象于之卦卦名“坎为陷”之义。《睽》卦卦象,《彖传》曰:“火动而上,泽动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⑦《睽》指的是“乖异、分离、分开”之象,相应的林辞《噬嗑》之《睽》写道:“邻不我顾,而望玉女。身多疾癞,谁当媚者。”⑧辞中的女主人公和邻家男子心意相左,女有心而男无意,结局只能是以分离收场,和之卦《睽》所含的乖异之象相符合。总之,在这部分林辞中,卦名之象是《易林》作者编撰时的激发点,卦名所含的概括性的“象”在林辞中以具体的物象予以落实,可以是男女之间的情爱场景,也可以是商旅行贩中的个人困厄等,纷繁变幻的背后,可以说,取象归附于卦名。

《周易》爻辞之象的影响也同样如此,一爻变的384首林辞和384则《周易》爻辞大部分都可以形成对应关系,二者之间的取象呈现出或隐或显的关联,《周易》开创在前,《易林》赓续在后。《周易》中《归妹》卦上六爻辞写道:“女承筐无实,男刲羊无血,无攸利”⑨,这是一种“犯刚无柔之象”⑩,相应一爻变动的林辞《归妹》之《睽》直接化用为:“刲羊不当,女执空筐。兔跛鹿踦,缘山坠堕,馋佞乱作。”二者在取象上一脉相承。《师》卦九二爻辞:“在师中吉,无咎,王三赐命”,有“在师中吉”之象,对应的林辞《师》之《坤》写道:“春桃生花,季女宜家,受福且多。在师中吉,男为封君。”“在师中吉”成了沟通两者取象的桥梁。《巽》卦爻辞载:“悔亡,田获三品”,爻位变动的林辞《巽》之《姤》为:“随风乘龙,与利相逢。田获三倍,商旅有功,憧憧之邑,长安无他。”在这里,“田获三品”与“田获三倍”仅一字之差,都有“多”的含义蕴含于其中。此外,《渐》卦九三爻辞有“鸿渐于陆”,《渐》之《观》则写道:“春鸿飞东。”《明夷》卦上六爻辞有“不明,晦”,《明夷》之《贲》则用“阳明失道”来呼应。《离》卦初九爻辞有“敬之,无咎”,《离》之《渐》则曰“敬慎避患”,《离》卦上九爻辞有“有嘉折首,获非其丑”,《离》之《丰》则以“黍稷盛貌,多获高积”来比附。《剥》卦六五爻辞有“宠,无不利”,《剥》之《观》则改写曰“居之宠光,君子有福”。

上述这些相同的取象,不仅有句子的参与,更有词语和短语的对应,如果说这种取象关系还很明显的话,那么另一类则显得相对隐晦。《屯》卦初九爻辞是这样的:“盘桓,利居贞,利建侯”,说的是利于止居之象,相应的林辞《屯》之《比》为:“獐鹿逐兔,饱归其居。反还次舍,无有疾故。”此卦中没有词语的重现,不易分晓,《屯》卦震上坎下,《比》卦坤上坎下,《说卦》称:“坤为地”引申为静,“震为动”,《屯》之《比》是以坤代震,震变而为坤是由动而静,故引伸开去有獐鹿由逐牧而归饱其居,牧者由放牧返还次舍之象。其中“反还次舍,无有疾故”同样是“利于止居”之义。《同人》卦九三爻辞“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有“登高受阻之象”,相应的林辞《同人》之《无妄》卦为:“负车上山,力劣行难。烈风雨雪,遮过我前。中道复还,忧者得欢。”表达的意思是:负载重物的车辆上山前行,途中遇到风和雪的阻碍,亦有“登高受阻”之象。这类隐晦的取象是不明显的,有时甚至很难觉察,如,《节》卦九五爻辞:“甘节,吉,往有尚”,为“节俭致福之象”,相应的林辞《节》之《临》反其象而用之,曰:“奢淫吝啬,神所不福。灵祇凭怒,鬼瞰其室。”从节俭的反面骄奢入手,表达出另一番劝诫景象。

此外,这种对应关系有时在组卦中体现得也很明显,试以《师》卦为例:

1.师出以律,否臧凶。(师·初六)

(不吉)玄黄虺聩,行者劳疲。役夫憔悴,逾时不归。(《师》之《临》)

2.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师·九二)

(吉)春桃生花,季女宜家,受福且多。在师中吉,男为封君。(《师》之《坤》)

3.师或舆尸,凶。(师·六三)

(凶)耳目盲聋,所言不通。贮立以泣,事无成功。(《师》之《升》)

4.师左次,无咎。(师·)

(吉)三德五材,和合四时。阴阳顺序,国无咎灾。(《师》之《解》)

5.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师·六五)

(凶)国乱不安,兵革为患。掠我妻子,家中饥寒。(《师》之《坎》)

6.大君有命,开国有家,小人勿用。(师·上六)

(平)折叶蔽目,不见稚叔。三足孤乌,远其元夫。(《师》之《蒙》)

在这组语料中,《易林》与相应的《周易》爻辞吉凶一致,取象也基本契合。《师》卦初六爻辞有“外出之象”,这与初六爻位意义“履霜,坚冰至”所揭示的“不宜有所行动”之义相悖,故卦旨凶险,相对应的林辞“行者劳疲”亦是“外出之象”,卦旨也无异于《师》卦初六爻旨,均不吉利。其他的林辞和《周易》爻辞的对应情况也是如此。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部分一爻变的林辞和相应的《周易》爻辞在取象上是一致的,这种现象不是偶然的。按照这种对应思维去考察其他某些林辞,也会是处处圆通的,能使一些费解的林辞从模糊走向清晰,使一些林辞的归属从不确定走向确定。林辞《大壮》之《大有》卦,宋、元本作:“褒后生蛇,经老皆微。迅跌衰光,酒灭黄离。”《四库》本、《百子全书》本、《津逮秘书》本亦同,并引汲古本旧注云:“一作《同人》卦”,且在《大壮》之《同人》卦下注云:“一作《大有》卦。”从后一个版本系统来看,它们虽然在这两处都予以注出,但是却并没有重视这两条注。当下所有通用的版本亦都采用“褒后生蛇”这则林辞,其实是不确的。若我们比对这两则林辞,以相应的《周易》爻辞为参考,汲古本的这条古注无疑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大壮》之《同人》为:“老弱无子,不能自理。郭氏虽忧,终不离咎。管子治国,侯伯来服。乘舆八百,尊祀祖德。”这则林辞明显过长,因其和整个《易林》多为四言、四句的体例不合,且前后在卦旨的吉凶上有明显差异,“故可判为是两则林辞”。若将后面的四句删节,再比对《周易·大壮》卦上六爻辞:“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艰则吉”,无疑比现有的林辞“褒后生蛇”更吻合卦象。《大壮》上六爻辞中羝羊象征阳,被藩篱所限蕴含的是“不能退,不能遂,阳刚受挫之象”,“老弱无子,不能自理。郭氏虽忧,终不离咎”同样是“不能自理,阳刚衰落之象”,且都以否定词“不”串联,卦旨“终不离咎”和“艰则吉”是一致的,不同于“褒后生蛇”的凶旨,因而其归属《大壮》之《大有》是可以确定无误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相互比照的方法也是有限度的,《周易》爻辞与林辞的对应关系有时并不十分明晰。一小部分林辞,在取象上并不忠实于与之相应的爻辞,体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和变动性。《未济》卦九二爻辞:“曳其轮,贞吉”,相应的林辞为:“鸟鸱搏翼,以避阴贼。盗伺二女,赖厥生福。旱灾为疾,君无黍稷。”(《未济》之《晋》)两者一吉一凶,取象上,爻辞描写的是渡河时推引车轮的场景,而林辞描写的却是一连串的搏斗、盗取、灾害之象,二者之间没有丝毫联系。《晋》卦九四爻辞:“晋如鼫鼠,贞厉”,象征的是当进取之时,畏首畏尾,那么占问是凶险之意。林辞却为:“天命玄鸟,下生大商,造定四表,享国久长。”(《晋》之《剥》)化用《诗·商颂·玄鸟》篇内容,表现的是殷商古帝开国之故实,与相应的《周易》爻辞无涉。

《周易》的卦爻辞不能全部覆盖相应的林辞,旁逸斜出的情况时有发生。但《周易》爻辞与林辞的对应关系不是偶然的,零星的,而是较为普遍地存在的。《周易》爻辞就像一只标杆,其投影无不映射在与之对应的那部分林辞之中。

二、《易林》卦旨指向与《周易》的爻位意义

《易林》和《周易》都具有卜筮的功能,每则爻辞都有吉凶呈现,编撰在取象上依傍《周易》的卦名和爻辞,在卦旨的吉凶指向上又是如何呢?和《周易》是否也存在联系呢?回答是肯定的。以384则一爻变林辞卦旨为对象考察,相关数值是这样的:第二爻变动时吉卦约为29次,凶卦约为15次,卦旨平和者约为20次;第五爻变动时吉凶平的卦旨约为33∶19∶12;第三爻变动时约为25∶22∶17;第四爻变动时约为26∶26∶12;第一爻变动时约为23∶24∶17;第六爻变动时约为25∶25∶14。数值背后反映出,居中爻变时吉利卦旨最多,第五爻变尤其如此,余者吉凶大体均等。总体上的这种吉凶取向缘何如此呢?通过比照《周易》爻辞在爻位上的编撰原理可以解开这一谜团,《系辞传》有这样的记载:

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邪?

从这段话可知,《周易》编撰的爻辞居下卦和上卦之中的二、五两爻位者多吉利,处于第三爻位者多凶险,第四爻位者多恐惧,初爻表示事物的开始,不易知道发展的趋向,吉凶走向较难判断,上爻代表事物的终结,吉凶指向明确而清晰。这和上述表格中林辞的吉凶取向是吻合的,这种吻合落实到具体的编撰实例中能得到更进一步的印证。

其一,第二或第五爻位变动时,所取事象多吉利,较少有大灾大患出现。“燕雀衔茅,以生孚乳。昆弟六人,姣好孝悌。各同心愿,和悦相乐。”(《咸》之《小过》)这是《咸》卦第五爻变动,首句以燕雀起兴,描绘的是一幅人丁兴旺而和悦相处的画卷。“雎鸠淑女,贤圣配偶。宜家寿福,吉庆长久。”(《履》之《无妄》)这是《履》卦第二爻变动,以雎鸠起兴,标示的是淑女佳美,带来吉庆长久之义。按所涉爻位及变动经卦划分,可归为此类的有:以乾易离、以震易兑、以坎易坤、以艮易巽、以离易乾、以兑易震、以坤易坎、以巽易艮八组128则。它们构成一个特征鲜明的群体,卦旨吉多而凶少,事象圆满而美好。以坎易坤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比对《周易》爻辞,相应的林辞是这样编撰的:

1.帝乙归妹以祉,元吉。(泰·六五)

(吉)四足无角,君子所服。南征述职,与福相得。(《泰》之《需》)

2.黄裳元吉。(坤·六五)

(吉)孔德如玉,出于幽谷。飞上乔木,鼓其羽翼,辉光照国。(《坤》之《比》)

3.敦复,无悔。(复·六五)

(平)悬貆素飡,食非其任。失舆剥庐,休坐徒居,室家何忧。(《复》之《屯》)

4.贞吉,升阶。(升·六五)

(吉)刻画为饰,嫫母无益。毛嫱西施,求事必得。(《升》之《井》)

5.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师·六五)

(凶)国乱不安,兵革为患。掠我妻子,家中饥寒。(《师》之《坎》)

6.箕子之明夷利贞。(明夷·六五)

(平)涌泉涓涓,南流不绝。卒为江海,坏败邑里。家无所处,将师袭战,获其丑虏。(《明夷》之《既济》)

7.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谦·六五)

(平)右目无瞳,偏视寡明。十步之外,不知何公。(《谦》之《蹇》)

8.知临,大君之宜,吉。(临·六五)

(平)阴淫不止,白马为海。皋泽之子,就高而处。(《临》之《节》)

上述八则以坎易坤的林辞,变动的坤卦与坎卦分别居于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经卦之上,第五爻位变动。五多功,对应的《周易》爻辞明确标示爻旨为吉的有5次,《易林》3吉2凶3平,也不例外。如,《泰》卦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帝乙,《周易集解》引虞翻曰:“帝乙,纣父”,以,在这儿用的是特殊含义“得”,以祉指得到福祉,帝乙归妹指殷高宗帝乙嫁女给周文王,“嫁女是双方的交往,合乎泰卦通达之旨”,居于六五位,故元吉。林辞《泰》之《需》模仿道:“四足兼用,君子所服。南征述职,与福相得。”先天八卦乾为南,《说卦》称:“乾为君”,故南在方位上属尊位,后天八卦离为南,《说卦》记载:“离为火”,故南在意义上又象征光明,“南征述职”是趋向于尊位,奔向于光明,和《泰》卦六五爻辞一样都有“获得福祉之象”。又如,《升》卦六五:“贞吉,升阶。”《象传》曰:“贞吉升阶,大得志也。”六以阴爻居于上卦之中的尊位,为“大得其志之象”,林辞借助对越国美女毛嫱、西施故实的摄取,亦是“所求大得”之象。

位列第五爻变的爻辞也有少量没断语或卦旨为凶的情况,《师》卦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上古的军队以家族为单位组成,“长子帅师”违背《师》卦卦辞所揭示的带兵原则“贞丈人,吉”。丈人指老人,“贞丈人,吉”标示的是由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家族长老率领部队出征才会获得吉利,六五爻辞改由孩子辈的长子帅师,因而占问结果凶险。林辞《师》之《坎》属于第五爻位变动,“国乱不安,兵革为患”也是以战争为题材,接下来的两句“掠我妻子,家中饥寒”描写战争带来的深重灾乱,和《师》卦爻辞“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遥相呼应。

以坎易坤还有八则属于第二爻位变动,《系辞》曰:“二多誉”,意指第二爻位多美誉,以坎易坤的八则林辞4吉4凶,总体上与“二多誉”较相吻合。落实到具体的林辞中,如,《比》卦六二爻辞是“比之自内”,断语为“贞吉”,相应的林辞《比》之《坤》写道:“麟子凤雏,生长嘉国。和气所居,康乐温仁,邦多圣人。”描绘的也是一幅亲比无间、和乐吉祥的场景。

其二,第三爻或第六爻变动时,卦旨多指向凶险,取象常有“超过、越过某种限度”之义。以所涉爻位及变动经卦的组别为单位划分,属于这一类的有:以乾易兑、以震易离、以坎易巽、以艮易坤、以兑易乾、以离易震、以巽易坎、以坤易艮八组128则。以乾易兑是这一类中的典型代表,比照《周易》爻辞,可做如下观:

1.无号,终有凶。(夬·上六)

(凶)狼戾美谋,无言不殊。允厌帝心,悦以获祐。(《夬》之《乾》)

2.赍咨涕洟,无咎。(萃·上六)

(凶)鹿畏人藏,俱入深谷。命短不长,为虎所得,死于牙腹。(《萃》之《否》)

3.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随·上六)

(平)茅茹本居,与类相投。愿慕群旅,不离其巢。(《随》之《无妄》)

4.过涉灭顶,凶。(大过·上六)

(凶)东乡烦烦,相与笑言。子般鞭荦,圉人作患。(《大过》之《姤》)

5.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动悔有悔。征吉。(困·上六)

(凶)襄送季女,至于荡道。齐子旦夕,流连久处。(《困》之《讼》)

6.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革·上六)

(吉)疾贫望幸,贾贩市并。开牢择羊,多得大羟。(《革》之《同人》)

7.咸于辅、颊、舌。(咸·上六)

(平)过时不归,雌雄苦悲。徘徊外国,与母分离。(《咸》之《遁》)

8.引兑。(兑·上六)

(凶)下田陆黍,万华生齿。大雨霖集,波病溃腐。(《兑》之《履》)

上述八则以乾易兑林辞都属于第六爻变动,整体卦旨5凶2平1吉,和《周易》爻辞的编撰契合。“上易知”指的是最高位的《周易》爻辞常含有明显的“越过某种限定”之义,易如判断。如,《夬》卦上六爻辞:“无号,终有凶”,无号指不做戒备,丧失警惕,这与《夬》卦九二爻辞强调适当警惕方可无忧患的原则相违背,丧失警惕是过于放松,故卦旨呈现凶险之象。对应的林辞作了这样的转化:“狼戾美谋,无言不殊。允厌帝心,悦以获祐”,这是一幅贤圣隐而不见,谗佞恶人当道之象。如果说“无号,终有凶”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式表述,那么林辞是将抽象的概念式表述转化为对朝廷黑暗的特定描写,卦旨均凶险,都是越过限度趋于不正常状态,具有一致性。又,《大过》卦上六:“过涉灭顶,凶,无咎”,水没过人的头顶,超过人所承受的范围,是阴盛之象,卦旨凶。林辞《大过》之《姤》作了这样的模仿:“东乡烦烦,相与笑言。子般鞭荦,圉人作患。”前两句描写的是圉人荦与女公子戏,地位不相等的男女相感嬉戏是憯越之象,子般鞭打圉人,最终自己被弑杀则是憯越之象的悲惨结局,卦旨也是凶。类似带有超过某种限度之义的林辞还见于《萃》之《否》、《困》之《讼》、《咸》之《遁》、《兑》之《履》等。

以乾易兑的林辞还有八则属于第三爻变动,《周易》爻辞“三多凶”,林辞3凶4吉1平,略有背离,然取象仍是一致的。如,《履》卦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为,《说文》曰“象两母猴相对形”,可引申为勾结,大君指女君、妇人,“武人为于大君”有武人勾结大君作乱之象。林辞《履》之《乾》模仿写道:“东向蕃坦,相与笑言。子般执鞭,圉人作患。”运用的素材与《大过》之《姤》同,讲述的也是“女子会带来祸患”的同一主题。又如,《睽》卦六三:“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终。”牛向前行,曳指向后拽,方向相背;人向前走,掣指向后扯,方向相反,故有“天且劓”曳人掣人者遭受到刑罚之象,对应的林辞《暌》之《大有》曰:“狐狸雉兔,畏人逃去。分首窜匿,不知所处”,狐狸、雉、兔的畏人逃窜、分首窜匿,同样是相悖之象。

其三,第一爻或第四爻变动时,《易林》卦旨亦多指向凶险。以所涉爻位及变动经卦的组别划分,属于这一类的有:以乾易巽、以震易坤、以坎易兑、以艮易离、易巽易乾、以坤易震、以兑易坎、以离易艮八组128则。《周易》爻辞“初难知,四多惧”,林辞在吉凶指向上与这一条例遥相呼应。试取以乾易巽的部分林辞与《周易》爻辞比照如下:

1.有孚,血去,逖出,无咎。(小畜·)

(凶)东遇虎蛇,牛马惊奔。道绝不通,商困无功。(《小畜》之《乾》)

2.观国之观,利用宾于王。(观·)

(吉)青牛白咽,招我于田。历山之下,可以多耕。岁藏时节,人民安宁。(《观》之《否》)

3.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益·)

(平)水流趋下,遂成东海。求我所有,买鳣与鲤。(《益》之《无妄》)

4.悔亡,田获三品。(巽·)

(吉)随风乘龙,与利相逢。田获三倍,商旅有功。憧憧之邑,长安无他。(《巽》之《姤》)

5.涣其群,元吉。涣有丘,匪夷所思。(涣·)

(凶)三牛生狗,以戌为母。荆夷上侵,姬伯出走。(《涣》之《讼》)

6.富家,大吉。(家人·)

(凶)击鼓合战,士怯叛亡。威令不行,败我成功。(《家人》之《同人》)

7.鸿渐于木,或得其橛,无咎。(渐·)

(凶)子长忠直,李陵为贼。祸及无嗣,司马失福。(《渐》之《遁》)

8.月几望,马匹亡,无咎。(中孚·)

(吉)四目相视,稍近同轨。日昳之后,见吾伯姊。(《中孚》之《履》)

这组以乾易巽的林辞分别居于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经卦之上,属于第四爻变动。《周易》爻辞多没有明显的断语,处于同一位置爻位变动的林辞3吉4凶1平,与“四多惧”相应。《小畜》卦以抢劫蓄积类事象为主题,第四爻“有孚,血去,惕出,无咎”含有无灾患也没收获之象。林辞“道绝不通,商困无功”同样是没有收获之象,《巽》之《姤》、《益》之《无妄》的题材与《小畜》之《乾》相似,只是在吉凶的指向上略有差异。《巽》卦爻辞:“悔亡,田获三品”,意指当处于爻位之时,困厄会消失,狩猎能获取多种野兽。林辞《巽》之《姤》的“田获三倍,商旅有功”标示的亦是获取之象。《益》卦:“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爻辞符合《益》卦的宗旨,但迁移国都属于外出之象,与爻位意义“括囊,无咎,无誉”的内敛之象相违背,故没下断语。林辞《益》之《无妄》仿此,“遂成东海”隐约表明结果吉利,但接下来的两句“求我所有,买鳣与鲤”仅仅是一种行为的描述,行为描述完之后戛然而止,买鳣与鲤的结果是福是祸却无法清晰判断。此外,《家人》之《同人》、《涣》之《讼》以悲壮惨烈的战争描写,延续着古人对于战争的“多惧”心理。《家人》卦:“富家,大吉”,林辞在这里没遵循爻辞的卦旨和选材,受之卦《同人》在《周易》中描写战争事象的影响,呈现出一幅血腥战场上因士兵胆怯而招致失败的场景。林辞《渐》之《遁》将战火的硝烟弥漫到朝廷之上,选择的是司马迁因同情兵败投降的李陵而获罪的故实。

以乾易巽的另外一部分林辞分别居于八个经卦之下,第一爻位,《系辞》称“初难知”,初爻位列一卦的最下端,常有“不宜有所动之义”,违背这一原则多凶,如,《恒》卦初六爻辞:“浚恒,贞凶,无攸利”,浚指疏挖,与爻位意义相违背,故而爻旨凶险。林辞也同样以凶险示之:“朽根枯株,不生肌肤。病在心腹,日以焦枯。”(《恒》之《大壮》)疾病缠身,完全一幅憔悴焦损之象。

可见,无论是单则林辞还是以组别为单位的林辞,《易林》卦旨与《周易》爻位吉凶取向的一致性并不是偶然的。林辞的吉凶在爻位上和《周易》的关系是明确的而不是模糊的,吉凶取向与周易爻位、爻辞呈对应的关系,只有部分背离。

综上所述,一爻变动的林辞编撰方法可以归纳为两种:一方面,周易的卦名之象、爻辞之象、爻位意义都对《易林》的编撰有所影响,部分林辞是借用或化用相关卦、爻辞而成,象征含义完全一致;另一方面,《易林》的编撰又受到具体占筮的左右,多结合卦象而成,某些林辞与《周易》卦、爻辞无涉。虽然有部分与《周易》卦爻辞无涉甚至背离的林辞存在,但并不妨碍我们从一爻变林辞编撰方式的角度对二者的关系作这样的结论:林辞的编撰不是随机的、任意的,而是依傍变动的爻位意义,取象归附于《周易》,有章法、有规律可循的,是汉代一部衍《易》而成的易学著作。

注释

①魏荔彤:《大易通解》,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75页。②徐芹庭:《焦氏易林新注》,中国书店,2010年,第2页。③高怀明:《两汉易学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89页。④⑥⑦⑨陈鼓应、赵建伟:《周易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89、719、344、485、309、224、375页。⑤⑧刘黎明:《焦氏易林校注》,巴蜀书社,2011年,第698、396—397、910、139、953、56、265、987、1046、616—617、560—561、210、162、570页。⑩李炳海:《周易释读》,海南出版社,1989年,第29、10页。焦延寿:《焦氏易林》,台湾艺文印书馆,2007年,第225页。《焦氏易林注》,尚秉和遗稿、张善文校理《尚氏易学存稿校理》第二卷(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第604页。林辞吉凶的判断参考崔新《焦氏易林译注》和徐芹庭《焦氏易林新注》,崔本断为不吉者均视为平,个别爻辞的吉凶有改动。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557页。李鼎祚:《周易集解》,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第58页。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第63页。

责任编辑:涵含中州学刊2013年第3期陈献章“江门之学”的易学注解2013年3月中 州 学 刊Mar.,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