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梁厚甫国际评论中的修辞艺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梁厚甫国际评论中的修辞艺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梁厚甫是上个世纪著名的旅美华裔国际评论家,他的国际评论,在中国内地、香港和新加坡一带具有相当的影响力。梁文语言运用上的技巧,很大程度上和梁厚甫善用修辞艺术有关。这里所说的修辞艺术指的是修辞格,修辞格也称作修辞方式、修辞手段,简称辞格。

辞趣类辞格

辞趣类辞格,主要是利用汉字或汉语组合的特点来完成的,语言往往新颖、活泼而又幽默、风趣。理解这类辞格,要结合上下文,体会其中的语言特点,弄清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随着社会的演变推进,现实生活中不断有一些全新的元素出现,如果想使用原有的词语来形容、描述这些新出现的事物或者概念,常常会出现某些方面不尽贴切的情况。新闻评论为了保证本身所特别需要强调的事实真实性,保证评论能够最真实最确切地反映现实生活,在文章中就得灵活改造旧词,或者创造新词。梁厚甫的新闻评论中运用的辞趣类辞格,主要是仿拟辞格以及拆用辞格。

所谓仿拟辞格,就是指模仿现成词语、句子、作品,用更换文中的某个词或语素的方法临时制造的词语、句子、作品的修辞方式。在梁厚甫的新闻评论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种修辞格的运用。

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一文中,作者在评论冷战时期美苏之间有无可能爆发核武器大战时,有这么一些评述:“飞机、大炮、坦克、潜艇、航母、雷达的性能,容或比之二次大战前有一些进步,但被幻想为一战而能屈人之兵的武器是没有的。”“在这样情况之下,甲乙两国,当然是‘两败俱伤’,当然是不上算。既然不上算,只能按弹不动。”“不论‘两败俱伤’也好,‘两胜俱不伤’也好,都否定了率先一击的价值,从而也否定了核子弹本身的价值。”其中的“一战而能屈人之兵”、“按弹不动”、“两胜俱不伤”几个词正是从原本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按兵不动”、“两败俱伤”等词语中仿拟过来的,虽然改动的仅仅是词中的一两个字,却形象地说明了美苏之间不可能爆发核武器大战,语言新颖风趣,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拆用辞格在梁厚甫的新闻评论当中也屡有运用。所谓拆用辞格,是指为了思想表达的需要,故意把固定的词、成语和句子拆开来用。在《总结70年代的美国》中,梁厚甫在评价卡特时写道:“至少卡特总统有比之尼克松聪明的地方,不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而是‘知其不可为而不为之’,庶乎是‘若愚’的‘大智’。”采用语素易位的手法,把成语“大智若愚”拆用成句子“庶乎是‘若愚’的‘大智’”,显得风趣形象。

引导类辞格

引导类的辞格,一般是利用句子结构的相同或近似来完成的,相同或近似的特征,就使得它们带有更多的强调意味,带有更强的气势。因此,应该多从语意强调的重点、语言的气势、语脉的连贯等方面来理解这类辞格。梁厚甫的新闻评论中,运用的引导类辞格主要是排比辞格和对偶辞格。

排比辞格,是指把三个或三个以上内容相关、句式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句子成份、句子、段落排列起来。排比修辞格运用得当的话,能够加强文章的气势,给读者一种高屋建瓴、大气磅礴、不容置疑的感觉。

梁厚甫在上个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分别写了两篇同一类型的文章,《60年代的美国》和《总结70年代的美国》。在《60年代的美国》一文中,梁厚甫精辟地指出:“在60年代,美国无所谓政治,有之便是越南问题的政治;无所谓经济,有之便是越南问题的经济;无所谓军事,有之便是越南问题的军事。”而在1980年3月12日香港《明报》上发表的《总结70年代的美国》一文中,作者是这么写的:“美国政治上的绥靖主义已走到尽头,代之而兴者,是有限度的警惕主义;经济上的干涉主义和面包至上主义已走到了尽头,代之而兴者,是有限度的节约主义;军事上的退缩主义已走到了尽头,代之而兴者,是有限度的扩张主义。”这两篇文章对美国两个时期不同政策的概括,都用了三个整齐的排比句,言简意赅,切中要害。这两组排比句语势贯通,读起来一气呵成,给人一种波澜壮阔的气势。

对偶辞格,是指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意义相关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成对地排列起来。对偶修辞格,充分体现了汉语是音节文字、容易整齐划一和汉语句法灵活的特点。在古代诗文里,对偶的限定要求相当严格,除了结构相同、字数一样、意思相关之外,还要求词性相对、平仄相对、不使用相同的字。现代文章对对偶的要求就相对宽松了很多。

1981年5月31日香港《明报》上发表的梁厚甫的新闻评论《盱衡大局》,作者在论述当时世界大局变化时,如此说:“问题不是第二世界走向苏联那一边,而是第二世界向美国来性。第二世界知道,今天,固不容美国颐指气使,同时,苏联自己戴上两个枷儿,至少目前是动弹不得的了。苏联无足畏,故美国无足惜。”而在论述美国经济时,梁厚甫写道:“美国白宫主人在口头上虽可以也文也武,但是,在地面掘不出东西来,实在是勇者不能为力,而智者不能为计。”

上面所举的几个例子中,像“苏联无足畏,故美国无足惜”、“实在是勇者不能为力,而智者不能为计”这样的短语,不仅有重复的字,而且字数也不相同,不拘陈法,不落俗套,但从表达的意思看,它们都属于对偶。这种写法虽然没有那种绝对整齐匀称之美,但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却可以因为短语和句子中的“故”、“实在是”、“而”等字词的调节,多了一种抑扬顿挫的节奏感,让整个句子获得一种严格对偶形式所没有的语感,别具魅力。

描绘类辞格

描绘类辞格,一般都是借助某一对象或某种材料来组织的,因此理解时应紧紧扣住所依据的对象或材料,通过恰当的联想和想象作出合理的解释。梁厚甫的新闻评论中,运用的描绘类辞格主要是比喻辞格,此外,比拟、夸张、移就等修辞格也时有出现。

比喻辞格就是打比方。在梁厚甫的新闻评论中,多使用比喻修辞格,以具体事物来说明描绘抽象的道理,这种对事物的特征进行的描绘或渲染,使得文章说理议论变得通俗易懂,比一般的讲道理更能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

“自然,参院至少于今年9月以后,才作表决,参院的趋向如何,不但为苏联所不易知,即使卡特总统,也无把握,不过,就今天而论今天,主动之权,已不在卡特总统手上,卡特已变成了范增。这就是白宫上面,满布乌云的原因。”这是梁厚甫发表在1979年7月5日香港《明报》上的《白宫顶上是否有一朵乌云?》中的一段。在这段文字里,作者把当时有可能遭到苏联政治算计的卡特总统比喻成中国楚汉争霸时期遭到刘邦离间算计的项羽谋士范增,以古喻今,既贴切地形容出了卡特所处的环境,也给读者点明了苏联与刘邦两者类似的行为,寓意丰富,发读者深思。再用白宫上面“满布乌云”来比喻卡特政府里可能在国内面临的政治风险,也显得很形象生动。

所谓比拟辞格,就是把物当做人来写,把人当做物来写,或把甲物当做乙物来写。以梁厚甫在他的《“通才学”的新构想》一文为例:“今天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春心已动,要谈婚媾。”作者在这篇文章里介绍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学界政界重视通才的新思潮,把社会上趋于结合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比拟为一对恋爱中的男女,说两者是“春心已动”、“要谈婚媾”,赋予了这两门科学以人才具有的动作行为和思想感情,文章的议论一下子就鲜活了起来。

所谓夸张辞格,就是有意对客观事物言过其实,以此强调或突出事物某方面特征,表达某种强烈的思想感情。这里,有必要强调一点,在梁厚甫的新闻评论中,夸张辞格时有出现,但作者都恪守新闻评论客观、真实的原则,对这种修辞手段的运用有着很好的掌握。以梁厚甫发表在香港《良友画报》上的《中美间的“最惠国待遇”》为例:“美国处理中东问题,比之处理任何问题都见棘手。到今天,布什总统正碰上最大的考验。美国国内,中东问题专家,确是不少,但是,一有问题发生,地面经常是‘’有声。何以故?他们眼镜落地也。”

在《美国股市为什么会暴涨?》一文中,有这么一段话:“当政府的高利息政策,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减低通货膨胀的速率,就变成为不可能。既不可能,政府只有出于放宽通货供应额之一途。征兆出现,股市便如不羁之马,只有天顶才是股市的极限了。”

在这两段文字中,作者都巧妙地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格。在《中美间的“最惠国待遇”》中,作者在描述美国国内所谓的中东问题专家在应对中东问题时的手足无措,没有直接用稍微显得平常的“大跌眼镜”一词,而是把这个词转换成“地面经常是‘’有声。何以故?他们眼镜落地也”,夸张之中流露出诙谐幽默,让人印象深刻。在《美国股市为什么会暴涨?》中,作者在一句话中同时运用了两种修辞格,前半句把美国股市比喻成“不羁之马”,而后半句用“只有天顶才是股市的极限了”这么一句夸张的话来评论当时美国股市暴涨,很是生动、形象。

(作者系广州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