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实证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实证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货币流通速度是经济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费雪方程式,货币流通速度决定货币流量,从而决定收入;本文利用1978-2011年的年度数据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时间趋势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货币流通速度发展趋势在长期上呈“U”型状态,而且货币流通速度经过一段时间的下降后会逐步回升的结论。同时对我国狭义、广义的货币流通速度的阶段性波动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货币 流通速度 货币政策

货币流通速度是货币经济学的一个关键概念,货币流通速度本身的变化,一方面是宏观经济、金融环境变化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经济、金融中的诸多问题。

就我国而言,改革开放以前的货币流通速度是相当稳定的,中国人民银行也曾总结出1:8的货币投放比率。而货币流通速度的持续下降,成为转型期我国经济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因此,深入探讨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货币流通速度的概念和内涵

对于货币流通速度的定义,理论界有不同的观点,其中以货币的交易流通速度和收入流通速度应用最为广泛。

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提出了著名的费雪交易方程式:MV=PY(其中,Y代表总产出或者说总收入,其它字母同前)。从该方程可以得出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V=PY/M。

中央银行为了便于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监测和货币政策操作,以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方便程度作为标准,对货币划分层次。其粗略的分类为:M0=流通中的现金;M1=M0+活期存款;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因此,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可以进一步分解为现金M0的收入流通速度、狭义货币M1的收入流通速度和广义货币M2的收入流通速度。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测算

实践中,计算货币流通速度一般根据货币数量论,笔者重点运用的货币流通速度是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利用费雪方程式:MV=PY进行测算,即V=PY/M。其中,PY为名义国民收入,可用名义GDP来表示;M为货币供应量,在我国,货币主要分为M0、M1、M2三个层次进行统计。笔者选择狭义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和广义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因此,本文采用Vi=GDP/Mi,其中,i=1,2,计算出M1、M2两个层次货币的流通速度V1、V2。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状况

(一)货币流通速度的总体趋势

根据计算得出的流通速度“V1、V2”,可得出一组“1978-2011年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状况”的数据,从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GDP、狭义货币供应量和广义货币供应量都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其中,GDP从1978年的3645.2亿元上升到2011年的471564亿元,增幅约为149.1倍,平均同比名义增长24%;M1从1978年的859.5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268654.4亿元,增幅约为310.2倍,平均同比增长率为20%;M2从1978年的1187.4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756544.2亿元,增幅约为611.3倍,平均同比增长率为22%。

从绝对增幅来看,我国GDP、M1、M2呈逐年递增趋势,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GDP的增长幅度开始明显大于M1的增幅,从1995年开始,M2的增长幅度开始明显大于GDP的增长幅度。

但从增长率来看,GDP的同比增长率(按可比价格计算)明显低于货币流通速度的同比增长率,而从整体上来看,狭义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要低于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且其波动幅度要更大一些。但在近几年,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又有了明显的波动。

从货币流通速度来看,除少数年份上升以外,我国货币流通速度整体上呈下降趋势。在这两个层次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当中,广义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的规律较为明显,因而可预测性也比较强,而狭义货币流通速度的升降则比较容易反复,其可预测性稍差一些。

在计算期的这32年中,我国狭义货币流通速度经历了四次较大幅度的下降:1986年货币流通速度比1985年降低了11.6%,1991年货币流通速度比1990年降低了14.8%,1996年货币流通速度降幅为10.5%,2009年货币流通速度降幅也达到了17.9%。这四次货币流通速度大幅下降正好是1980年以来四次经济周期的低谷。

通过检验狭义货币流通速度V1、广义货币流通速度V2和时间T的关系,可以更准确地看出货币流通速度在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本文将1978年记作T=1。首先,对狭义、广义货币流通速度与时间序列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用回归方程分别求得“1978-2011年狭义货币流通速度与时间序列T的关系”,以及“1978-2011年广义货币流通速度与时间序列T的关系”,从求解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回归模型中解释变量T系数都为负数,说明货币流通速度随时间而下降。同时,货币流通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为一个二次曲线,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流通速度将会先下降而后上升,也就是说,货币流通速度不会一直下降,当达到此抛物线最低点之后,货币流通速度将会逐年增加。

(二)货币流通速度的阶段性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流通速度整体上呈持续下降趋势,但下降速度有的年份高,有的年份低,短期波动不确定性较强。用货币流通速度的增长率来表示货币流通速度的短期波动,衡量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的大小和方向,用RVi来表示。定义其计算公式为:

RVi=(Vit-Vit-1)/Vit-1,i=1,2

其中,Vit表示t期的货币流通速度,Vit-1表示t-1期的货币流通速度。依据“1978-2011年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状况”的相关数据,可计算和绘制出我国狭义货币流通速度和广义货币流通速度的时间序列数据,为便于观察分析,依据计算出的本组数据,绘制出其增长率时间序列图,如图1所示。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