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精彩源于体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精彩源于体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体验就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阅读就是一种生本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有效运用体验策略,有助于学生深度体验文本的张力,体验情感的宣泄,体验灵魂的唤醒,体验生命的超越。

一、对话导入,诱发体验

学生感知一篇课文,关键在于激发起与作品的情感内容相通的自我情绪体验。

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在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这篇课文之前,有一番这样的热课。

师:同学们认识我吗?我姓薛。仔细看看我,有些什么特点?

生:你长得很高、很瘦。

师:高好啊!站得高,看得远嘛!

生:你的头很小。

师:头小,智慧多。

生:你的脖子很长。

师:脖子长好啊!天鹅的脖子多长,那是高雅!(众笑)

生:你有点驼背。

师:这是我向骆驼学习的结果。当然,我只能成为单峰骆驼。(众大笑)

生:你的字写得很漂亮。

师:(与学生握手)谢谢你,只有你夸奖我!要不然,我真的会感到很自卑的。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

生:(齐读课题)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阅读需要一种心境,“较好的环境更容易产生高峰体验”。薛老师从自我介绍入手,与学生展开对话,巧妙地引入课题。他诙谐、幽默的语言,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课堂教学的主题,让学生快速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中,体验的有效引导,需要轻松活泼的课堂、浓郁的文本情感和能动的主体参与。

二、角色换位,移情体验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有声有色有情的换位情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丰富学生的感知,使学生移情入境,诱感体验。

课文《艾滋病小斗士》中有一句话:“9岁那年,当养母带恩科西(文中患艾滋病却不断抗争的男孩)到一家小学报名上学时,遭到全校大多数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反对,还在当地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理解新词“轩然大波”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将字典的解释直接告诉学生,该词语只会在学生的脑海中短暂一现,学生不能真正理解,更谈不上运用。

一位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与学生进行交流。

师:一个艾滋病患者要入学,这的确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如果你们是这所学校的老师,将会议论些什么?

生:这个孩子的确可怜,但不要到我们班级里来,否则我们班的家长肯定会有意见的。

生:是啊是啊,我也这么想,如果他到了我们班里,我家里人肯定不同意我来上学。

师:那么如果你是一位家长呢?你会说些什么?

生:那不行,我家就养了这么一个宝贝疙瘩,如果受到病毒感染,可怎么办呀!

生:这可不行,恩科西的确值得同情,我可以捐助一些钱给他上学,但他到学校来了,万一让我们的孩子感染了怎么办?学校可要负责的。

师:如果恩科西成为你的同学呢?(学生哗然,看得出他们已身处情境之中了。)

生:那就不要和我同桌,我爸妈肯定不同意的。

生:最好他能坐得稍远一些,让我们可以和他说话,但不要碰到他,我怕感染。

生:恩科西很可怜,我会为他做一点事,帮他买一些文具用品,但我还是害怕被感染。

通过对话,课堂上发出许多不同的声音,教师顺水推舟:“恩科西的到来犹如往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块大石头,引起了一场――”学生接上:“轩然大波。”

这样让学生进入熟悉的生活情境,调动了学生个体的已有生活经验,引发学生积极发言,表达富有个性的见解,学生对“轩然大波”这一词语的理解水到渠成。由此可见,体验的过程,意味着消解,消解学生与文本的鸿沟,是生本世界的豁然贯通。

三、激发想象,深化体验

披文入情,缘文想象。在对文本语言形象体验的基础上,教师要适时激发学生展开想象,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语言走向生活,在生活中产生新的体验。德国著名文艺理论家莱辛说过:“凡是我们在艺术作品里发现为美的东西,并不是直接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通过眼睛去发现的。”教学《会走路的树》、《雨点儿》等课文,教师要创造特定的体验情境,引导学生把对文字的品读转化为视觉和听觉形象。这样,当学生看到小鸟在“会走路的树”的引领下“欣赏”到祖国各地的优美景色时,就会联想到朋友间的友谊、欢乐和幸福。当学生看到小雨点在池塘睡觉,在小溪散步,在江河奔跑,在大海跳跃……就会联想到它会藏进自己的书本中,躺在自己的书包里……

通过发挥想象力,体验能使主客体之间情感相互渗透,唤起学生记忆中的情感体验,触景生情,缘文想象,进而产生共鸣,达到体验教学的目的。

四、一咏三叹,反复体验

体验是感情与理智相互作用,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身,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学生只有感受到作品的内在美,才能在思想上产生共鸣。

例如,《月光启蒙》一课的作者用了大量篇幅“记录”母亲在月光下吟唱的童谣。通过反复朗读、吟诵,我们不难发现,正是这些音美、形美的歌谣,“如同三月的和风”吹开了我们的心扉,感受到母亲不识字,却是“我们”的启蒙老师。结课时,教师还可以引领学生“关注”作者深远的创作背景:母亲后来得了老年痴呆症。此时,再站在“母亲”的面前,伴着忧伤的音乐,让学生再来吟唱这些甜美的歌谣,再度与文本“对话”,体悟每一首歌谣原来都是对母亲的思念。孩子眼中溢出泪水,与平时在父母面前撒娇哭闹时流出的泪是不一样的。深度的体验,不但是情感的宣泄,而且是灵魂的唤醒,是生命的超越。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外国语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