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识字·阅读·识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识字·阅读·识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识字是语文教学之基础。低年级把好识字关,为阅读教学开好局;提高学习兴趣,加快识字速度,形成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提高又有促于更多的识字;教给阅读识字方法,拓展识字渠道,增加识字量。以识字教学为手段促进阅读,以阅读教学为目的实现识字教学量的飞跃。使识字教学由量变到质变。

关键词:快乐;自主;高效

在小学阶段,识字教学的地位至关重要,它是语文教学基础之基础。把好识字关,为阅读教学开好局,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儿童“喜欢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如何让孩子们快速识字,尽早进入读书状态?我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虚心学习,大胆实践,收获了一些感性认识,愿以此文和更多的同行分享。

一、让学生初步认识汉字的结构特点,从趣味识字开始,让学生感到识字的有趣和快乐

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复杂多变,一笔(音)之差,差之千里,所以说识字教学既深奥又枯燥。因此,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在平淡中寻找乐趣,这是最核心的地方。教学中必须遵循规律,由简至难,要让学生感知识字的用处,感受识字的乐趣,尝到识字的甜头,从而主动地识字认字。为此,我们要和学生一起带着童心童趣分析字形结构,寻找有趣的“兴奋点”。例如,学习会意字“暖”时,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有个学生说得真形象,我帮他编成顺口溜:太阳出来了(日),有个小朋友(友),举起一双手(爪),太阳真(暖)和。学生自编字谜:7+1是啥字(丑)。利用同音字、形近字编儿歌、编字谜等这种思维活动,对学生的智力发展有益无害,既活跃了课堂,又开放了思维。以上这些方法,无疑对学生识字的兴趣和主动识字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当然,这样的识字教学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是一种挑战。(1)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所学生字有理性分析,充分估计到学生识记的困难和可能的误区。(2)坚持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要教给学生利用识字工具识字和相互交流识字等方法快速认读生字。(3)坚持当堂检测评价,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让他们体会主动学习收获成功的。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感受到快乐,这是让人最感欣慰的事情。

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识字的主动性,为阅读而识字,以识字促阅读,使学生树立目标意识

让学生懂得为了多读书,就要多识字。低年级学生还不知道“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大道理,但是为了实现目标就要付出努力的浅显道理学生应该懂得,并且应该从小着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能否形成健全人格,能否成就人才的关键。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注重阅读教学与识字教学的关系,强调目标意识,对每一篇或一组课文都要制订具体的读、写、认、记的目标,并把这些目标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1.预习课文――接触生字。在预习时,要求学生在初读时把不会读的字词画出来,小组中交流,通过互相听读字词试读课文,加深对字词的印象。在此过程中,学生对生字词语就有了初步的认识。

2.初读课文――熟识生字词语。有了对预习效果的检查评估,教师指导阅读课文就容易多了,哪些词语和句子是阅读卡壳的障碍,在指导阅读时应该有所侧重。通过指导阅读,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被学生初步消化吸收,再通过写字写词练习,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熟读课文――理解字义。常言说:“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成好友。”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识生字词语,要经过反复再现才能牢记于心。一些形近字或同音字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吸收,可以对照上下文理解字义记忆字形,也可以让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去辨别识记。要鼓励学生用心读书,善于读书,要养成字典(词典)不离手的读书习惯。书读的越多词语积累就越丰富,认识的字也就更多,所谓见多识广就是这个道理。阅读教学重在读,用识字带动阅读,以阅读促进识字,形成良性循环。

三、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好学、善学的好习惯、好品质

古人云:“授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从古至今,识字的方法很多,如扫盲班,识字速成班等,目的是突击识字。那种识字大多是机械记忆,记得快,忘得也快。这对于儿童识字是不可取的,教儿童识字,重点是学习识字方法,“授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分析字形、结构,传授学习方法,善于学习思考,就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在我们的周围,可以用来识字学习的资源很多,如电脑电视手机、标语、广告牌、警示牌、宣传画、名言警句等。所以说,我们识字多少不是只在课堂上学了多少决定的,很多的字词、很多的知识都是在后来的阅读实践中,在不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过程中逐渐得到的。

总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只要我们善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善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有利因素,善于发现善于总结,就能使他们时时感到轻松快乐,常常收获成功的喜悦。让兴趣始终陪伴着学生健康成长,让兴趣成为学生成就未来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