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初中生名著阅读指导的几点尝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初中生名著阅读指导的几点尝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目前的初中阶段,要求学生至少阅读12本中外名著,如描写少年的纯真、成长的快乐与辛酸的《朝花夕拾》《繁星・春水》《汤姆索亚历险记》《童年》等;描写意志接受锤炼,走向成熟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鲁滨孙漂流记》等;让人真切地感受社会现实,奋起反抗,增强社会责任感的《骆驼祥子》《水浒传》等;还有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夸张,让人目不暇接的《海底两万里》及《西游记》等。

这些优秀的中外名著,大多情节曲折生动,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时代特点,带有鲜明的文学性和人文性,让人真切地感受到自然美、人情美、意境美,让心灵受到美的浸润与升华,值得我们花时间细细地咀嚼、品味,而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正处于旺盛发展阶段,对未知的领域充满了好奇,思维活跃,求知欲强。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尝试以激发兴趣为突破口,重点培养学生阅读的优良品质,营造师生同读名著的书香校园。具体措施如下:

一、师生同读,平等交流

经调查,我校语文科组共有29人,将语文书后面推荐的优秀名著通读一遍的几乎没有。这一事实深深地触动了我,如果教师不先读,又如何引导学生读名著呢?这是一个要引起大家注意和思考的问题。因此,我向教师们提出一个要求:学生读一本名著之前,教师必须先读,概括出情节并写出阅读心得体会,最后在备课组会上交流,在教师层面上首先寻找一个激发学生兴趣的最佳突破口,再去引导学生读。如《童年》,大家通过阅读,真切地感受到主人公阿廖沙成长的辛酸,也感受到人性的崇高,结合时下相当部分的学生家庭变异而造成学生性格扭曲或萎靡不振的现实,于是确定了阅读这本书的主题为:面对不幸,我们至少还可以选择善良与坚强!

在名著导学课中,教师将自己阅读的感受传递给学生:阿廖沙及其母亲、祖父、祖母、小茨冈等遭受的种种不幸,是来自家庭、社会及自身性格缺陷等不同方面的,但从他们身上我们也感受到了坚强与善良,如其祖父少时在伏尔加河上拉纤绳,那段充满艰辛又不乏欢乐的日子;祖母默默地忍受着生活的种种折磨,心中却闪烁着人性的光芒,如一片平静、宽广的湖水;母亲勇敢地与祖父作斗争,争取自已的婚姻幸福;阿廖沙父亲早逝,常遭受祖父的毒打,过早地承担家庭的重任,却昂首面对,艰难前行,终于成长为一个坚强、正直的人等。

教师流畅、蕴含着感情的语句一点点地触动学生的心灵,不但指明了这本书的主旨与方向,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再布置学生去阅读,亲身去感受,而师生间阅读名著的感情交流、碰撞则贯穿始终。

二、播放名著片段,批注名著章节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寻找最佳突破口,我们尝试播放名著的精彩片段,时间大概在一个小时左右,如《汤姆索亚历险记》,播放汤姆在坟地的那段紧张有趣的情节,让学生初步在头脑中形成汤姆的形象,《格列佛游记》,播放小人国“绳上跳舞”这一经典情节等,无形中就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加强了他们心中阅读的欲望,使他们对此书的精华部分能够做到了然于胸。

这种变“被动读”为“主动读”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完全不受心理压力及不良情绪的影响,快乐阅读,他们会在课间、周末及寒暑假等一切闲暇时间去阅读,这就达到了阅读的真正目的,回到了阅读的本来状态了。

播放名著的精彩片段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而要让学生真正领悟到名著的美,就要回归文本。通过仔细品味文字,在头脑中进行再次想象与创作,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达到浸润与升华。而初中生正处于精力旺盛时期,在阅读时,常会过分追求速度,囫囵吞枣,而忽略了许多精彩的细节,在某种程度上也会丧失阅读的初衷。当然,我们不是要求每一处都要精读,而是应将“浏览”与“精读”相结合,“批注”就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式。

比较简单的批注方法为“一圈二划三评”:“圈”即对于书中传神、生动的动词、形容词、叠词、拟声词等,用“”或“”在下面标示出来;“划”即用“”将书中使用了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或句式较特别的句子或段落标示出来;“评”包括两种:注释性批注和赏析性批注。注释性批注即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不懂的字词意思写在左右两侧空白处;赏析性批注即将自己对书中人物形象或事件的看法、当时的阅读感受或小说的寓意、主旨等用三言两语及时写下来。

用作批注的方式阅读的段落应该是经典情节,因此,我们除了指定了一些篇章外,还印发了一些,要求学生去作批注。

如《水浒传》,108位好汉学生未必都能细细地品读及记住,我们就要求学生对描写林冲、鲁智深、李逵、宋江、武松、柴进、吴用、杨志等几个英雄的章节进行批注,如“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 “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等,这就使学生能真切、完整地感受英雄命运的发展,了解他们是如何一步步被逼上梁山的。这种全书广泛浏览与经典精读相结合的方式,能较好地咀嚼书中的精华,细致感受小说的主题。

三、开设“名著欣赏课”,创设有效交流平台

读书不但是一种个体的行为,也是一种群体的行为,特别是当它上升为群体行为时,就能更好地进行交流,深化对小说的理解。而“名著欣赏课”则是一种很好的交流平台。

如为了深化八年级的学生对《水浒传》“”这一主题的理解,我校周老师设计了《林冲――谁动了你的奶酪?》,教学目标定为:把握英雄命运的转折点,理解小说的主题。课堂从探究精彩情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起因起,沿着林冲封妻荫子的人生理想,到“误入白虎堂”“大闹野猪林”等,一步步地感受林冲的个体命运的悲剧,感受“英雄末路”的悲怆、无奈,从而找到“社会的黑暗腐败”这一根源,加深学生对当时社会制度、社会现实的认识,最终深刻地理解“”这一主题。其中,有教师的提问、学生的互问、师生的对话等,抛弃了单一的考点练习,摆脱了分数的束缚,课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轻松、愉快。

这种名著欣赏课不在于节数的多少,关键是找到了能引起师生情感共鸣的突破口,使大家能畅所欲言,有话说,想说,要说!

四、开展“阅读之星”评比活动,督促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所谓“阅读之星”评比活动,指的是以星期为单位,设计表格的形式,督促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随时登记自己阅读的章回及页码,并在班级及年级定期展开评比活动,以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