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毛笔 第5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毛笔 第5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明代著名书画家徐渭有一首谜语诗:“少年发白,老年发青。有事科头,无事戴巾。”谜底就是位列文房四宝之首的毛笔

在古代中国,只要是写字的文人,都操着毛笔,书写着中国的历史。一支毛笔,凝聚着多少人的血泪智慧,描绘过多少喜怒哀乐,咏叹过多少成败兴衰。

关于毛笔的起源,流传最广的是蒙恬制笔的故事。不过,现在的考古资料已经证明,早在蒙恬之前就有毛笔存在了。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的一些花纹,就有毛笔的笔锋;商代的一些甲骨片上,有的还残留着已写但没刻的文字。在商代的甲骨文中,“聿”字就是一手握笔的样子的象形,即“笔”字的前身。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称,笔在楚国称“聿”,吴国称“不律”,燕国称“弗”,秦国称“笔”。大量使用毛笔写字,可能开始于简牍和帛书上文字的书写。

目前发现最早的毛笔实物,是湖北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发现的春秋时期的毛笔。此外,湖南长沙市左家公山出土的一支战国笔,竹笔管粗0.4cm,长18.5cm,笔头为长2.5cm的兔箭毛,夹在劈开的竹管中间,外用丝线缠缚,还涂有一层生漆。

到了秦代,毛笔的制作比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其主要区别在于,秦代的毛笔是将笔杆的一头挖空,然后将笔毛放在挖空的笔腔中,再用胶粘牢。1957年在湖北省的一座秦墓中出土的三支竹管毛笔,就是如此。

汉代毛笔的选毫与笔杆都有了较大的改进,在笔杆上就有刻字、镶饰的装潢工艺。此时的毛笔,在书画实用工具之外,已有供人赏鉴把玩的性质了。

魏晋以后,毛笔的笔管短了许多。选毫上,不仅鼠须、兔毫被人选用,有的地方还开始制作鸡毫笔。西晋张华在《博物志》中记载了岭外人用鸡毫的事实:“岭外犹少兔,人多以鸡雉毛作笔,亦妙。故岭外人书札多体弱。”

唐宋时期,制笔业较为兴盛,毛笔制作工艺以安徽宣城为优。宣笔以兔毫为主要原料,名满天下。李白称赞怀素“笔锋杀尽中山兔”、“须臾扫尽数千张”,另外的一些诗人也写怀素“秋毫茧纸常相随”、“斑管秋毫多逸意”,由此可知,怀素所用的毛笔就是用宣城一带中山兔毫制作的紫毫。晚唐书法家柳公权不喜欢锋短而刚硬的鸡距笔,而比较喜欢使用长锋软毫,要求毛笔达到毫柔、齐、细,锋长,管小的标准。

湖笔在元朝异军突起、后来居上。浙江湖州制笔业,一度替代了宣笔的地位。明清以来,制笔工艺不但讲究实用,且更注意装饰。从笔管上看,就有许多花样,如金管、银管、瓷管、斑竹管、象牙管、玳瑁管、紫檀管、珐琅管等。

从制笔的选材来说,许多动物毛都被用来制作毛笔,如兔毛、羊毛、马毛、鹿毛、獾毛、狸毛、鼠须、虎毛、狼毛、狐狸毛、水獭毛、猩猩毛、鹅毛、猪鬃、鸡毛甚至胎毛等。此外,也有选取植物原料来制作毛笔的,如竹丝、茅草等。

按照笔毫的软硬程度,毛笔可以分为软毫、硬毫与兼毫。软毫类以羊毫为常见,笔头是用山羊毛制成的,选材比较容易。羊毫笔比较柔软,吸墨量大,比狼毫笔耐用。兔毫、鹿毫、狼毫、鼠须等属于硬毫。兔毫是用野兔毛制作的,上好者以紫黑色兔毛做成,称紫毫。紫毫笔尖锐而挺拔,以安徽出产的野兔毛为最好。狼毫用黄鼬毛制作,是古人常用的硬毫。鼠须笔在魏晋时期使用较普遍,号称“天下第一行书”的王羲之书法名作《兰亭序》就是用鼠须笔写成的。兼毫类笔头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刚柔不同的动物毛制成,如五紫五羊、七紫三羊等。现在一般的加健笔都是羊毫中加入了适量的猪鬃与尼龙。兼毫笔往往兼具了软、硬毫笔的长处,刚柔相济。一般而言,书法中要想表现出弹性极好的点画效果,往往选择硬毫或兼毫,如书写行草。而书写篆书、隶书则常用羊毫。

按照笔毫的长短,毛笔可分为长锋、中锋与短锋。长锋笔蓄墨量大,短锋笔弹性较好。按照笔的大小,还可以分为大楷笔、提笔、抓笔、斗笔以及联笔、屏笔等,最为简单的分法将笔分为大楷笔、中楷笔、小楷笔和圭笔。

按照笔管的用材,还可以将毛笔分为水竹、鸡毛竹、斑竹、棕竹、紫檀木、鸡翅木、檀香木、楠木、花梨木、雕漆、象牙、犀角、牛角、玳瑁、玉、水晶、琉璃、景泰蓝、金、银、瓷等类。一般常用的为竹管或者木管。

许多人认为,不择纸笔是功力的表现。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正如清代书法家刘墉所说:“所谓不择纸笔者,不刻意求好。古人纸笔之精,今人想不到也。”选择好的毛笔关键是要选好笔毫。好的笔要具备古人所谓“尖、齐、圆、健”四德。尖,是指笔毫掭墨聚拢时笔锋尖锐如针;齐,指笔锋摊开之后,顶端毫毛整齐如凿,无犬牙交错状;圆,指笔毫腰部饱满圆浑,不空怯;健,指笔毫柔中带刚,有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