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经济和谐到社会和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经济和谐到社会和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社会和谐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其本质就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基于马克思的“两种物质变换关系”原理,从经济和谐视角分析了社会和谐的理论基础、前提条件和重要基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物质变换;经济和谐;社会和谐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2-0001-02

社会和谐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也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其本质特征就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这也是当前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终极目标。因此,要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就必须处理好这两者之间关系。马克思很早就从经济的视角提出和研究这两者之间的双重关系,他的“两种物质变换关系”原理对我们当前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系统阐述马克思的“两种物质变换关系”原理的基础上,从经济和谐的视角对社会和谐的理论基础、前提条件、重要基石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并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马克思的“两种物质变换关系”原理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理论基础

人既是自然的产物,也是社会的产物。因而作为自然和社会的主体,就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在其巨著《资本论》中就提出和论述这双重关系,由此而形成了他的“两种物质变换关系”理论。其具体内容包括:

1.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即生产劳动过程。马克思指出:“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的自身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1] 101在这里,马克思所指的人,首先是作为自然人的人,是把他与自然物质相对立来考察的。他说:“人本身单纯作为劳动力的存在来看,也是自然对象,是物,不过是活的有意识的物,而劳动本身就是这种力的物质表现。”[2] 228同时还指出:“人自身作为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占用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了他自身的自然。”[1] 201-202因此,“劳动过程,就我们在上面把它描述为简单的、抽象的要素来说,是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对自然的占有,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条件”[1] 213。

2.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变换,即相互之间的交易关系。马克思指出:“交换过程是商品从把它当作非使用价值的人手里转到把它当做使用价值的人手里,就这一点来说,这个过程是一种社会的物质变换过程。”[1] 122并认为,这种商品-货币-商品,把商品从这个所有者手里转移到另一个所有者手里,实际上就是用一种有用劳动所生产的产品代替另一种有用劳动所生产的产品,就是一种“社会的物质变换”,即社会物质资料的变换。在他看来,这种物质的变换体现了商品所有者之间的法的关系或意志的关系,即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着一定的社会关系。“人们扮演的经济角色不过是经济关系的人格化,人们是作为这种关系的承担者而彼此对立着的。”[1] 124并且,对这种交换关系做了进一步的论述,如商品所有者必须地位平等,实行等价交换等。

在著作中,马克思还就“两种物质变换关系”的平衡问题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等作了进一步的论述,并指出,只有相互平等相待、等价交换、取予平衡,才能和谐共处。由此可见,马克思“两种物质变换关系”原理全面深刻地揭示人与自然、人与人的辩证关系,是当前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和谐的重要理论基础。

二、“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是社会和谐的前提条件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人首先需要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然后还需要与社会进行物质交换。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7] 926-927

这种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本质上就是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过程。马克思说:“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的自身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 “人自身作为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占用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了他自身的自然。”[1]202这种人与自然物质相交换的过程在农业生产过程表现的特别明显。自然界给予人以阳光、空气、水分、肥力,人以自己的劳动进行耕种、收获,以养活自己,又以种子、粪便等形式复归自然,取之自然,予之自然,如此周而复始就形成农业循环经济。整个国民经济都是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循环经济,自然有益于人类,人类复归于自然,这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法则[6] 261。如果人对自然只取不予,掠夺性开发,将会受到自然的严厉惩罚。恩格斯曾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步的结果又取消了。”[1] 519人们由于对自然界内部自然生成的结构平衡的破坏及忽视自然规律的原因,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尤其是当人类社会步入工业革命时代后,人类为满足其自身纯粹的经济增长的愿望和对物质财富的追求,而毫不顾及自然环境所能够承受人类非理性的破坏行为和消化与处理大量种类繁多的污染物的能力。当大自然的承受能力发挥极至的时候,就会引发诸多各种自然灾难,以释放和缓解人类行为所施加的压力。而这种释放对人类造成了大量的财物损失和人员伤亡,直接威胁到了人类社会的生存。资本主义工业化初期,就是因为对自然进行掠夺性的滥用,使得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遭到严重的破坏。马克思在论述“大工业和农业”关系问题时就指出,这种破坏使城乡工人都成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殉难者,资本主义农业的进步表现为“掠夺劳动者技巧的进步,同时也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2] 519,“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人们破坏了持久肥力的永恒条件。这样它同时就破坏了城市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农村工人的精神生活。”[1] 213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这都是大自然对人类恶行的报复。人类的这种掠夺开发、乱挖滥采,恣意破坏和践蹋自然资源所造成的恶果就在于没有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因此,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首先必须协调好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人与人的物质变换关系”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

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石。马克思认为,“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3] 580同时,“社会不仅是由人构成的,而且是表示这些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4] 220因此,从本质属性来看,作为社会的人就必须处理纷繁复杂的各种社会关系,如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家庭关系等,只有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协调顺畅了,社会才日臻和谐。而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最根本的就是要处理好不断变化发展的各种经济利益关系。这种经济利益关系,在马克思看来,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主要包括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等。众所周知,人类要生存和发展,首先必须进行物质生产和交换,以获取物质生活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和各种社会关系。正如恩格斯所指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直接的物质资料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象过去那样做的相反。”[5] 574可见,这种以人与人之间物质转变为内容的经济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当这种经济关系比较协调的时候,社会一切关系都会表现得比较和谐,生产力就能发展;当这这种经济关系出现对抗性矛盾时,社会就会混乱而动荡,生产力就不能发展,就需要变更这种经济关系[7] 113。因此,要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协调好这种经济关系。它们的和谐与否直接关系到其他社会关系的和谐,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和经济利益的调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如收入差距过分悬殊、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环境污染严重、就业形势严峻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是与社会和谐相对抗的,不着力采取措施加以协调,和谐就难以实现。所以,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就必须消除经济社会中这些不和谐因素,想方设法协调各种社会矛盾,平衡利益关系,最终实现经济和谐向社会和谐的过渡。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 胡培兆.经济学本质论——三论三别[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7]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