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新批评主义的维度来阐释《体面》一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新批评主义的维度来阐释《体面》一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新批评主义强调文学作品是独立于读者和作者之间的“本体”。在进行作品分析时,要充分考虑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在表现作品意义中所起到的作用。通过“细读”文章,研究其中的细节词句,捕捉语句的画外音,分析作品中修辞手法的使用,比如暗喻、拟人、象征等手法的使用,揣摩作品的内涵意义。本文通过认真研读《体面》一文,力图透过其表层含义,重点分析文章中出现的各类次信息,如孩子的哭声,月亮的变化等,进而总结出主人公所面临的困境,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

关键词:新批评主义 本体 细读 次信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148

《体面》是罗伯特・克雷利的一部短篇小说。文章通过一个个细微的描述和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对一对年轻夫妇的生活进行了细述,深刻阐释了其所遭遇的人生困境及其对“体面”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短篇小说限于篇幅有限,对其的欣赏一定要逐字逐句,细细体会,这样方能体会其蕴含的美,因此本文主要采用新批评主义的“细读法”对文章进行分析。新批评主义认为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世界,是文学活动的源头所在,主张还原作品的“本体”地位,把研究的重心放在文章内部,通过对内部各个因素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找出文章的主旨,进而推测文章作者的真实写作意图。

1 压力充斥的悲剧人生

通读《体面》全文,我们会得到一个初步的印象,那就是一对夫妻想要浪漫,却一次又一次地被孩子的哭声打断。文中充斥着大量的给人感官带来痛苦的环境描写,不停出现且阴晴不定的月亮,坑坑洼洼的地面,摔破的膝盖……,通过对这些表层信息进行仔细的分析和认真的思考,不难看出这篇文章实际要阐释的是三个词:压力,死亡和爱情。表面看来,这三者没有什么联系,但是在本文中,三者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文章的开头即以哭声开始,女人进来后,一手压唇,示意男人噤声,无疑造成了紧张气氛;进到房间,坐在椅子上,她的双腿是松松垮垮地放在那里(slack);很显然,她是累坏了。然而,她还得再次站起来,迈动僵直(rigid)的双腿,不耐烦地点燃炉子刷碗,随后又坐下来拿起了织衣针。而男人呢,面对那月光如流水般倾泻的夜晚,那美丽的玫瑰绽放的夜晚,他却无心浪漫,拒绝了妻子散步的请求。他累了,甚至不能从椅子上站起来。

通过对夫妇肢体语言和实际行动的描述,文章不禁激起了读者的思考:是什么弄得两人如此狼狈不堪呢?看看女人手中还未放下的缝衣针,和男人无力的双腿,我们可以判断,是生活,是贫困的生活所带来的无穷的压力和负担。男孩一次紧过一次的哭声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它正是这种生活压力的有形体现。

2 死亡――人的最终归宿

小说的男女主人公在贫苦地挣扎着。尽管不愿承认,这种挣扎的结果最终是死亡。这就是人生。正如第20段所说的,人们更愿意停在某地不动,或是去任何地方,也不愿意回到他们的归宿――天堂。就是因为不情愿,人才会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匍匐前行,不言放弃。正如他们脚下田间的小路那样,生活的道路坑洼不平(31段景物描写),以至于男人在地上摔到,四肢着地,擦破了膝盖(第36段,He tripped and fell down, sprawling, rubbing his knees)。只要活着,就要在压力下痛苦地生存;只要活着,就要疲于奔命,不得有片刻的停留;停下来就意味着死亡。这一点我们从第32段的景物描写就可以感觉到。当他们躺在地上时,大地变得那样硬,月光也变得那样强烈(fierceness),失去了先时的优雅(grace),并且使得这对男女在彼此的眼中是那样的蓝(bluish),而这种蓝色正是鬼魂特有的颜色。惨白的双手也正是死亡的绝好象征。总而言之,停下来的时候,他们就像死了一样。这正是人生的写照,是人从生到死的过程。在这个满是压力的世界上,人们没有时间停留或是娱乐。所以在第12段中,男人才会留恋地忆起祖母活着时的那次野炊,那是他经历中最美的事情了(第13段,tell me one thing we do that as nice as that )。

3 爱情――“体面”人生的指路灯

在这种摸爬滚打,流离失所的日子里,他们唯一的安慰恐怕就是爱情了。爱使得充满压力的人生之路有了光芒和希望。所以,对两个人爱情的描写才会贯穿文章的始终。当两个人真正躺在床上的时候(第43段),月光柔和地照进房间,是那样的真实。房间里,男人和女人构成了一个宇宙,爱情的结晶也会在那里诞生(第43段,where one might come to live)。孩子的诞生带来了压力,同时也会带来希望。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希望在。在这崎岖不平,遍布压力的人生之路上,在这个注定要死亡的道路上,人们苦苦的挣扎,希望找到那份属于人的体面。

主人公的生活是苦涩的,直到最后他们也还没有找到那份渴望的体面。然而他们并没有放弃,依然心存希望。小说中“希望(hope) ”这个字眼不时地闪现,为这对艰辛生活的夫妇提供指引。文章也在手持蜡烛的女人形象中结束。蜡烛是光明的象征,象征着人类在寻求“体面”的崎岖道路上的光明前途。

参考文献:

[1]邓心强.新批评理论下的文本鉴赏[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10).

[2]付骁.重审兰色姆的文学批评理论[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1,(3).

[3]李莉莉.新批评理论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探索,2012,(7).

[4]杨洪.论英美新批评理论中文本的凸显[J].广东农工商置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9).

[5]张珍.新批评主义解析《夜莺颂》[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

作者简介:高海燕(1980-),女,河北承德人,硕士,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商务管理系英语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为公共英语教学、英美文学及翻译等,天津 30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