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出口绿芦笋保鲜技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出口绿芦笋保鲜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不经培土长出土面的绿色嫩茎称为绿芦笋(Green Asparagus)。由于绿芦笋食药同源,营养丰富,是一种高档的营养保健蔬菜,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富阳保鲜绿芦笋自1994年开始加工出口日本以来,由于品质优,深受客户赞赏,年出口量达600多t,年产值达1 000余万元,并呈逐年递增趋势。为进一步提升绿芦笋产业优势,全面提高保鲜加工水平,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1 科学采收

1.1 适时采收

当绿芦笋长到未散头开花前及时采收(保证笋尖如毛笔头样的鳞片包紧),一般夏季笋长23~25 cm时采收,其他时期笋长26~28 cm时采收。一般在上午8:00前采收,夏季还可在傍晚再采一次。

1.2 采收方法

北方一般用刀在近地面处切割采收,不易产生机械损伤。但南方由于雨水较多,留在土下的白茎容易腐烂而影响植株生长,一般用母指和食指握住绿芦笋的基部,左右一推一拔,将基部白茎一同拔起,然后轻轻将笋尖朝上直放在箩筐中,尽可能不碰伤笋茎,尤其是笋尖。

1.3 及时妥善运送

采收后要求及时运送,在上午10:00前就近送达加工厂;而且途中用干净布盖好勿暴晒;运送时要小心,以减少机械损伤,有条件的最好用冷藏车运送。

2 冷链控制

绿芦笋保鲜关键在于控制其温度,低温处理是控制绿芦笋生理变化的有效措施。从采收后预冷、加工、中途运输、货架销售,都必须保持在2~5℃低温条件下,即冷链控制,以保持绿芦笋原有品质,抑制呼吸消耗、延缓衰老,减少染病腐烂,防止失水、降低损失。

2.1 原料预冷

这一步十分重要,将采收、收购的原料清洗后,及时放入冷库降温。夏季先在冰水中浸3~5 min,再入冷库降温。

2.2 控温、控湿、加工

在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加工,夏季须有空调降温(温度在20℃以下),梅雨季节须排风除湿(要求相对湿度70%以下),加工场地要干净卫生,减少霉菌污染。冷库内应保持90%的相对湿度,防止绿芦笋失水。

2.3 成品的低温维持

加工后的成品,须立即入冷库降温,夏季货量多时,要先浸冰水再制冷,直到绿芦笋的温度达到2~5℃。包装后也应维持低温。

2.4 运输、销售期保持低温

绿芦笋的成品须用冷藏车(保持2~5℃)运输,在冷柜货架上销售,确保其鲜嫩的优良品质。

3 规范加工

绿芦笋的规范加工是保鲜的重要基础,尤其是科学的加工流程和规范操作。

3.1 加工流程

预冷清洗切割、整理分级计量、包装检验、冷藏运输、销售。

3.2 原料验收

按出口绿芦笋的原料要求进行验收,即色泽鲜亮、茎秆挺直、无病虫斑、无畸形、笋尖不开花、无异味,绿色部分长25±1 cm(夏季为23±1 cm),笋茎基部直径0.9~1.8 cm。须在备案基地收购原料,尤其是要检查田间档案和抽样检测报告单等,杜绝农残超标原料。

3.3 清洗、预冷

收购后的绿芦笋,要先清洗然后入库预冷。清洗时一手握住笋茎上部,一手用海绵轻轻擦洗笋茎基部,切勿泡在水中清洗,以免笋尖泡水变质。

3.4 切割、整理

将绿芦笋切除基部白茎、紫茎部分,保持全绿,一般夏季控制笋长为22±1 cm,其他时期为24±1 cm。然后拣除不合格品,如笋尖破损,绿色度、长度、粗细不符的产品。

3.5 精细分级、秤量

按出口客户要求,一般分为LL、L、M、S、SS五个级别,按基部直径粗细分;LL为1.6~1.8 cm,L为1.4~1.6 cm,M为1.2~1.4 cm,S为1.0~1.2 cm,SS为0.9~1.0 cm。然后按客户要求以每束100±5 g计量,一般LL为:2根,L为:3~4根,M为:5~6根,S为:7~8根,SS为:9~10根。LL、SS级因客户要求而控制。

3.6 扎束、包装

出口绿芦笋须彩带扎束,笋尖对齐,在离笋尖

3 cm处用进口或国产蔬菜专用彩色胶带包扎,也可据客户要求印上商标;在离芦笋基部4~5 cm处用绿色牛皮筋捆扎,然后切齐基部分级装箱。出口绿芦笋包装用泡沫箱和木箱,一般为5 kg、10 kg两种。海运一般用镂空木箱,底部及四周垫上2 mm厚的海绵,因其通风效果好,利于防腐变质;空运一般用泡沫箱,发货前再外套纸箱,泡沫箱内放冰袋,确保制冷效果。

3.7 检验、冷藏

装箱后要作最后检验,对笋尖品质、规格、质量等逐一检验,然后打上级别、质量、生产日期、产地,再冷藏、待运、销售。

4 注意事项

4.1 标准化生产是前提

2006年5月29日日本实施《肯定列表制度》,对绿芦笋等254种食品涉及794种农业化学品制定了严格的限量要求,这给绿芦笋出口带来了严峻考验。我们必须重抓生产源头,严格组织标准化生产,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规范操作,严格农药使用时期、剂量、方法、安全间隔期等,实行“六统一”管理的标准化生产来确保农残不超标,确保出口绿芦笋的安全。

4.2 冷链控制是关键

绿芦笋的保鲜技术最重要的是要及时降低其产品温度,控制其旺盛的呼吸作用,控制营养和水分的损失,特别要注意从采收到加工和成品运输途中的机场和海运码头。我们要求采收后2~4 h内能及时送到冷库快速制冷;高温季节在加工车间须空调降温;在成品运输途中和销售货架,都须冷藏,真正实现“冷链”保藏,确保其品质优良。

4.3 禁止泡水和雨天采收

绿芦笋本身含水量较高,保鲜难度大,如收购泡过水的绿芦笋,尤其是在高温季节,高温高湿极易滋生病菌而腐烂。实践经验告诉我们,雨天(尤其是梅雨天)采收的露地绿芦笋,不能收购加工,因雨天采收,不仅水分太多,而且极易由于污泥手擦伤笋体而变质腐烂。

4.4 保鲜加工到基地

绿芦笋的保鲜加工要求及时,因为在运输中,不仅易使笋体产生机械损伤,而且在高温烈日下极易变质,所以要控制短途运输,最好是把保鲜加工厂拆分成若干个小厂,直接办到基地附近,实现早晚采收、收购,确保新鲜优质。

4.5 销售避开日本节假日和日本本土芦笋的上市期

这个问题不能忽视,因为日本人在节假日里是不采购物资的,包括绿芦笋。而且日本的节假日又五花八门,如“鬼节”、“祭祀日”等,因此我们要及时与客户联系,提前控制收购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且要避开日本本土的芦笋上市期,因为日本人的民族保护意识特强,他们总是首先购买本土的产品,尽管价格比中国绿芦笋高很多,所以在此期间我们要控制收购加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