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文言文教学兴趣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文言文教学兴趣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文言文不能得到学生的喜欢,原因就在于教师没有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文言文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去教学。笔者认为文言文的课堂教学也可以让学生兴趣化。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兴趣化

从我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平时花费时间最多的文言文优秀率却很低,与平时所花费的时间相比,往往不尽人意。反观我们的文言文教学,确实存在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每年的新学期开始,语文老师大都把文言文的学习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普遍认为文言文的学习不外乎三点:会背、能译、略讲。老师易教,学生易学,不必在备课上下很大工夫。果真是这样吗?问问学生,大都坦言,语文学习中最害怕的是文言文,问其原因有三:背会了很快就忘记了,原因是不理解;老师翻译时自己也会,自己去翻译就是无从下手,原因是不知道古文翻译的规则;老师讲的很细致,合上课本意思全忘了,原因是机械记忆,根本没走进文本。那么如何让文言文教学兴趣化?

一、导语学生设计,激发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动力。让学生设计导语,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啊!有老师会说学生对文言文本身就不理解,怎么能结合内容设计出导语呢?其实我们别低估了学生,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稍加指导,他们就会各显神通。任务一下发,他们又是找资料,又是在一块讨论研究老师如何说导语,还不断的翻阅教材,忙得不亦乐乎。学生自行设计导语激发了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一个导语设计下来,他们基本上已经对文章掌握了一大半了。一次小小的尝试,让我大吃一惊,学生写出的导语可谓是百家争鸣,各具特色,有些导语老师也想不到。设计导语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学习文言文不单单是背诵、翻译,它同样与生活密不可分,它同样可以通过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二、创情境明深意,借助活动激兴趣

学习文言文到底有什么用?如果把语文学习与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联系起来,语文学习才是件有意义的事情。新课标中的教学目的为此做了很好的诠释。语文教学是情感教育,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教师的思想情感交融互渗于作品所描绘的客观景物中,形成主观情思和客观景物相统一的审美境界,学生获得美的感受,并内化为个人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导其入境,感知作者所描绘的画面、人物、情调或气氛,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融合,领略作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情怀和意境。这样,可以用美去激发爱,以情去感染人,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和谐、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优化教学效果。

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选取不同的活动形式,喜好表演的可以通过自己的形象生动的表演再现文章中情节;喜好讲故事的可以通过自己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文章的内容;喜欢绘画的可以通过自己神奇娴熟的画笔勾勒文章生动的细节;合作能力强的可以与同学共同演绎远古的生动感人的故事。活动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从表演中收获知识,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文言文所深藏的魅力,潜移默化中让文言文的精髓深入心底。

三、根据学生心理特点,设计独特习题

通常情况下我们学习完一篇文言文,往往让学生不是花费时间背诵,就是花费时间默写、翻译,这样的习题形式单调枯燥无新意,让学生很是乏味,往往机械地抄抄翻译书,根本不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文章,这样的后果是耗时耗力不说,更可怕的是让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产生恐惧感。为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探究性强的心理特点,设计出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认知特点和个性特点的独特习题,让学生在探究中喜欢上文言文。

题型的变化打开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思路,也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他们不再只是背、译、默文言文了,他们感到学习文言文其实就是在充实自己的大脑,丰富自己的思想,指导自己的人生。

四、写作训练拓思维悦神智

学习文言文除了上述方法之外,我们还可以让写作训练与文言文学习进行整合,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从文言文中读出新意,得出前人或他人未曾有过的独特的感受和新异的结论,让文言文成为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资源库。

文言文的作者的人生经历是写作的素材。再如文言文的内容也可以成为写作素材。文言文的写作特色同样也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范本。

开放性的文言文教学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使学生在一路收获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快乐。

文言文博大精深,可学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不是一两个方法就能学完的,这需要我们不断探索,这样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之路才不会单调乏味。

(作者单位:河南省宝丰县观音堂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