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氨基甙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分析与预防建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氨基甙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分析与预防建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目的:规范氨基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提高抗感染治疗水平。方法:归纳分析氨基甙类抗生素的主要不良反应及发生机理,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建议。结果:氨基甙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多,主要有6个方面,尤以耳毒性和肾毒性多见;预防应从知药懂药、详细问诊、恰当选用、合理配伍、严密观察5个方面着手。结论:预防措施到位,能有效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关键词】 氨基甙类;抗生素;不良反应;预防

氨基甙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西梭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新霉素、依替米星等品种,其不良反应较常见。但因其对革兰氏阴性菌、金葡萄球菌及结核杆菌有较强抗菌活性,且价格便宜,使用方便,故在抗感染治疗中占一席之地,尤作肺部感染治疗之首选。为了提高本类药抗感染水平,推进合理用药,笔者就其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就其预防略述管见,以求正于同道。

1 氨基甙类抗生素的主要不良反应

1.1 耳毒性 较多见,主要损害第八对脑神经。机理是内耳淋巴液中药物浓度过高,损害内耳柯氏器内、外毛细胞的糖代谢和能量利用,导致内耳毛细胞的细胞膜钾钠离子泵障碍,使功能受损。前庭功能损害可见眩晕、呕恶、眼球震颤和共济失调等;耳蜗神经损害则听力减退或耳聋。

1.2 肾毒性 较多见,机理是本类药在肾排泄、蓄积,致肾小球上细胞浊肿,空泡变性,出现蛋白尿、管形尿、尿红细胞,严重可见氮质血症及无尿。

1.3 神经肌肉阻断 主要表现为呼吸抑制。其机理是药物与突触前膜“钙结合部位”结合有关,使钙离子下降,阻止突触前乙酰胆碱(Ach)释放,并阻断突触后Ach受体。

1.4 过敏反应 多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皮疹、发热、血管神经性水肿、皮肤紫癜等,严重者可致过敏性休克。以链霉素、阿米卡星引发者多见,前者引起过敏性休克机会仅次于青霉素G。

1.5 精神失常 有报道[1]2例患者因使用阿米卡星针静滴而出现言语增多、哭笑无常、疑神疑鬼等症状,排除精神病史及相关家族史,并在停药后症状消失,所以确认是阿米卡星所致不良反应。

1.6 迷走神经兴奋 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呼吸困难、胸闷、心悸、心动过缓、胸痛、头晕头痛、低血糖反应等。有[2]报道2例患者,1例静滴庆大霉素针24万U,1例静滴阿米卡星,均在输入过程中出现上述症状,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停药后症状消失。

其他不良反应还有溶血性贫血、肾性糖尿病等,但极少见。

2 预防建议

为了减少氨基甙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并及时治疗,笔者建议:

2.1 知药懂药 涉药医务人员应充分掌握氨基甙类抗生素的适应证、禁忌证、药代动力学和不良反应,乃至每种药的制剂、作用、用法用量、毒副作用、注意事项、相互作用等,做到胸有成竹。

2.2 详细问诊 用药前要详细问诊,特别问清患者有无过敏体质、药敏史及家族过敏史,因本类药多不用皮试,问诊就十分重要。如果有,则发生中毒的可能性很大,必须慎用或禁用;对以往使用过本类药或其他耳毒性药物,或有听力损失者,也应特别慎重,以防蓄积中毒。

2.3 恰当选用 ①选药应根据病情、药敏性、患者年龄及体质等综合考虑,应遵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并尽量选择低毒性药物。如儿童因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而承受性差,老人因肾功能减退而药物代谢慢,都应慎用或禁用;肾脏病患者,如慢性肾炎、肾病、多囊肾等,易致肾功能减退,应慎用或禁用;患者有脱水、低钠血症、酸中毒、最近用过本类药时,应力避使用。②选择适当的给药方案、给药途径、给药剂量及疗程,剂量不宜过大,疗程避免过长,静注速度不宜过快。给药方案方面,近年有人[3]倡导1次/d给药,认为这样比常规分次给药相比,可提高抗菌活性,还能降低耳、肾毒性,且用药简便。

2.4 合理配伍 联合用药应以减副增效为根本原则。不宜联用的药有:同类药,其他耳毒性药物(如万古霉素、红霉素、阿司匹林)、强利尿剂(如呋喃苯胺酸、利尿酸)、抗癌药(如卡铂、顺铂)、肌松剂、全麻药等。碱性药物虽然能增强其抗菌作用,但也增强其耳毒性;抗眩晕药(如乘晕宁、苯海拉明、异丙嗪)易隐蔽患者的不良反应,这都不宜与本类药联用。宜联用的药有:维生素类及生物制品(如氨基酸类、ATP、辅酶A、细胞色素C、核苷酸、软骨素、葡萄糖醛酸、水解肝素)、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等,这些药物对防治毒性,增强效果有一定作用。

2.5 严密观察 应贯穿用药全过程。包括观察患者反应情况,及时监测尿常规、肾功能,必要时结合血药浓度监测[4]。发现过敏或肾功能损害时,应及时停药;发现异常症状时,应及时监测听力,并依肾肌酐清除率及血浓度调节剂量,或停药。严密观察很重要,因本类抗生药“亚临床耳毒性”的发生率高达10%~20%[5],早期发现对阻止毒性发展及治疗都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王栩.氨基甙类抗生素不良反应[J]. 临床合理用药,2009,2(23):59.

[2] 陈连保,李碧磊,张春槐.氨基甙类药物致迷走神经兴奋过度不良反应2例[J].浙江临床医学,2008,10(4):434.

[3] 陈孝治,肖平田,王钟林.新编实用药物手册[M].3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40.

[4] 周茂,万爱.氨基甙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2009,2(13):70.

[5] 刘新民.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临床不合理联合用药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4):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