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唐诗中的经济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唐诗中的经济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现实,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从各个不同的侧面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经济面貌,唐诗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是中国古代经济不可忽略的研究对象。以白居易的名篇《卖炭翁》为例,可分析以长安为代表的唐代分工与交换的发展状况、货币制度、财产权和契约制度,并可根据基本的经济规律,推断出古代人民勤劳简朴,却难得温饱的经济学原因。

关键词:文学作品;唐诗;社会分工;格雷欣法则;财产权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0-0301-03

中国是文明古国,数千年历史流传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从不同的侧面立体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是经济学研究不可忽视的方面。本文选取唐诗中白居易的名篇,纪实性叙事诗《卖炭翁》为例,对晚唐时代的以长安为代表的社会经济状况做一简单分析。

一、《卖炭翁》的写作背景

白居易是唐代一位著名的杰出诗人,是新乐府运动最得力的倡导者,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白居易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存诗二千八百余首。《卖炭翁》是《新乐府》五十首中的一篇代表作,成篇于唐宪宗元和四年,即公元809年左右[1]。白居易自承写作新乐府组诗的目的是“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欢寄唐生》)。

《卖炭翁》全文如下:

卖炭翁

(序 苦宫市也)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二、《卖炭翁》的经济分析

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卖炭翁》可谓文学作品中关于唐代经济生活的难得范本。

初读此诗,第一印象便是卖炭翁的生活悲惨。即使在以强盛繁荣著称的唐朝,普通人民的生活也难得温饱,社会贫富差距悬殊。唐诗中反映现实主义的诗歌多有证明,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李绅的“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悯农》)等。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人民的穷困?经济制度显然有重要作用,但简单地归结为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则失之于笼统宽泛。

(一)贸易与分工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论证了分工和贸易是国民财富的根本。国民富裕,是因为分工和贸易发达,反之则贫穷。而白居易其时虽不知亚当・斯密为何人,诗中却佐证了斯密的结论。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卖炭翁是为生计温饱而烧炭卖炭,但他并没有直接去种田织布,而是通过买卖来交换生活必需品,可见唐代的社会已有了一定的分工和商业发展。但贸易和分工十分不充分,体现在:

“伐薪烧炭南山中”、“晓驾炭车辗冰辙”。卖炭翁不仅仅是卖炭,而是砍柴、烧炭、运输、买卖一条龙包干,整个生产和销售过程缺少更进一步的分工。这样效率必然不高,成本居高不下,收益微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证明了这一论断。“心忧炭贱”不是炭的绝对价格很低,从“路有冻死骨”看,社会上存在着尚未满足的取暖需求,取暖的炭对于冻饿而死的百姓而言,价格是太高而不是太低。但相对于卖炭翁付出的成本而言,炭价又实在太低了,低到它的收益尚不足购买一件保暖的棉衣,以至于不得不乞求客观情况的改变(愿天寒)来增加市场对炭的需求。

炭作为冬季常用的取暖物品,家家户户客观上都有需要,其潜在的需求量应该是很大的。但从卖炭翁的遭遇来看,在白居易的时代,这一市场却十分狭小,潜在的生活需求不能转化为真正的市场需求,难以养活从业人员。商业促进分工,而中国历代重农抑商,缺乏利润刺激,则少有资本的投入,边际生产率难以提高,反而造成了绝大多数农民的贫困。

(二)实物货币和格雷欣法则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唐朝的货币制度不发达,大量存在着实物货币。国家实行“钱帛兼行”的货币制度――钱即铜钱,帛则是丝织物的总称,包括锦、绣、绫、罗、绢、、绮、缣、等,实际上是一种以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兼而行之的多元的货币制度。白居易诗作中除了《卖炭翁》提到红绡当钱使用,《琵琶行》中也有“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可见,丝织品在流通中普遍充当货币。

韦伯在《儒教与道教》中分析,中国古代一直存在着用实物为交换媒介的情况,金银等贵金属并未确立其在流通领域中的绝对地位。直到近代,货币经济也不如埃及托勒密王朝(公元前332至前30年)那样发达[2]。

从历史上来看,中国古代很早就确立了国家的铸币制度,先秦诸国各有本国的货币,秦始皇更是“币同制”,统一了钱币。但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归根结底应取决于市场。国家不断加强对铸币业的垄断,由朝廷来决定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缺少了市场机制的调节,武断地对市场下命令,反而造成了混乱。唐朝便表现得较为突出。

历史研究通常认为,唐朝铸开元通宝,由于铸币技术低下及政府的有意控制,使得市面上流通的钱币数量稀少,不敷使用。实际上,根据米塞斯所证明的理论,市场上无论流通的货币量是多少,都是最佳的货币量,不会短缺或过剩,所影响的只是以货币计量的价格。货币多则价格高,货币少则价格低。“货币供应量是多少并不重要,无论M是多少,它都能同样地执行好交换功能。”[3] 如果唐朝政府不进行人为干预,那么即使市面上流通的货币较少,也能达成供求均衡。因此,货币的数量不是关键问题。

问题在于,为了满足货币“需求”,唐朝政府将实物如绢帛规定为法定货币,从而演变为“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

金属铸币需要发达的采矿技术和铸造技术,但绢帛则相对容易生产得多,大量的绢帛投入市场充作法定货币,与开元通宝通行。显然,钱重物轻,钱币被囤积起来,退出了流通市场,这便是著名的格雷欣法则。“豪家大商,积钱以逐轻重”(《新唐书・食货志》),导致流通中钱币数量更少。唐朝严刑峻法试图解决这一问题,显然只能是徒劳。

以实物货币计算价格,将产生持续的通货膨胀和财富缩水。而无法获取钱币的普通民众,只能使用实物货币,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使得富者恒富,贫者恒贫,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正是以这种虽然法定却不值钱的实物货币来掠夺劳动果实的写照。

(三)财产权和契约自由

商业的发达,必须以财产权的保障和契约自由为其前提,中国历史上从未确立真正的财产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理论上,皇帝拥有最高的所有权,在他以暴力控制的区域内,所有的一切财产包括人民都是他的私产,而贵族、官吏,按照等级制度,由皇帝授予相应的财产权利。基于个人自我所有权、并以劳动的方式确立财产权的制度从未真正建立[4]。① 因此,掌握权力者在市场交易中不知平等为何物,随意侵犯他人的财产。“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契约自由”、“为公共利益征收须有正当程序并充分补偿”之类保护财产权的原则更闻所未闻。

白居易所批判的“宫市”正是以权力侵犯财产权和契约自由的典型。“宫市”起自唐德宗贞元年间(始于公元785年)。《新唐书・食货志》称:“宫中取物十市,以中官为宫市使。” “先是,宫中市外间物,今官吏主之,随给其直。比岁以宦者为使,谓之宫市。” 由此可知,“宫市”是宫中根据需要向市场上采购物品而成立的一个专门机构。这个机构,同朝廷各部衙门没有隶属关系,非官非商。在“市外间物” 的时候,不是按照市场上的正常价格进行选购,而是“随给其直”。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有人认为,宫使付了钱,和卖炭翁之间仍然是买卖关系,只是价格不公道,这是对买卖关系很大的误解。是否付钱并不重要,是否自愿才最重要。“惜不得”三个字道尽了其中关键。一方不能说“不”的交易其实是一种掠夺,很难称之为真正的交易。而奉了皇命而来的宫使,显然也毫无协商和谈判的念头,不认为有达成自愿契约的必要,只体现出权力单方面裸的强制。

实际上,“宫市”危害极大。“商贾有良货,皆深匿之。”(《资治通鉴》卷235,“唐记”51),“市之良贾精货,皆逃去不出,列窿闰者,唯祖杂苦瘫而己。”《新唐书・判臣(上)》。为了逃避“ 宫市” 而不做生意的,不仅是那些拥有“ 良货”的商贾,就连那些本小利薄的摊贩,也不得不关门闭户,“每中官出,沽浆卖饼之家,皆彻肆塞门。”(《新唐书・食货志》)

或有人认为,宫市只涉及一小部分买卖,只要把皇家的需求满足了,剩下的仍可交给市场自由交易。但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家本应是市场秩序的最终维护者,它既然率先破坏了市场,便鼓励了各级权力对市场的侵蚀。而中国古代本就是分为三六九等的权力等级社会。层层叠叠的权力之下,犹如弱肉强食的丛林社会,没有保障财产权利的规则,交易不能体现自愿,便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激励投资和生产,从而进一步抑制了市场和分工的发展。

细读《卖炭翁》,唐朝的人民生活困苦,是因为市场分工不发达,而分工不发达是因为国家干预过多。国家干预产业发展,体现在重农抑商,限制人民选择;干预金融流通,体现在垄断铸币,强制推行实物货币;干预市场运行,体现在强买强卖、破坏财产权和契约。所谓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实际上并不是自然演化而成的经济形态,而是统治者意志的体现。因此,人民就算如卖炭翁那样旦夕辛劳,也难有富足之时。

参考文献:

[1] 颜慧云.“宫市”考论[J].武汉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6):117-121.

[2] [德]马克思・韦伯.儒教与道教[M].王容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46.

[3] [美]罗斯巴德.银行的秘密:揭开美联储的神秘面纱(第2版)[M].李浩文,钟帅,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45.

[4] [英]洛克.政府论[M].叶启芳,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7;[美]穆瑞・罗斯巴德.自由的伦理[M].吕炳斌,周欣,韩永强,

朱健飞,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92.

Economic Analysis on a Poem:The Old Charcoal Seller

WU Di-feng

(School of Economic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Chengdu 610041,China)

Abstract:Literary works reflected the real economic situations of different times.As the summit of the classic literature,the poetry of the Tang Dynasty would be a important resource to study economy of ancient China.Here,taking one of the famous poems of Bai Juyi ――The Old Charcoal Seller for example,we can analyse the division of labor,the exchange of commodities,the monetary system,the proprietary and the contract institutions of Changan in Tang Dynasty,and know the reason why the ancient people were general diligent but poor.

Key words:literary works;the poetry of the Tang Dynasty;the division of labor;Gresham’s Law;the property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