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藏石家的社区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藏石家的社区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他清瘦的脸上,有一双温和的眼睛,嘴角总带着安详的笑意。花白的头发闪烁着光泽。他就是我国著名的书画家、篆刻家和藏石收藏家张源老师(图中右一)。由于街道、社区党委对社区文化建设十分重视,张老义无反顾地为打造社区文化品牌默默地奉献了10多年,使社区的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是什么使这位著名的书画家成了社区居民的贴心人。“一个是我爱我们的社区,另一个是责任。”他话语不多,却能明显地感到老人心中有爱,时刻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

“赏石悟道”,丰富居民文化生活

社区田书记介绍,金台里社区位于黄金地段,建于上世纪80年代。居民素质高,社区里住有很多在文化单位工作的居民,如《人民日报》社的,中国文联的,中国海关的,首都经贸大学的,朝阳医院的,因此大家在追求居住环境卫生、安全等方面外,更希望有丰富多彩的、健康的文化生活。为了活跃社区文化生活,加强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建设,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使社区居民精神饱满、身体健康,使和谐社区建设更推进一步,社区成立了社区文体协会。张源老师等社区许多的书画家就是在这个时候,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为社区百姓服务,心甘情愿且热情高涨。张老自担任社区文体协会会长以来,组织开展弘扬书画艺术活动,同居住本社区的书画艺术家与诗人组织了金台书画社、金台诗社等,在社区党委的支持下,在文化建设方面逐步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社区发展的道路,已把金台里打造成一个文化品牌社区,多次受到了市、区各级领导的表扬,吸引了许多外宾前来参观,很多的新闻媒体都做了报道。如今,社区在文化建设上月月有主题,天天有活动,诗社已连续三年获得朝阳区诗词研究会授予的先进诗社称号;社区书画班的学员以百姓书画装点文化长廊,成为金台里社区一道靓丽的风景,营造了独特的社区文化氛围……

此次采访中,也正好赶上社区为迎接党的十的召开,在社区二楼的活动室里,举办的一场别开生面的“金台里社区喜迎十,翰墨结缘,赏石展示会”。张老拿出了多年收藏的部分藏石供大家欣赏,其珍品让大家大饱眼福。张老亲题的四个大字“赏石悟道”挂在墙上十分醒目。

据悉,迄今为止,张源老先生已收藏各类奇石一万余件,并将它们按艺术范畴分类,如人物、山水、花鸟、长城等系列,如一块产地是内蒙古的戈壁石题为《赤色为尚》,石头的颜色是朱红的,似在太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山舞银蛇》,是一条巨蟒在雪白的山涧里飞过;产于山西的题为《梅印石中》的石头上,竟呈现出一枝含苞欲放的梅花;也有组合式的,如产于青海、甘肃、河南三地的《三宝争艳》,良辰美景、天作之合的情趣跃然石上;一块黝黑的石头上凸出了《昭君出塞》的风采,《月白》恰好勾勒出一个脸谱的形象,这不正是在当阳桥上吓退曹军百万兵的张飞吗?那眉眼神韵真让人叫绝;而题为《鱼》的一块石头上,有一条在水中游动的鱼,看着这条可爱的精灵,欣赏者的眼里似乎都想变成一条庄子眼中自由的鱼儿……

收集观赏石,成就惊人卓著

张源老先生介绍。他所收藏的石头来自大自然,其最后的归宿还是大自然,而不是独自享用。因此,一旦社区赶上了什么大的活动,他都要不辞辛苦地拿出部分珍品供社区居民欣赏。他说,人们通过欣赏这些自己多年收藏的奇石可以充实业余生活,有利于人们精神境界的提高和道德观念的提升,让大家更加热爱我们美丽的大自然,同时以石为师,就是以石所蕴含的精神教育自己、修炼自己、约束自己、启示自己,从而达到一种处世达观、浚泊明志、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张老生于通州大运河畔。古老的大运河,以其丰厚的人文底蕴启迪了他艺术创作的灵感,并练就了他对于一切美丽事物的独特审美眼光。也正是这种眼光,让他和藏石结缘。张老说自己第一次接触奇石是在1958年,他去四川参加修筑大桥。当他来到重庆长江大桥写生时,看到无数从岩基中打出来的一块块晶莹剔透、形色各异的雨花石,让他深为震撼。“当时那种感觉就像触电一般,让我眼前一亮。我轻轻地把玩着它们特有的造型、质地、色彩,鬼斧神工的自然之美啊!太高兴了。从那以后,我就开始喜欢上奇石收藏了。我精心地挑选了好多石头扛回宿舍。等我回北京时,竟堆满了半个屋子。回北京时,我找了几个大牛皮袋子装着它们上了火车。可那个时候,我自己工资低,家里又有4个孩子,日子过得很拮据,只有靠平时出差捡上几块,属于自娱自乐的范畴;再加上当时的社会环境也不允许个人收藏奇石。因此,我真正开始收藏奇石应该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了,社会的大环境与自己的经济条件允许了,才开始正规地奇石收藏……”

张老与石对话,感悟到了——石,聚天地灵气、集日月光华、厚万物丰采的禅机,从石中汲取了大自然的精华与灵性;更启迪了他超凡的想象力,因此他通过赏石画画而获得了更为丰富的灵感。从石、石从书、石从画,历经几十余年不间断的收集观赏石从而成就惊人的著作。小至掌上把玩之物,大至重达几百斤一块的作品总重达二十余吨之多。“在艺术的事业中,能做一块基石,就是最大的欣慰”。也许正是这种虚怀若谷与对“真”的执着,让张老艺术之路愈加绵长而悠远……

张老的付出也得到了社会的回报,他曾先后荣获中国书法事业贡献奖,中国文联万里风采贡献奖,中国书法艺术荣誉奖,中国邮票设计艺术成就奖……但他说,自己能为社区的百姓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最感幸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