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根植生活沃土 体验数学价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根植生活沃土 体验数学价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数学教学应根植生活沃土,把数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有效链接,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巧妙融合,让学生从中感受数学的价值

一、创设生活情境,体验数学乐趣

学生学习的数学应该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这样才能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价值。数学是一门思维性较强的学科,对于数学中的问题,仅仅从思维方式与方法上引导学生,学生往往会觉得枯燥无味。我们可以借助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感悟数学问题,体验数学问题的思维方式,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教学简便算法,可以创设购物情境:妈妈去商店买一件价值98元的连衣裙,钱包里有156元钱(有1张一百元),买了连衣裙后妈妈还剩多少钱?学生思考后发现一条连衣裙98元,只要付给营业员1张一百元就够了,营业员找回2元,加上另外的56元,所以妈妈还剩58元。这样学生不仅很容易理解算式156-98=156-100+2“多减了几就再加几”的道理,还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二、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数学思想

感悟主要借助感知,感知的形成又依赖于学生的亲身体验。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就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受、体会去揣摩而有所感悟。在数学课堂中,教师不能过早地将具体的知识抽象化,将感性的知识理性化,而应结合教材内容,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如教学毫米的认识这一内容,学生有厘米的认识做基础,且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教学时,可利用学生身高的变化作为切入点展开教学;接着在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宽、厚的活动中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通过观察直尺并结合课件,学生弄清楚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接下来在类比联想中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在实际测量活动中深化拓展知识。

通过估计、测量、验证等活动,学生不仅掌握了毫米的相关知识,还体验了逐步逼近的数学思想,有利于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形成。

三、解决生活问题,体验数学真谛

生活世界中蕴含着许多数学问题的原型,我们只要细心观察,然后将教材中的问题融入这个原型,对教材问题进行生活化包装,课堂教学就会充满生活气息,学生也易学乐做。

如学习工程问题,教师出示练习题:一条公路长3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两队合修几天可完成?学生由于已学过此题的知识,很快就解答了。接着教师提问:“现在把这一题改一下,你们再做,看又怎样?”教师把“长30千米”改成“长90千米”。在做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两题的得数一样,都是“6天”,不禁产生了疑问。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是不是都是这样的呢?”“如果是这样,我们该怎样处理这一问呢?”学生带着好奇心进一步探究,从而发现规律:这条公路的长在此题中可以删去,用单位“1”代替。学生在亲身尝试中体验到探求知识的乐趣。

学习数学不是问题解决方案的累积记忆,而是要学会把未知转化成已知,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把抽象的问题转化成具体的问题。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应该是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培养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总之,根植于生活沃土的数学教学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充满了智慧生成的灵动色彩。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应善于聚焦生活,演绎更加精彩的数学课堂。(作者单位:湘潭市和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