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湖北武汉:模式创新改变教研生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湖北武汉:模式创新改变教研生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3年5月24日,300位来自全国10个大城市的小学教研室主任、校长和教师齐聚武汉市武昌实验小学,观摩武昌中一片小学特色教育联盟9所学校师生的展示活动。学生们在三个场馆学习书法、听绘本故事、学习烹饪,三位教师则围绕“一本自主课堂指南”、“一份课程地图”、“一份走教课表”讲述自己在联盟教育生活中的经历。

很快,参会者情不自禁地融入其中,有的和学生一起操持锅铲练习烹饪,有的团团围住展示教师,就自主课堂的细节问题刨根究底。这是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市教科院”)组织的小学高效课堂“走进区域、走进学校、走进学科”活动(以下简称“三走进”)之“走进学校”的一部分。

2009年以来,市教科院已经把“三走进”活动,构建成为一种盘活全市教研资源、沟通教师与专家、形成并共享成果的“三走进”大教研模式。模式的创新,带来的是武汉市教研生态的巨变。

一个大武汉就是一个教研组

2012年9月20日,市教科院小学教研室主任李光杰收到江汉区红领巾学校申办“三走进”活动的材料。之后,李光杰与市教科院小学组的12位专家对包括红领巾学校在内的6个申报单位进行了评审,并分组进行实地调研。最终,红领巾学校凭借“以美启智的生态课堂”如愿获得了举办权。

拿到举办权的红领巾学校校长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学校教研成果得到了专家们的初步认可;紧张的是,这一特色课堂虽然在校内已基本成型,但要将这盘“菜”端出江汉区,让全市同行“品尝”,还略显粗糙,需要提升和打磨,而单凭学校和区内的教研力量,有些力不从心。

然而,这些担心是多余的。在随后的日子里,市教科院不仅派出专家团队参与到“以美启智的生态课堂”建设中来,还邀请湖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多所大学的教授对红领巾学校的教师进行面对面的指导。

2012年12月14日上午,活动如期举行。来自全市16个区60多所学校的500多位教师分享了这场盛宴。随后,在市教科院官方网站上,“走进红领巾学校”呈现了3个小时的精华,武汉市所有未能到场的教师,坐在家里分享现场的精彩。

活动结束后,很多学校派人到红领巾学校实地学习、取经。经过半年的“打磨”,“三走进”大教研模式把红领巾学校的草根研究变成了一个具有推广价值的科研成果。

“三走进”大教研模式的缘起,还要追溯到2009年。当时,市教科院专家到新洲区阳逻街中心学校开展教研活动,座谈会上,一位小学英语教师说:“从教四五年,第一次有机会得到区级以上专家面对面的诊断与指导,收获很大。”一句不经意的话,刺痛了市教科院副院长朱长华。阳逻街离市教科院只有半个多小时车程,为什么教师们会感觉专家离他们很遥远?是什么隔断了专家与教师互动的渠道?教师们渴求的优质教研资源在哪里?

“问题出在机制上!”市教科院院长王池富说。在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下,教研工作也以区级教研室为主,区内活动如火如荼,但区际间的教研活动不管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十分有限。优质学校成为优质教研资源的聚集地。

然而,一个容易被忽视的事实是,只要是教学发生的地方就存在着优质的教研资源,关键在于怎样挖掘和利用。武汉市共有16个区,有上千所中小学,每所学校都是优质教研的生发地,全市学校放在一起就是一座优质教育资源的“富矿”,让教师与专家一起来开发和利用这座“富矿”,对促进全市教育的均衡发展必将起到重大作用。

基于这样的认识,市教科院设计、推出了“三走进”活动。

4年来,市教科院不断丰富和完善“三走进”活动,使之发展成为一种打破区域行政界线的、大教研观下的“(五四三二一”协作教研模式。

“五”指五个环节:申报、筛选、提炼、展示、推广。“四”指四大原则:申报课题的原创性——课题产生于本地或学校教育教学实际;课题选择的典型性——筛选出的课题在全市具有较高的现实价值;总结提炼的积极性——教师和专家全员全程参与思维的碰撞和成果的提炼;成果推广应用的广泛性——用多种方式实现最新成果无盲区全覆盖,并发挥成果的启发或改造作用。“三”指三个走进:走进区域,总结提炼推广区域教研模式创新成果;走进学校,总结提炼推广课堂改革与管理成果;走进学科,总结提炼推广学科课堂建设与改革成果。“二”指两项认定:被推广的成果,市教科院给予正式的教研成果认定;参与研究的人员给予教研工作业绩认定。“一”指一个中心,即研究始终以课堂为中心。

结果是,源于课堂的问题,被学校确定为研究课题,在取得初步成果后,专家介入,任务共担;全市同行介入,成果共享。

这样,一所学校或一个小组的教研活动,进入“三走进”大教研模式后,便打破了区级教研体制的壁垒,成为全市的教研活动,进而,全市的相关教师就被整合成一个有着超强凝聚力的大教研组,他们既是这个课题的参与者,也是成果的分享者,被“区”域体制分割的教研生态悄然改善,取而代之的是大教研观下的武汉教研生态新系统,优化的教研过程和成果最大限度地转化成为教育生产力。

一个“小”问题引出一个“大”课题

江岸区三眼桥小学不足千人,周边既有武汉市育才小学、育才第二小学这样的名校,又有迅猛发展的蔡家田小学和花桥小学。校长刘立刚和书记杜丽虹不敢相信,这所被名校、大校团团包围的小学校,在激烈的申办竞争中,竟然凭“校级视导周”的小课题,“意外”地被市教科院“看上了”。

然而,在王池富看来,这一点儿都不意外。“‘三走进’大教研模式的起点是课堂教学中教师遇到的‘小’问题,是教学实际中‘土生土长’的。只要这些‘小’问题的研究在武汉市具有普遍价值,能治课堂中的‘流行病’,就值得深度挖掘和高度提炼,而不必考虑是否出自名校、大校。”

作为武汉市最早接受农民工子女就读的学校,三眼桥小学一直面临着办学难题:学生流动陛大,学习基础差,教育教学质量始终难以提高。江岸区开展的“联合视导”活动打开了学校领导班子的思路,大家一致认为,要改变学校现状,就得改变学校内部管理。在学习、借鉴区级“联合视导”的基础上,学校提出了“校级视导周”的想法,以“周”为单位来开展视导活动,从规范课堂教学人手,逐步实现高效。

但三眼桥小学被选中时,确实面临着这样的难题:学校只有做法,没有经验,更别提形成理论体系了。

在学校最需要理论指导的时候,“三走进”让“草根”与专家在课堂上相遇了。

市、区两级教研员及湖北大学的教授先后15次到学校与教师们讨论。在理论的架构上,大家存在较大的争议。学校提出使用“校级视导周”概念,专家们则认为“校本视导周”较好。大家的观点相互碰撞,以理服人,最终形成共识。在专家团队的直接指导下,学校相继制订和完善了《校本视导周实施指导意见》、《工作流程图》、《工作量表》、《教师评价标准》、《年组评价标准》等,最终形成了一份内容详实的《校本视导周管理手册》。

经过三个月的实践、反思、重建,三眼桥小学的教师们有一种“磨掉一层皮”的感觉。然而,看到丰硕的研究成果得到全市教育同行的高度认可,刘立刚一脸幸福,“这种苦我们愿意多吃!”

更让刘立刚兴奋的是,经过“校本视导周”的研究,极大地激发了教师们专业写作的欲望。全校教师十分珍惜教研中的点滴收获,写下大量随笔和研究文章,仅2012年就发表了300多篇。这个数字比全校教师近8年来发表文章的总数还要多。刘立刚深有感触地说:“教研不能只停留在同伴互助这种低水平的碰撞上,要利用大专家上门的机会,实现教师与高端专家的对话。”

这样的结果让李光杰倍感欣慰,他说:“教研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互碰撞的过程,实践在教学一线的教师需要理论的搀扶,专注于教学理论研究的专家则需要实践以接地气,他们应该在彼此需要的时候相遇。”

从经验的筛选、经验向成果的转化到成果的展示与推广,市教科院组织专家团队参与到活动的全过程,学校大胆质疑,专家全力解惑。教师因为专家的指导与认可而增加教研的自信和动力,教研能力与水平在活动中提高。专家与教师的无缝对接,使教学理论得以软着陆。

当然,“小”问题变成“大”课题还不是最终目的,“三走进”大教研模式的终点是要让这些成果得到推广与应用,同时,也让“三走进”大教研模式的参与者经历一次实践、反思、重建的升华之旅。正因为如此,“三走进”每走进一个地方,都起到锻炼一支队伍、促进一地教研、形成一大成果、影响一个时期的作用。

一种新模式带来一片教研新生态

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以完成任务、应付检查、“装点门面”为目的的教研,把学校和广大教师拖入了“被教研”的泥潭,教研成了听课、评课的代名词,提起教研,很多人打不起精神。

“三走进”犹如一场激发局长、校长、教师课改潜能的教研奥运会,他们既是组织者,也是运动员。青山区的教师们领略到了这场教研奥运的乐趣。

“三走进”走进青山区的那天,7位英语教师以“探索阅读教学中答案呈现方式,促进学生语言表达”的小专题为例,做了生动具体的现场演示,将青山区两年的“小专题研究”成果在短短一个小时内进行了集中展示,让与会教师充分领略到“小专题研究”的魅力。活动结束后,青山区许多未上台的教师觉得不过瘾。原因很简单,青山区的“小专题研究”,是针对平时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小问题、小现象、小环节进行剖析和研讨,在短期内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人人都可以参加,全区教研成果呈现出井喷态势。所以有些教师“质问”区教研室:“我们也拥有教研成果,为什么不能上台大显一番身手?”

受“三走进”大教研模式的启发,青山区教研室很快找到了解决办法。他们将全区学校分为5个学区,模仿“三走进”大教研模式,安排各个学区来承办“走进学区”系列活动。“这既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鞭策。”结果证明,这一步棋走对了,更多的教师进发出教研的激情,体验到教师职业的尊严和幸福。

正如一位多次参与“三走进”的专家所说,这一模式创立了调动和促进教师教研自信的机制。

教研模式的创新形成了由“要我教研”到“我要教研”转变的激励机制。“三走进”活动有明确的申办标准,递交了申请,并不表示就一定能申办成功,规则“逼”着学校和教师教研创特色。

而且,草根成果再也不会被束之高阁,当学校和教师缺乏理论自信甚至怀疑自己的时候,“三走进”活动及时地给予了专家支持和权威认定。已经认定的21项成果无一例外都是区域和学校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进而,将全市的教研成果转化为教育生产力,实现了市教科院组织这一活动的初衷。他们除了将成果用课例、论坛、展览等形式呈现外,还将视频、图片、文字、图表等资料放入网站,供大家随时调取使用。这形成了优质资源的共享机制,催生了成果,也优化了成果生长的土壤。

“三走进”大教研模式既关注改造课堂的理念、智慧与技术的探索,如“走进学校”和“先进学科”重在培育校长和教师;也关注基于课堂的教研方法的探索,如“走进区域”重在培育和推广区域教研的方法和成果。在这一模式的引领下,市教科院帮助提炼、形成并推广了12个区、4所学校、5门学科的21项成果。“比这些有限的成果更重要的是,全市教师重新找回了教研的激情和有效路径,我们用机制创新激活了一个可以源源不断地产生优质教研成果的教研生态系统。”王池富自豪地说。

截至2013年年底,直接参与“三走进”大教研活动的各区教育局局长、督导室主任、教研室主任、校长、骨干教师达15000多人次,湖北省教研室、省教科所、湖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单位的40多位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参与到这一活动中。

武汉市教育局局长徐定斌说:“‘三走进’大教研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各区小学高效课堂的建构,让各区的教学和教研特色得到了展示,掀起了教研热潮,提升了广大教师的素质,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成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