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国家级广播媒体:突发自然灾害中的生命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国家级广播媒体:突发自然灾害中的生命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本文在回顾四川雅安地震发生后,中国之声和国家应急电台等媒体的快速反应、报道特色的基础上,论述了国家级广播媒体突发事件中的角色担当问题,认为作为突发自然灾害中的生命线,国家级广播媒体应沉着应对,以人性化理念为报道之本,坚持办实事践行社会责任。

【关键词】 国家广播媒体;应急广播;雅安地震;突发自然灾害;生命线;角色担当

一、国家级广播媒体快速反应概述

1、第一时间地震相关信息

灾情就是命令。“4.20”雅安地震发生后,中国之声新浪实名微博于8:24第一条雅安地震相关信息,公布了震源、震级等相关信息,随后随时更新地震相关的最新情况;4月20日8:28中国之声紧急插播地震消息。随时汇总扫描微信、微博、网络的震区最新信息,在报道内容上横纵辐射。

此外,中国之声不断在微博平台实时地震相关信息,并开通寻亲热线。另外,也可通过微信版“中国之声雅安紧急救援”发送语音消息来进行求助。同时救援、求助等信息也会在直播节目中增设的“微博热议”板块播出。

2、快速启动应急广播报道程序

中国之声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报道程序,发挥了广播主力军的作用。中国之声4月20日10:00开启《雅安紧急救援》特别直播节目;在特别直播中及微博平台以每30分钟两次的频率不断重复中国之声在四川雅安各地接收频率;每隔15分钟就有请此刻主播进行雅安地震此刻最新消息汇总。

每个节目板块基本都会邀请嘉宾做客直播间,传授专业的相关知识,引导灾区听众在黄金救援期内积极开展自救和互救。中国之声长时间地爱心接力,在余震不断的夜晚为雅安彻夜守候。即便特别直播节目结束后的《千里共良宵》,也是围绕地震而做的心理疏导和情感抚慰。

3、开拓性的国家应急广播

汶川地震后,建立“紧急广播”国家系统的建议就已被提出,在此次雅安地震中被付诸实践,成为应急报道中的革命性举措。4月22日,国家应急广播在四川雅安地震震中芦山县的帐篷内开播,首次以“国家应急广播”为呼号,这是建设国家应急广播体系的首次实践尝试,同时也标志着国家级广播电台在国家应急广播功能方面的全新拓展。中国广播网主页上也有由国家应急广播中心和中国广播网共同主办的国家应急广播专题主页。

二、本次突发事件中国家级广播媒体的报道特色

1、广播在突发事件中的给力覆盖

中国之声在此次雅安地震中充分发挥自身作为国家级广播媒体在覆盖率、伴随性、辐射面、权威性、调动能力等方面的媒介优势,在电力、通讯信号中断的情况下能够超越其他媒体,成为连接震区和外界的生命线。

另外,广播媒介给灾区群众及关注灾区的人们快速知晓和真诚抚慰,通过电波实时传达一切有用的信息。中国之声赶赴灾区的第二批特派记者随身带出200台收音机,也为灾区人民带去了直达心灵的电波陪伴。

2、多媒体平台助力传统广播

中国之声无论在信息集纳、建议传达还是寻人祈福等方面,都充分地实践了全媒体融合,以传统广播为中心,联合微博、微信、互联网等多种媒介方式来为救灾服务,同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报道中与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地方广播电视台,协调联动,共享信息。在时效性、播出时长和空间容量上也是对传统广播的有效弥补,同时还增强了广播新闻的贴近性和互动性。国家应急电台则实现“四级合办”,作为信息盲区的生命线,在各方面发挥自身媒体优势和高水平的调度能力。

3、“领衔”震区报道的消息源

快速的应急反应能力、采制便捷的媒介优势等因素,使中国广播网与中国之声成为地震消息的主要来源,且用稿比例较高。

4月20日8:13新浪网“雅安地震”专题第一条滚动新闻就来自中国广播网,标题为“快讯: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成都震感强烈”,比其第二条转发自新华网的同类新闻整整早了4分钟。同时,中国广播网上报道的新闻除来源于本台记者首发新闻外,还有从中国地震局、、各媒介驻地记者等处获悉的新闻,还有来自微博平台及网友提供的消息,从侧面也反映出中广网与传统广播交相呼应,快速反应的同时又具有强大的整合能力。

4、国家级广播在突发事件中的报道理念

(1)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真正践行了媒体尤其是国家级媒体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以人为根本的各个板块设置具有十足的人情味,令人动容。另外,中国之声精心制作的含有普通话和雅安方言两个版本的不重复节目片花50余条;同时,随着地震遇难人数的上升,中国之声实名微博把头像暂改为黑白,停播一切商业广告和娱乐节目,都是具有开拓性的举措,充满了人性关怀的细节,再次灌注了国家台的形象建构。

(2)责任至上。中国之声秉持着“对大世界渴望,对身边人关怀,中国之声,责任至上”的理念,通过电波陪伴在灾区及关注灾区的人民的耳畔,能够作为国家级媒体在大灾大难面前与震区守望相助。而国家应急广播的开办,在此次突发事件中则完全演绎了责任至上的报道理念,充分展现了我国广播媒体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灵活机动和举措力度,体现了广播人的社会责任感,彰显了国家广播媒体在大灾大难中的独到作用。

(3)为灾区办实事。经过多次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已经逐步形成一定的应急播报系统和快速反应机制,报道理念也日趋成熟,已经有单纯的报道像办实事转变,通过一个个细节来传递大爱。通过对灾情信息的、救援物资的征集、地震错误信息的辟谣等等都是中国之声做实事的表现,一个个做实事的细节汇聚了国家级广播媒体在大灾大难到来后强大的生机。

三、国家级广播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角色担当

1、沉着应对,全局视角

作为国家级广播媒体,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应该以冷静的态度进行全局的扫描,站在一定的高度来对事件本身进行报道,满足人们知晓权的同时,通过电波在大范围内号召并集纳全社会力量伸出援手。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国家级媒体还是地方媒体,在突发事件中首先要保证的是设备和人进得去灾区的同时也出得来,这是掌控全局,实时信息,进行协调各方的必要条件。

2、人性化理念为报道之本

人性化的报道理念是媒体生存之本。必须围绕着人这一核心要素,在报道突发事件时,首先必须肯定的就是人的价值。灾情就是命令,国家及媒体更应该并且能够在大灾难来临时彰显人文关怀,为遭遇突发事件的群体提供实实在在的慰藉,既在物质上伸出援手,调动各方力量集结,又在更重要的灾区群众精神重建上下功夫,通过类似《千里共良宵》这类心理辅导类节目全方位为人服务。

3、办实事践行社会责任

媒体践行社会责任的方法就是办实事。此次地震中围绕着救人、抗灾、预警为主的全方位抗震救灾中,通过各平动合作灾情、集纳救援物资、寻亲报平安等都实实在在的为震区群众提供了帮助,国家级广播媒体更要有高度意识,同时要贴近群众,立足震区,能够在物资救援的同时还能给予精神重建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栾轶政.建立应急广播国家系统兼议国家电台在汶川大地震中的表现[J].视听界,2008.11.

[2] 王宇,武新星.从汶川大地震报道看广播灾难报道的理念和视角 [M].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2.

[3] 国家应急广播首个定向应急频率开通.[EB/OL].中国广播网,2013.4.

【作者简介】

白京京(1988-),满族,吉林人,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