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汉源县“三木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汉源县“三木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以促进汉源县以科技为依托,选择最佳中药材品种和适宜区,发展优质“三木药材”种植基地,建立现代化的中药材加工厂,对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汉源县发展中药材种植基地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三木药材”;发展优势;问题;对策;四川汉源

中图分类号 S759.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9-0327-02

杜仲、厚朴、黄柏习惯称作“三木药材”,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的瑰宝,千百年来为中华民族的医疗保健和繁衍做出了突出贡献[1]。杜仲、厚朴和黄柏作为主要的皮类中草药,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广,经济价值高,不仅具有十分独特的医疗保健功能,而且广泛应用于农业和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2]。其中杜仲是我国特有的名贵经济树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杜仲皮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创汇商品之一;厚朴属国家计划管理的4种药材品种之一,也是国家重点野生植物药材二类保护品种之一;黄柏一直是我国的大宗出口药材。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中医药的医疗保健需求不断提高,国际国内市场对中药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随着我国加入WTO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许多地方都把种植“三木药材”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3]。汉源县是“三木药材”适生区,随着“三木药材”市场的拓展和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发展“三木药材”产业必将成为该县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4]。现就汉源县“三木药材”发展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如下。

1 “三木药材”资源及产业发展优势

1.1 自然地理条件优越

汉源县位于大渡河中游,四川省雅安市西南部,跨东经102°16′~103°1′,北纬29°5′~29°43′。东邻乐山市金口河区和眉山市的洪雅县,南连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甘洛县,西靠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泸定县和雅安市石棉县,北接雅安市荥经县。全境东西长71.45 km,南北宽70.1 km,幅员面积2 388 km2。县城距省会成都市310 km,距雅安市157 km。

汉源县属川西南山地亚热带气候区,地势山高谷深、起伏较大,气候特点:一是垂直变化显著;二是降雨量集中;三是河谷地区较干热少雨;四是河谷低中山地带有向川西南干热河谷气候过渡的特色。汉源县气候温和,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7.7 ℃,最高气温40.9 ℃,最低气温-29.0 ℃。日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1 496.3 h,占可照时数的34%。无霜期长,年平均无霜期296 d。土壤以紫色、山地黄壤为主,植被属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类型,树种繁多,适宜杜仲、厚朴、黄柏等森林药用植物生长。

特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决定了汉源县在“三木药材”产业发展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汉源县立足优势,狠抓发展,使“三木药材”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势头。

1.2 “三木药材”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三木药材”基地建设工作启动以来,汉源县按照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依托重点种植示范户、专业村和示范区的辐射带动全县“三木药材”种植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县乡各级进一步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加大试验示范力度,每年引种驯化一批、试验种植一批、推广种植一批,集中力量,突出重点,扶持重点户、示范户,以点带面,采取集约经营,鼓励重点种植示范户,大户连农户的发展模式,推动了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汉源县依托“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林业两大工程,积极支持广大山区林农种植“三木药材”,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培养了一批“三木药材”种植技术人才,扩大了影响,使广大农户对种植“三木药材”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并认可和接受了“三木药材”的种植。“三木药材”种植规模正逐年扩大,种植技术水平逐步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逐步显现,为财政增长、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探索了路子。

截至目前,汉源县按照“因地制宜、合理规划、规范生产、规模经营”的原则,在流沙河流域的19个乡镇以及皇木片区的4 个乡镇的中、低山地区建设“三木药材”基地466.67 hm2,其中杜仲成片栽植200.00 hm2、零星栽植1.3万株,厚朴成片栽植133.33 hm2、零星栽植1.0万株,黄柏成片栽植133.33 hm2、零星栽植1.1万株。建立了“三木药材”种植示范基地1个、“三木药材”种植示范户逾50户、“三木药材”营销户逾20户。

2 存在的问题

汉源县的“三木药材”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呈现了很好的发展趋势,但由于基础差、起步晚、投入少,该县的“三木药材”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和要求与周边县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汉源县属国家级贫困县,实施天保工程后,工资靠转移支付供给,是典型的吃饭型财政,没有能力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三木药材”研发和基础建设。除在种苗上国家有一定的投入和农户在栽种上投工投劳外,在配套管理上基本没有投入。目前,“三木药材”林木亟需投入资金实行更新品种、抚育补植、修枝整形及水肥管理等技术改造。

2.2 经营管理不善

“三木药材”幼林栽种苗木质量差、名优特新品种少,栽后无人管理,人畜破坏严重,“三木药材”树被盗运、砍伐的现象屡见不鲜,“三木药材”资源破坏严重。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系统的经营办法,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技术服务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经营管理粗放;现有“三木药材”投产的少、产量高的少、质量高的少;部分乡(镇)重栽轻管,经济效益不明显,产业发展难以取得实效。

2.3 规模化程度小

通过几年的集中发展,虽然“三木药材”规模有所扩大,但“三木药材”总体产量规模小、总量少,资源开发没有规模化、质量管理没有标准化、生产经营没有集约化,满足不了大药商、大企业的需求。因此,在销售上以原始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的延长也受到制约。

2.4 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制药企业担心汉源县“三木药材”药材规模小、总量少,投资建厂后,原料不能满足生产需要,造成投入大、收益小,使高风险、高投资得不到回报,而等待最佳的投资时期的到来。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产品开发不配套,精深加工能力弱,目前还停留在卖原材料的低水平、低效益阶段。

3 对策

实现“三木药材”产业化、必须紧紧抓住全球天然药物兴起和国内中药现代化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三木药材”资源和生态环境两大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因地制宜、合理规划、规范生产、规模经营”的原则,推进“三木药材”种植规范化、产品品牌化和服务、加工、销售一体化,努力把“三木药材”药材产业建设发展成为带动汉源县经济快速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支柱产业。

3.1 增加投入,为加快“三木药材”建设提供保障

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宣传汉源县的优惠政策和优势资源,以资源换资金、以服务换技术,引进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的中药材种植、研发、加工企业来汉源县投资兴业,积极鼓励部门、团体和个人对外招商引资参与“三木药材”建设。积极向上、向外多渠道争取资金,努力争取把汉源县列入全省中药材的科研和生产基地,争取得到省、市的资金扶持。同时建议每年由县财政列入预算,安排专项资金,作为县人民政府专用于种苗基地建设、引种驯化种植试验、示范种植、科技培训、信息交流、种苗补助和奖励资金。

3.2 加强经营管理措施

一是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发展“三木药材”产业的主导作用,提高基地建设的科技含量。二是选育当地优良品种,提高种苗质量。建立完善的服务机制。积极组建县“三木药材”种植技术协会,积极引导各地成立分会,充分发挥协会在信息、中介、技术、销售等方面的桥梁作用,为广大林农在产前、产后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林业技术部门同林政执法部门对现有“三木药材”资源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保护,防止偷砍、乱砍“三木药材”树,偷采“三木药材”产品,有效地保护林木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三是建立高效的监管机制。“三木药材”基地乡镇建设要实行招投标制度,公平竞争上项目,择优筛选定基地;基地建设实行“工程监理制”,确保基地建设质量;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管,确保把资金真正落实到项目上去。四是严把三关。严把种苗关,提倡栽实生大苗,严禁栽植“三无”(无品种证明、无苗木合格证、无检疫证)苗;严把质量关,严格技术标准,提高科技含量,确保基地质量;严把责任关,将种植责任、管护责任、技术服务责任落实到责任人、到田间地块,确保基地建设质量。

3.3 用好、用活政策,壮大“三木药材”发展规模

一是用活政策。将“三木药材”基地建设与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和绿色经济、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走资源开发规模化、质量标准化、生产经营集约化的路子。二是典型示范。各基地乡镇选择立地条件好的退耕地,采用林经、林药、林草间种,乔、灌、药、经、草立体栽培,长、中、短结合的模式,新建1~2个“三木药材”栽植精品示范基地。三是发展大户。大力发展种植、加工、运销专业大户,通过大户帮扶,带动周边农户的发展。四是优化品种布局。品种选择上以汉源县当地产“三木药材”杜仲、厚朴、黄柏等优良品种为主,适当引进外地优良品种,要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将各类种苗合理分配到各发展片。

3.4 抓龙头带基地,推动“三木药材”产业发展

四川省每年有专项资金投入中药现代化建设,资金的投入导向是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对药材原始产品的加工、提取和研发,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拉动农户发展“三木药材”产业,实现种植与加工的双赢。因此,只有创造一切有机条件,引进和创办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才能争取资金扶持,通过龙头企业才能延长产业链。有了龙头企业,才能减少产业生产的盲目性、增强产业发展的主动性,才能带动农户更大规模地发展药材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4 参考文献

[1] 闫灵玲,韩绍庆.杜仲、厚朴、黄柏高效栽培技术[M].1版.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 李名扬.植物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3] 花椒之乡——汉源[EB/OL].(2007-02-09)[2008-08-06]..

[4] 叶萌,郭东力,罗承德.四川“三木药材”的产业化探讨[J].四川林业科技,2006,27(3):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