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舍曲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P300电位变化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舍曲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P300电位变化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目的:探讨舍曲林脑卒中抑郁患者p300电位变化影响。方法:收治脑卒中后抑都症(PSD)患者11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随机抽取脑卒中后无抑郁症的患者11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PSD组与对照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300检测相关指标经舍曲林6周治疗后,治疗有效组各项指标短于治疗无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D患者其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潜伏期在治疗前较对照组延长,P300的潜伏期经治疗后降低。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 事件相关电位P300 舍曲林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1.258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后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P300电位作为判断大脑高级功能的客观指标,能及早发现认知功能的损害。为探讨PSD患者认知功能特点,对PSD患者进行P300检测,并作了治疗前、后的指标观察,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0月~2011年4月收治脑卒中患者,均为首次发病,脑卒中诊断标准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标准,抑郁症诊断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标准第3版修订本(CCMD-3)的有关标准,并经CT或MRI证实,排除既往有神经精神疾病史及检查不合作,并且能够完成半年随访患者。符合入组条件118例,男62例,女56例,年龄48~64岁,平均50.72±6.82岁。对照组选取与其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相匹配的脑卒中后无抑郁症的患者,入组条件112例,男59例,女52例,年龄47~63岁,平均49.63±6.34岁。

方法:P300电位测定: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周末采用意大利安培MK 15型诱发电位仪测定其电位。在安静屏蔽室内,受试者仰卧位,保持清醒状态及精神集中,全身肌肉放松,按照国际脑电10/20系统,记录电极置于中央中线(Cz),参考电极置于右耳垂(M2),前额(FPz)接地,电极间阻抗<5K,分析时间600毫秒,实验采用短音刺激,非靶刺激(频率1000Hz),概率80%,强度80Db,规律出现。靶刺激(频率4000Hz),概率20%,强度90Db,随机出现,穿插于非靶刺激中,受试者需对靶刺激作按键反应,仪器自动记录反应时间及命中率,每例重复2次,取平均值。所有患者均服用舍曲林50~100mg/日,6周以上。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周末分别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进行评分,量表均由2名主治以上医师随机双盲评定,一致性检验Kappa值0.86~0.93。以HAMD减分率作为临床疗效评价指标。减分率≥80%或HAMD<7分为临床痊愈,≥50%为有效,<30%为无效。临床总有效率=临床痊愈+有效。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用( 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

结 果

对两组P300测定各波潜伏期及波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病例组潜伏期及波幅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P<0.01),见表1。

服用舍曲林治疗6周后,有效组和无效组之间各波潜伏期及波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有效组潜伏期及波幅与无效组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见表2。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P2、N2、P3潜伏期时间均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与Kaustio,Karaaslan[和唐步春在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研究结果相一致[1~3]。P3潜伏期时间和波幅均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与李玉凤在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研究结果相一致[4]。经过6周舍曲林治疗后,治疗有效患者的N1、P2、N2、P3潜伏期时间及P3波幅均比无效组明显减少,研究结果同王建国的相一致[5]。关于PSD其P300变化有学者认为PSD的发生与额顶叶皮层、丘脑、尾状核等部位病变损害去甲肾上腺素与5-羟色胺等递质通路有关,同时P300电位与多种神经递质系统如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密切相关,可以解释P300电位的变化[6]。舍曲林通过选择地抑制5-羟色胺的再摄取,增加突触间隙中5-HT的浓度,改善抑郁症状。舍曲林后可使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受体下调,从而起到调节去甲肾上腺素功能的作用。服用6周的舍曲林后,能改善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的变化,从而也影响了P300电位的变化。P300电位作为认知功能的损害的客观指标,抗抑郁药物治疗后,患者的认知功能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Kaustio O,Partanen J,Valkonen-Korhonen M,Viinam?ki H,Lehtonen J.Affective and psychotic symptoms relate to different types of P300 alteration in depressive disorder[J].J Affective Disorder,2002,71(1-3):43-50.

2 Karaaslan F,Gonul AS,Oguz A,Erdinc E,Esel E.P300 changes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lders with and without psychotic features[J].J Affect Disorder,2003,73(3):283-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