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263-01

1抓好课堂阅读教学

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不光是学生获得语文学科知识和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态度,达到各种层次的学生学得有效,这就要求教师立足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设计多种阅读活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1.1精挑细选,培养学生兴趣。 当你接到一个新班级时,是否出现过这样的情形:当老师在台上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在座位上无所事事;当老师提问时,没有学生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当集体朗读时,声音很小,没有气氛,也毫无感情。你的教学方法可能与其它老师有所差异,而学生又养成了等老师“送食入口”的习惯,你除了叹息,还会做什么呢?针对这种情况,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恰当,询问了学生对阅读教学的需求,才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语文感兴趣了,才能把语文学好。老师的首要任务是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譬如,在课堂教学结构中,要注重导入激趣这一环节,以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体验。具体可以采用精选与课文有关的短小故事、音乐渲染、古诗熏陶、师生对话、直奔主题等教学方法。课中穿插学生讲演自己喜爱的故事,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师要适当控制学生自主活动的范围。教师要使每一节课都能给学生一种新奇,一种学习的冲动,让他们感受到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富有激情与想象,从而自然地激发学生深入了解文本的兴趣,以实现课堂教学的过程的有效与高效。

1.2计划指导,调动学生主体能动性。 长期以来,不少教师采用灌输式的单一教学方法,影响教学质量提高,也影响学生的成长。有效的阅读教学要求教师课前要认真研读教材,拟定阅读教学计划和训练计划,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教学精讲向学生传授阅读知识和阅读方法,并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致力于营造开放、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主动思维,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可以从教学需要出发,努力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去探究、发现,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鼓励学生勇于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

1.2.1还原朗读的真实价值。 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才初读一遍课文,有的字音还没读准,句子还没读通顺,词语没理解,课文还不熟,教师就匆匆忙忙地组织对话,交流。有的直奔重点,中心,谈感悟;有的急着用大屏幕出示重点句段或抓住一两句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反复地进行朗读,感悟,体会,想象,如此,既不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低。我们要不管是课前预习,或是课中学习,都要求学生反复诵读文章,熟悉内容,了解人物的情感。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诵读的过程中,还原人物的心声,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如《穷人》一文中,在朗读渔夫和桑娜的对话时,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出桑娜忐忑不安的心情,就好像自己是文中人物一样,有情感的起伏变化。这样,对于理解文中内容和人物形象都有极大的好处。

1.2.2细细品读比较。 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的一切。”在语文教学中,比较范围很广泛,可以比较字形,比较句式,可以比较语序,甚至比较标点符号……在小学阶段,有很多学生对形近字区别不开。比如“辨、辩、辫、瓣”,这四个字用于组词时,大部分学生都容易把前三个字弄混淆。在课堂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字的用法。“争辩”与两人对话有关,“辫子”是把头发分股编成的条状物,而“辨析”是分析、区别的意思,“花瓣”与瓜果有关。经过分析、指导,学生就能很好的区分。在《穷人》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让学生讨论,用“挺、度、顶”等词语来换“熬”好不好?学生通过比较,知道用“挺、度、顶”来换不好,因为“熬”是极度忍受的时间很长,反映了渔夫明知困难大,却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两个孤儿的善良而美好的心灵。通过细细品读比较,一个善良而坚强的渔夫形象就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1.2.3通过想象,体验课堂。 想象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也是必备的品质。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想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中心,可以让学生在更多样的课堂活动中收获惊喜与快乐,达到较好的阅读效果。比如在古诗教学中,短短的几句诗,就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学生只有通过想象,重现诗的画面,才能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中,有这样一句话:“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它的意思是又要送别远行的人启程,那茂密的野草也似乎都饱含着别情。首先让学生根据诗的意思进行情景想象,然后让学生提问:王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是第几次送他?作者是否举杯为朋友送行?作者这时会说什么话?神情、内心又是怎样的?教师再把学生的假设归纳,学生就会进一步体会到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离愁难消之情。

1.3激励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这里的评价指教学即时评价。教学即时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评价者对评价对象的具体表现所作的即时的表扬或批评。教师看似平常的话语,有助于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热情,为学生的不断发展提供新的空间。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我们更应关注的是怎样才能发挥激励性评价的真正作用?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各样的反馈信息,处理要适度、合理、及时,从而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达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提高思维品质的目的。如果教师能在这个过程中及时抓住有利时机,迅速有效地处理来自学生方面的反馈信息,实施最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案,就会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学生从反馈信息中了解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情况,发现知识的遗漏并复习、改正,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提高阅读学习效率。譬如,当学生解答了一道疑难的时候,教师就应当及时作出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评价语言要富于变化;当学生思维受阻时,要善于启发诱导,从而促使学生获得成功,使之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当学生回答问题错了的时侯,教师也应先肯定他勤于思考,勇于回答问题,然后再鼓励他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或者,一个问题,多名同学回答后,让学生自主评价,最后教师作总结性归纳补充。学生在这种广泛的交流中取长补短、学习他人、认识自我并不断改进自我。

2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学习语文既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要引导学生课外学语文、用语文。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继续和补充。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课内是有限的,而课外却是无限的。学生课外阅读既能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成果,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外阅读比课内阅读教学更重要。教师应该给学生充分的课外阅读的时间,然后对课外阅读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监督,使学生不至于盲目的阅读,走入阅读的误区。

2.1指导学生学会选择书。 书是人类知识财富的宝库,是获得知识的源泉。它供人们利用、探求、吸取。但是,读书又须选择,开卷未必有益,学生必须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才能起到相应的效果。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必读书目供学生选择(如:名家的名言,经典小说,唐诗宋词等)。此外还可以教学生通过自己看前言、看目录、翻后记和抽样阅读的方法来选择书,也可以在家长的指导下选择。

2.2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 我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作圈点,作评注,写好读书笔记。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文章的哪方面有所触动,或联想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等等,引导学生用几句话记下来,也可以摘抄优美词句,积累一些知识,供以后学习之需。

2.3引导学生使用好工具书。 工具书能为我们迅速提供某些方面的基本知识,解答疑难问题,使用它可以大大提高读书的效率。在阅读中,碰到不认识的字,不懂得的词,或不知道的人名、地名、事件等,都可以通过查阅工具书来弄清楚。比较常用的工具书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成语字典》等。要教会学生学习使用工具书,解决阅读中的一些疑难问题,使学生不至于因为累计过多的小问题而放弃阅读。

这样,课内所学方法为课外阅读使用,课外所积累的知识又为课内练习服务,两者结合必能起到好的效果。但是“教无定法、学无定数”。我们在教学中还要根椐学生实际情况作调整。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细致探究、不断反思、勇于尝试,阅读教学才能开出绚丽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