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解决中职教育“瓶颈”问题之愚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解决中职教育“瓶颈”问题之愚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职业教育在各国教育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肩负有培养企业中约80% 的技能型人才的教育使命。然而,我国的中职教育存在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和学校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来解决。需要政府解决职业教育的体制问题、投入问题及对职业教育的思想认识问题;需要社会改善舆论氛围,重视技能人才;需要企业将职业教育当做“公共事业”,实现学校和企业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关键词:瓶颈问题 生源危机 课程体系设置 校企结合机制 准公共产品 教育体制 软环境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a)-0128-02

职业教育在各国教育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肩负有培养企业中约80% 的技能型人才的教育使命。然而,我国的中职教育现存在一些“瓶颈问题,如“普高热”、“中职冷”的“生源大战”危机,中职教育与社会就业要求不匹配,课程体系设置不理想,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校企结合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势必会制约中职教育的发展。

1 中职教育的“瓶颈”问题

1.1 “普高热”、“中职冷”的“生源大战”愈演愈烈,中职教育面临生源危机

国家要持续发展,就要有合理的人才结构。曾有人将合理的人才结构比做正着放置的“三角形”,组成“正三角形”下半部分的基础,是占80%的有知识、有技能的生产劳动人才。然而,这些原属于中职教育范畴的人才,在“普高热”、“中职冷”的“生源大战”中流入了普高,然后流入大学,使人才结构出现了上宽下窄的“倒三角形”,形成了“大学生”的失业大军和企业技术工人希缺的人才供求之间的矛盾。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有政府政策层面的、有中职学校办学能力方面的、还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方面等等。

从政府方面,政策、制度、法规不完善,对大学扩招、高中扩招限制不够,使原本应该就读中职、学技术的学生,流入普高;从中职学校方面,学校的课程体系、办学能力、师资队伍配置等方面的欠缺,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没有竞争优势,使学生不愿就读中职;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方面,在中国的传统意识中,孩子成才一直沿袭:“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的升学之路,读了大学,就可找好工作,就能出人投地,成龙成风;而读中职是“旁门左道”,没出息,会受到社会的岐视。于是造成了重大学、轻中专、普高热、中职冷的局面。

普高热、中职冷,是中职学校生源锐减的主要原因,为了生存下去,各中职学校迫于无奈,招收学员达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只要学生愿意报名就能录取学习,从面导致生源良莠不齐,素质普遍低下,进而声誉下降,造成了恶性循环。中职教育要摆脱“生源危机”,需要国家、学校、社会等几方面共同改革,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不合理的人才结构,使中职教育得到大力发展。

1.2 课程体系设置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最新需求,就业市场竞争优势不突出

目前中职院校的课程体系设置都在向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改进,这是大势所趋,生存、发展所必须。但机械类(如模具制造、数控技术、机电技术、汽车维修)专业因受到客观条件限制,想达到适应市场发展的最新需求还是很难的。如实训基地规模、现状与课程体系设置之间的矛盾就很突出。理想状态是课程体系设置要与制定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但实训基地规模、现状就限制了课程体系设置的制定。如机械类的实训基地以机械加工设备为主,每台设备的价格都比较昂贵,设备类型又较多,占地面积较大,学校投入很大的资金也不能满足学生每人一台实训设备;而实训时学生必须消耗的钢材等原材料价格不菲,且经学生实训加工后,都成为了无法利用的废品,加上实训时配备的刀具、量具、夹具等工装仪器等,投入都相当可观,还必须有大量的学时,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使学生掌握所需技能。这样的实训基地规模及资金投入是各个学校都无法达到的,所以这是各个学校都无法实现课程体系设置“适应市场发展的最新需求”的最大障碍。

另外,制约课程体系设置的因素还有:专业教师紧缺、教师实践经验欠缺、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的师资队伍问题;现有教材内容落后、重理论轻技能、与生产实际脱节的教材配套问题;学校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广泛性、通用性,与各行业和企业对技能人才要求的专业性、单一性之间的就业与教学脱节的问题等,都使课程体系设置以及教师的教学计划制定都不可能适应市场发展的“最新需求”,所以,学生就业时的竞争优势不明显,高技能的岗位需要企业进行再培训。

1.3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校企结合机制不完善

中职教育的特色是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强。但现实是中职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如实训教学环境和课后实训环境无法保障、实践考核制度不严密、教师实践经验欠缺等确实是客观存在的。其实校企合作是寻求解决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最好的突破口。然而,校企结合机制的不完善,使校企合作停留在表面层次上。影响校企合作的主要问题在于学校与企业双方都缺少主动性与积极性。学校方面,受人才培养周期和学校办学基础的限制,主观上缺乏主动服务企业的意识;同时,学校的硬件设备、师资配置等实力与企业的要求具有一定的距离,大部分不具备服务企业的能力,企业对学校提供的服务不满意。企业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制定的《企业法》、《税收法》等相关法律中没有与《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教育法律配套的规定,在目前的法律体系下,企业没有支持学校的“硬性”任务;另外,企业是市场经济,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校企合作大多存在支出多,牵涉精力多而回报少,是企业的“负担”,一般企业都觉得没有必要自找麻烦,做“额外”的支出,增加不必要的成本,缺乏利益驱动,企业对校企合作也就缺乏应有的合作热情。还有实训学生的工伤安全保障制度不完善,使企业和学校对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望而却步。

1.4 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教材不配套

中职学校的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基础课教师比重大,专业课教师紧缺。许多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较高,专业实践能力不强,对新设备的操作技术欠佳,不能根据中职学生的智能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习或技能训练有因难的学生,无法实现示范教学等作用。

适合中职教育的专业教材也不配套。原有专业教材,内容落后,理论性太强,学生看不懂,学不会,接受不了;现有一些新兴教材,虽然尽量按中职教育的需求来编写,但只是编排形式有所变化,依然重理论轻技能,与生产实际脱节,操作性不强,缺乏特色。

2 解决“瓶颈”问题之愚见

2.1 借鉴国外中职教育的成功经验

德国对于职业教育很重视,德国产业的稳步发展得利于职业教育体制的完善。其一,职业学校采用“双元制”,即职业学校的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学生与学徒工,使得学生一入学就将学校与企业联系在一起,解决了学习与就业脱离的问题。其二,德国通过立法约束企业必须参与职业教育。德国立法要求企业招工必须从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中选择,否则将取消企业招工资质。因此,无论是完型高中的毕业生还是大学毕业生必须有一年的职业学校学习经历,可称为全民职业教育,否则将无法进入企业工作,由此,职业学校的招生问题根本不是问题。其三,企业的继续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企业人才的来源取自于职业学校,因此,企业十分关注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新生入学后具有两个班主任(学校、企业),两个学习环境(学校、企业),学习的时间由两方决定(学校、企业)。所以,在学习之余,总会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企业车间里独立地完成岗位工作任务,从根本上解决了实训基地问题。

国内的中职教育体制,应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经验,向政府立法―学校、企业共管―企业受益的“公共事业”方向改进,解决职业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后顾之忧。

2.2 政府、社会和企业加大投入力度

近几年,国家已认识到职业教育的困境,每年都加大职业教育专项资金、资助体系等方面投入。但从整体上来说,投入力度仍然严重不足,国家还应在政策导向、制度完善、资金供给、相应配置等方面发挥更大功能;另外,从经济学角度来讲,中等职业教育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征。职业教育除受教育者本身外,最大的受益者是企业和社会,按照“谁受益,谁投入”的原则,可要求企业和社会承担职业教育的一部分费用,作为对职业教育建设资金不足的补充。

2.3 学校自身加强软环境建设

职业学校自身应加强软环境建设,来弥补实训基地不足而造成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问题。如利用多媒体技术,自制网络教学课件、仿真实验室、虚拟工厂、智能题库等;采职有效措施来改善教师队伍,如采用分下去―引进来的校企合作方式,一方面送教师和学生下厂进行生产实践训练,参与技术改革,另一方面引进企业的产品作为教学课题,骋请有生产实际经验的技术人员参与教学;教师轮流送到企业或培训机构进行培训等。将《职业资格证》考核纳入正常教学计划内,学生要以《学历证》和《职业资格证》双证毕业,完善实践考核制度;组织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自编实训教材,以生产实例和先进加工技术为主要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内容,解决教材配套问题。

3 结语

要改变职业教育薄弱的“瓶颈”问题,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和学校各方面的努力。政府要解决职业教育的体制问题、投入问题及对职业教育的思想认识问题,要制定和完善人事政策,改变劳动用工、人才选拔制中片面追求学历而轻视技能的做法;要改善社会大环境和舆论氛围,将重视技能、重视技工成为全社会的一种文明风尚;要建全激励机制,使企业将职业教育当做“公共事业”,实现学校和企业真正意义上的合作。